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13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温室大棚本体,温室大棚本体的上方设有复数组沿横向间隔分布的遮阳组件,遮阳组件包含左右分布且均呈纵向设置的固定杆和活动杆,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连接有遮阳布,活动杆由横移机构驱动沿横向往复移动,以展开或收起遮阳布;温室大棚本体的左端设有若干个排气窗,每个排气窗内均安装有用于将温室大棚本体内部的气体向外排放的排气扇;温室大棚本体的右端设有与若干个排气扇的位置相对应的通风口,通风口内安装有水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可实现遮阳布的自动覆盖与收起,使用方便、操作效率高;同时通过在温室大棚本体的左右两端设置位置相对应的排气扇与水帘,不仅提高通风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好的降温效果。好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大棚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
[0003]
技术介绍

[0004]温室大棚作为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需要进行通风和光照控制,太过强烈的光照和过高的温度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其正常生长。然而,现有的温室大棚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现有的温室大棚多采用在其顶部开设通风窗,利用通风窗实现自然通风,这虽然具有一定的通风降温效果,但对温室大棚内部降温较为缓慢,无法很好的适用于夏季高温情况;(2)现有温室大棚的遮阳方式较为简单,直接采用遮阳布盖在温室大棚上方来进行遮挡,虽然具有较好的遮阳效果,但需要人工较为频繁的覆盖和收起,使用麻烦,遮阳布的覆盖和收起效率较低。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室大棚,设计合理,不仅方便遮阳布的覆盖与收起,而且可提高通风降温效果。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室大棚,包括顶部具有通风窗的温室大棚本体,所述温室大棚本体的上方设有复数组沿横向间隔分布的遮阳组件,所述遮阳组件包含左右分布且均呈纵向设置的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连接有遮阳布,所述活动杆由横移机构驱动沿横向往复移动,以展开或收起遮阳布;所述温室大棚本体的左端设有若干个沿纵向间隔分布的排气窗,每个排气窗内均安装有用于将温室大棚本体内部的气体向外排放的排气扇;所述温室大棚本体的右端设有与若干个排气扇的位置相对应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安装有水帘。/>[0008]进一步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若干根沿纵向间隔分布的横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位于遮阳组件的下方,横向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横向移动杆,所述横向移动杆的数量为遮阳组件数量的一半,每个横向移动杆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位置相邻的遮阳组件的活动杆固定连接,横向移动杆由驱动组件驱动沿着横向支撑杆移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纵向设置在横向移动杆下方的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驱动转轴沿纵向安装有与若干根横向支撑杆的位置相对应的若干个驱动齿轮,每个驱动齿轮分别与横向移动杆下端的横向齿条位置相对应,驱动齿轮与横向齿条相啮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移动杆的截面呈倒U形状,所述横向支撑杆滑动贯穿横向移动杆的内部,横向移动杆的两侧竖直边底部均安装有横向齿条。
[0011]进一步的,所述温室大棚本体的右侧设有与通风口的位置相对应的挡风膜,所述挡风膜的上端与温室大棚本体的右侧壁相连接,挡风膜的下端连接有卷膜机构,所述卷膜机构用于将挡风膜向上卷绕。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卷膜机构包括卷绕轴、卷绕电机以及升降座,所述卷绕轴纵向设置且与挡风膜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卷绕电机安装在升降座上,卷绕电机的电机轴与卷绕轴的
相连接,以驱动卷绕轴转动;所述升降座由升降组件驱动沿竖向升降。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向滑轨、竖向丝杆以及升降电机,所述竖向滑轨和竖向丝杆均安装在温室大棚本体的右侧壁,所述竖向丝杆与升降座相螺接,竖向丝杆的上端与升降电机相连接;所述升降座与竖向滑轨滑动配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温室大棚本体的右侧设有若干根沿纵向间隔分布的竖向挡杆,所述竖向挡杆位于挡风膜的右侧。
[0015]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内安装有防虫网,所述防虫网位于水帘的右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可实现遮阳布的自动覆盖与收起,使用方便、操作效率高;同时通过在温室大棚本体的左右两端设置位置相对应的排气扇与水帘,不仅提高通风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0017]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右视构造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构造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遮阳布展开时的主视状态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遮阳布展开时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中省略遮阳布的构造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横移机构的截面构造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卷膜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1中的A处示意图。
[0028]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如图1~10所示,本技术一种温室大棚,包括顶部具有通风窗28的温室大棚本体,所述温室大棚本体1的上方设有复数组沿横向间隔分布的遮阳组件2,所述遮阳组件2包含左右平行分布的固定杆3和活动杆4,所述固定杆3和活动杆4均呈纵向设置,所述固定杆3与活动杆4之间连接有遮阳布5,所述固定杆3固定安装在温室大棚本体1上,活动杆4由横移机构驱动沿横向往复移动,利用活动杆与固定杆之间相对移动,以展开或收起遮阳布。所述温室大棚本体1的左端设有三个沿纵向间隔分布的排气窗13,每个排气窗13内均安装有用于将温室大棚本体1内部的气体向外排放的排气扇14;所述温室大棚本体1的右端设有与三个排气扇14的位置相对应的通风口18,所述通风口18内安装有水帘15。在现有通风窗的基础上,由于通风口与排气扇的位置相对应,排气扇将温室大棚本体内部的气体向外排放,而外部新的空气则通过通风口进入温室大棚本体内部,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在通风口内安装水帘,可在通风的同时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若干根横向支撑杆6,若干根横向支撑杆6沿纵向间隔分布,所述横向支撑杆6位于遮阳组件2的下方,且横跨若干组遮阳组件,横向支撑杆6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横向移动杆7,每个横向移动杆7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位置相邻的遮阳组件2的活动杆4固定连接,横向移动杆7由驱动组件驱动沿着横向支撑杆移动,即:每个横向移动杆带动两个遮阳组件的活动杆同步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包括顶部具有通风窗的温室大棚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大棚本体的上方设有复数组沿横向间隔分布的遮阳组件,所述遮阳组件包含左右分布且均呈纵向设置的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连接有遮阳布,所述活动杆由横移机构驱动沿横向往复移动,以展开或收起遮阳布;所述温室大棚本体的左端设有若干个沿纵向间隔分布的排气窗,每个排气窗内均安装有用于将温室大棚本体内部的气体向外排放的排气扇;所述温室大棚本体的右端设有与若干个排气扇的位置相对应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安装有水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若干根沿纵向间隔分布的横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位于遮阳组件的下方,横向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横向移动杆,所述横向移动杆的数量为遮阳组件数量的一半,每个横向移动杆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位置相邻的遮阳组件的活动杆固定连接,横向移动杆由驱动组件驱动沿着横向支撑杆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杆的下端设有横向齿条;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纵向设置在横向移动杆下方的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驱动转轴沿纵向安装有与若干根横向支撑杆的位置相对应的若干个驱动齿轮,每个驱动齿轮分别与横向移动杆下端的横向齿条位置相对应,驱动齿轮与横向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标林长生张延权胡新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大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