一种大功率变频器及其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31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变频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变频器及其箱体,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下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侧安装隔板,所述主体框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侧安装隔板,所述主体框架下端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左侧安装隔板上方的整流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散热单元冷风避免了先通过电容的风阻损失,提高散热器散热效率,母线电容具有单独的通风散热风道,保证电容寿命,同时和逆变腔体空间隔离,避免逆变单元因进入外部空气而带来灰尘问题,直流电抗器置于散热单元通风腔体中,经过散热器后的通风可以有效的对电抗器进行散热,同时有效利用了电容背部的安装空间,无需增加箱体高度尺寸即可实现内置电抗器的安装。高度尺寸即可实现内置电抗器的安装。高度尺寸即可实现内置电抗器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变频器及其箱体


[0001]本技术属于变频器
,具体是一种大功率变频器及其箱体。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它具有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功能,主要应用在风机、水泵上;大功率变频器主要包括整流功率单元、逆变功率单元、散热单元、用户接线区单元。
[0003]现有设计方案如图5所示,通常为整流单元设计为一个腔体,逆变单元设计为另外一个腔体,两个腔体背对背设置,中间形成一个散热通风腔体,即散热单元;将整流和逆变单元的散热器齿片置于散热腔体中,实现通风散热,并且可以避免外部散热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整流和逆变单元腔体中;现有方案中,逆变单元的母线电容需要置于中间通风腔体中进行通风散热,为了延长母线电容工作寿命,需要将电容置于下部,把整流和逆变散热器置于上部,这样散热冷风先经过电容再经过散热器成为热风排出箱体,该设计方案存在用户接线区到整流和逆变单元的功率互联母线长度大的问题,增加设计成本、存在散热冷风经过电容风阻后降低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问题、存在当需要设置内置直流电抗器时,只能放置在整流和逆变散热器的上部,这样就增大了逆变器箱体高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变频器及其箱体,具有减少互联母线长度、提高散热效率、整体尺寸小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变频器及其箱体,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下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侧安装隔板,所述主体框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侧安装隔板,所述主体框架下端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左侧安装隔板上方的整流单元,所述主体框架下端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右侧安装隔板上方的逆变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整流散热器,所述逆变单元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逆变散热器,所述主体框架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容安装隔板,所述右侧安装隔板的上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直流电抗器,所述电容安装隔板上固定连接有母线电容,所述母线电容前后两端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导风板,所述主体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整流散热器和逆变散热器下方的主散热风扇,所述主体框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位于主散热风扇下方的用户接线区,所述主体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母线电容上方的电容散热风扇,所述主体框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板,右侧所述侧板上端的外部开设有侧板通风孔。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左侧安装隔板和右侧安装隔板的安装并与主体框架配合可形成左侧整流单元腔体、中间散热单元通风腔体、右侧逆变单元腔体,所述整流散热器和逆变散热器置于中间散热单元通风腔体中。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采用背对背安装的形式,所述用户接线区位于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的下方。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抗器的安装位置处于中间散热单元通风腔体的正上方,所述电容散热风扇的底部正对着母线电容。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侧板通风孔与导风板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所述母线电容的内部通过导风板和侧板通风孔处与外界相连通。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母线电容和逆变单元之间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母线电容和直流电抗器采用背对背安装的形式。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用户接线区、电容散热风扇和主散热风扇等结构的设计以实现减少互联母线长度、提高散热效率、整体尺寸小的优点,直流电抗器的设置背对电容单元,可以降低箱体高度尺寸;散热单元冷风避免了先通过电容的风阻损失,直接通过散热器,提高散热器散热效率,用户接线区和整流及逆变单元之间的连接母线长度小,母线电容具有单独的通风散热风道,保证电容寿命,同时和逆变腔体空间隔离,避免逆变单元因进入外部空气而带来灰尘问题,直流电抗器置于散热单元通风腔体中,经过散热器后的通风可以有效的对电抗器进行散热,同时有效利用了电容背部的安装空间,无需增加箱体高度尺寸即可实现内置电抗器的安装,这样便可以达到减少互联母线长度、提高散热效率、整体尺寸小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去掉侧板和前板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去掉侧板和前板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结构单元布局示意图;
[0017]图5为现有技术中变频器结构单元布局示意图。
[0018]图中:1、左侧安装隔板;2、右侧安装隔板;3、电容安装隔板;4、导风板;5、用户接线区;6、整流单元;7、逆变单元;8、整流散热器;9、逆变散热器;10、母线电容;11、直流电抗器;12、主散热风扇;13、电容散热风扇;14、侧板;15、侧板通风孔;16、主体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变频器及其箱体,包括主体框架16,主体框架16下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侧安装隔板1,主体框架1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侧安装隔板2,主体框架16下端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左侧安装隔板1上方的整流单元6,主体框架16下端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右侧安装隔板2上方的逆变单元7,整流单元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整流散热器8,逆变单元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逆变散热器9,主体框架16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容安装隔板3,右侧安装隔板的上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直流电抗器11,电容安装隔板3上固定连接有母线电容10,母线电容10前后两端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导风板4,主体框
架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整流散热器8和逆变散热器9下方的主散热风扇12,主体框架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位于主散热风扇12下方的用户接线区5,主体框架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母线电容10上方的电容散热风扇13,主体框架1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板14,右侧侧板14上端的外部开设有侧板通风孔15,散热单元冷风避免了先通过电容的风阻损失,直接通过散热器,提高散热器散热效率,用户接线区和整流及逆变单元之间的连接母线长度小,母线电容具有单独的通风散热风道,保证电容寿命,同时和逆变腔体空间隔离,避免逆变单元因进入外部空气而带来灰尘问题,直流电抗器置于散热单元通风腔体中,经过散热器后的通风可以有效的对电抗器进行散热,同时有效利用了电容背部的安装空间,无需增加箱体高度尺寸即可实现内置电抗器的安装。
[0021]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左侧安装隔板1和右侧安装隔板2的安装并与主体框架16配合可形成左侧整流单元腔体、中间散热单元通风腔体、右侧逆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变频器及其箱体,包括主体框架(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6)下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侧安装隔板(1),所述主体框架(1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侧安装隔板(2),所述主体框架(16)下端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左侧安装隔板(1)上方的整流单元(6),所述主体框架(16)下端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右侧安装隔板(2)上方的逆变单元(7),所述整流单元(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整流散热器(8),所述逆变单元(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逆变散热器(9),所述主体框架(16)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容安装隔板(3),所述右侧安装隔板(2)的上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直流电抗器(11),所述电容安装隔板(3)上固定连接有母线电容(10),所述母线电容(10)前后两端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导风板(4),所述主体框架(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整流散热器(8)和逆变散热器(9)下方的主散热风扇(12),所述主体框架(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位于主散热风扇(12)下方的用户接线区(5),所述主体框架(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母线电容(10)上方的电容散热风扇(13),所述主体框架(1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14),右侧所述侧板(14)上端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士刚袁常春
申请(专利权)人:华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