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611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涉及振动磨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共设有多个,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振动弹簧顶部设置有筒体,筒体上贯穿连接有主轴,主轴上设置有挠性轴套,挠性轴套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配合,筒体内壁设置有介质,筒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进料管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条,第一挡条共设有两个,第一挡条底部活动连接有封闭机构,封闭机构包括有卡条以及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优点在于便于避免筒体振动时将物料从进料管中抛出。将物料从进料管中抛出。将物料从进料管中抛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振动磨
,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振动磨是利用磨筒的高频振动,磨筒中的钢球或钢棒介质依靠惯性力冲击物料,实现对物料的研磨,振动磨已被广泛用于冶金、建材、矿山、耐火、化工、玻璃、陶瓷、石墨等行业制粉。
[0003]目前,现有的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其通常是通过筒体的振动,使介质和物料进行接触碰撞,从而使物料被冲击粉碎。
[0004]但是,类似于上述的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其在进行使用时,因为筒体的高频率振动,导致封闭好的进料口被振动开,导致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进入筒体中,影响物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其优点在于便于避免筒体振动时将物料从进料管中抛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共设有多个,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所述振动弹簧顶部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上贯穿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挠性轴套,所述挠性轴套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配合,所述筒体内壁设置有介质,所述筒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条,所述第一挡条共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挡条底部活动连接有封闭机构。
[000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进料管将物料倒入筒体中,通过驱动电机的启动,通过挠性轴套的带动偏心锤和主轴转动,偏心锤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通过主轴作用于筒体,使筒体产生振动,当振动频率较大时,引发介质自转,从而使筒体内的介质与物料发生激烈的碰撞,通过两者的碰撞,使物料被研磨粉碎,且在驱动电机启动前,通过封闭机构对筒体进行封闭,避免筒体在振动时,将物料从进料管中抛出,导致浪费。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机构包括有卡条以及连接块,所述卡条与所述第一挡条活动连接,所述卡条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设置有第一弹簧杆,所述连接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封板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封板直径小于进料管。
[00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进料管将物料倒入筒体中,然后拿起第一把手,将封板放入进料管中,通过封板向下移动,使卡条从两个第一挡条中穿过,使卡条顶部与第一挡条底
部接触,两者接触的同时,连接块底部与第一挡条顶部接触,通过两者接触,对封板进行限制,避免封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出料管密封,避免物料从出料管中抛出,且通过第一弹簧杆弹力的作用,使连接块持续贴紧第一挡条,防止两者分离。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条,所述第二挡条共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挡条与所述凸块相配合。
[00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挡条的设置,当卡条与第一挡条接触的同时,通过第二挡条对封板进行限制,防止封板向上移动,需要将封板从进料管中取出时,通过转动第一把手,使第一把手带动封板转动,从而使凸块可以从两个第二挡条之间向上移动,进而使封板与进料管分离,便于放料进行研磨。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轴外壁设置有偏心锤,所述偏心锤共设有两个。
[00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偏心锤的作用,当主轴转动时带动偏心锤转动,通过偏心锤转动,偏心锤的离心力通过主轴作用于筒体,从而使筒体产生振动。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共设有两个,所述通孔内壁贯穿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杆,所述第二弹簧杆共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杆上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00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第二把手,使转杆深入出料管,转杆向上移动的同时,限位杆与出料管内壁接触,通过第二弹簧杆弹力的作用,对限位杆挤压,使转杆向上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限位杆通过第二弹簧杆的弹力挤入通孔中,从而对出料管进行封闭,避免物料漏出。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呈弧形。
[00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顶盖弧形的设置,避免顶盖与出料管分离时,顶盖上残留粉末。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直径大于所述通孔。
[002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板的作用,限制限位杆向外移动的距离。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该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通过进料管将物料倒入筒体中,然后拿起第一把手,将封板放入进料管中,通过封板向下移动,使卡条从两个第一挡条中穿过,使卡条顶部与第一挡条底部接触,两者接触的同时,连接块底部与第一挡条顶部接触,通过两者接触,对封板进行限制,避免封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出料管密封,避免物料从出料管中抛出,且通过第一弹簧杆弹力的作用,使连接块持续贴紧第一挡条,防止两者分离。
[0023]2、该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通过偏心锤的作用,当主轴转动时带动偏心锤转动,通过偏心锤转动,偏心锤的离心力通过主轴作用于筒体,从而使筒体产生振动。
[0024]3、该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通过移动第二把手,使转杆深入出料管,转杆向上移动的同时,限位杆与出料管内壁接触,通过第二弹簧杆弹力的作用,对限位杆挤压,使转杆向上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限位杆通过第二弹簧杆的弹力挤入通孔中,从而对出料管进行封闭,避免物料漏出。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整体的立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整体的立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进料管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驱动电机;101、支撑架;102、底板;103、支撑杆;104、振动弹簧;105、筒体;106、主轴;107、挠性轴套;108、进料管;109、出料管;110、第一挡条;111、第二挡条;112、偏心锤;113、通孔;114、限位杆;115、限位板;116、第二弹簧杆;117、转杆;118、第二把手;119、顶盖;2、封闭机构;201、卡条;202、连接块;203、连接杆;204、第一弹簧杆;205、封板;206、第一把手;207、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1),所述支撑架(10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02),所述底板(10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3),所述支撑杆(103)共设有多个,所述支撑杆(103)顶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104),所述振动弹簧(104)顶部设置有筒体(105),所述筒体(105)上贯穿连接有主轴(106),所述主轴(106)上设置有挠性轴套(107),所述挠性轴套(107)与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相配合,所述筒体(105)内壁设置有介质,所述筒体(105)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08),所述筒体(105)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09),所述进料管(108)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条(110),所述第一挡条(110)共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挡条(110)底部活动连接有封闭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细胞物理破壁高效振动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机构(2)包括有卡条(201)以及连接块(202),所述卡条(201)与所述第一挡条(110)活动连接,所述卡条(201)与所述连接块(2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0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外壁设置有第一弹簧杆(204),所述连接杆(203)顶部固定连接有封板(205),所述封板(205)顶部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日荣钟华丽曹杰雄陈土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天河华南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