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组件、升降模组、检测装置及电池模组生产线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模组机械自动化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翻转组件、升降模组、检测装置及电池模组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新能源新兴产业中,有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在电池模组保护盖安装过后,需要对电池模组保护盖进行质检,而对电池模组保护盖进行质检时,需要人工对安装好保护盖的电池模组翻动进行质检再放回原位,导致质检步骤繁琐,十分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翻转组件、升降模组、检测装置及电池模组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质检步骤繁琐的问题。
[0004]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左翻转单元,以及
[0006]右翻转单元,所述右翻转单元与所述左翻转单元相对设置;
[0007]其中,所述左翻转单元与右翻转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且所述左翻转单元与右翻转单元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夹持件。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翻转单元,以及右翻转单元,所述右翻转单元与所述左翻转单元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左翻转单元与右翻转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且所述左翻转单元与右翻转单元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夹持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翻转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有第一轴孔;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夹持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翻转单元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设置;以及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第二轴孔处,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套接;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翻转单元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转轴旁边;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相应位置还设置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轴孔同轴设置。5.如权利要求1
‑
4任意一项所述的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贴合板,所述贴合板设置有用于贴合工件的夹持面,所述贴合板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左翻转单元和/或右翻转单元的连接面;以及夹爪,所述夹爪设置在贴合板上,且所述夹爪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夹爪用于夹持工件。6.一种升降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对称设置有如权利要求书1
‑
5任意一项所述的翻转组件;以及支架台,所述升降组件和/或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支架台内,所述支架台至少有两个可视区,用于检测所述支架台内翻转组件所夹持的工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台上;以及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设置有至少一组对称导向杆,所述升降台的中心设置有传动孔,所述传动孔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同轴设置,且第三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孔与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升降台的底部设置有滑轨。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升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组还包括滑动台,所述滑动台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底部和/或升降端,所述滑动台与所述升降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动台底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台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升降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件两端对称设置有翻转组件,
所述滑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底部和/或升降端的两端,且所述升降组件一端的滑动件与左翻转单元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另一端的滑动件与右翻转单元连接;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中心线和/或所述滑动件的中心线上,且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升降组件一端的滑动件连接;以及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与所述第四驱动件同一直线设置,所述传动板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传动板与所述升降组件另一端的滑动组件连接。10.如权利要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奇骏,李凤飞,张嵩,杨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