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安装结构及动力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664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动机安装结构及动力总成和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动机安装结构,用于起动机于发动机缸体上的安装,该起动机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缸体的后端盖上的安装部以及通透的形成在安装部上的安装孔,布置在发动机后端的挠性盘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时,沿挠性盘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液变螺栓安装孔位被依次暴露在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动机安装结构,通过设置有安装孔,并使挠性盘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液变螺栓安装孔位能够被依次暴露在安装孔内,从而能够方便后续的液变螺栓的安装,且结构简单,有着较好的实用性。有着较好的实用性。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动机安装结构及动力总成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安装
,特别涉及一种起动机安装结构。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动力总成,以及配置有该动力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起动机用于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起动。发动机在以自身动力运转之前,必须借助外力旋转。发动机借助外力由静止状态到能自行运转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因此,起动机是汽车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
[0003]车辆的动力总成一般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且发动机动力输出路线一般为:曲轴—挠性盘—液力变矩器

变速器输入轴。为保证发动机的挠性盘与液力变矩器之间的动力传输,通常将挠性盘与液力变矩器通过液变螺栓进行连接。然而,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动力总成合装顺序通常为先将变速器与发动机合装,后将发动机挠性盘与变速器上设置的液力变矩器通过液变螺栓连接。
[0004]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将发动机与变速器合装好之后,由于发动机缸体以及变速器缸体的阻挡,再通过液变螺栓将挠性盘与液力变矩器连接往往变得十分困难,不便于操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动力总成及车辆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起动机安装结构,以便于液变螺栓的安装。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起动机安装结构,用于起动机于发动机缸体上的安装,该起动机安装结构包括:
[0008]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后端盖上,以安装所述起动机;
[0009]安装孔,通透的形成在所述安装部上;布置在发动机后端的挠性盘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时,沿所述挠性盘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液变螺栓安装孔位被依次暴露在所述安装孔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被设置为正时罩盖,以构成对正时系统的部分覆盖。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位于所述安装孔周侧的安装法兰;所述起动机上设有前端盖,所述起动机通过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安装法兰固连,并构成对所述安装孔的封盖。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法兰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前端盖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穿过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而构成所述起动机与所述安装法兰的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包括相切设置的第一圆弧段及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圆心连线沿所述挠性盘的径向延伸。
[0014]进一步的,所述起动机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设置,所述起动机穿设在所述安装
孔内的部分的周壁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相贴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直径。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7]本技术的起动机安装结构,通过设置有安装孔,并且使挠性盘在转动的过程中,位于挠性盘上的第一液变螺栓安装孔位能够被依次暴露在安装孔内,从而能够通过安装孔进行液变螺栓的安装操作,结构简单,且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0018]此外,通过使起动机构成对安装孔的封盖,能够避免泥沙等通过安装孔进入发动机及变速器内,且无需设置另外的密封结构。
[0019]另外,通过设置有第一圆弧段,便于实现起动机安装时的定位,通过设置有第二圆弧段,便于实现第一液变螺栓安装孔位在安装孔内的充分暴露,并且通过使第一圆弧段与第二圆弧段的圆心连线沿挠性盘的径向延伸,能够在不影响第一液变螺栓安装孔暴露在安装孔内的情况下,使安装孔的面积尽量小。
[0020]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包括:
[0021]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缸体内部的曲轴,以及连接在所述曲轴的一端的挠性盘,所述挠性盘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液变螺栓安装孔位;
[0022]起动机,所述起动机通过如上所述的起动机安装结构安装至所述发动机缸体上。
[0023]进一步的,该动力总成还包括:
[0024]液力变矩器,所述液力变矩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液变螺栓安装孔位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液变螺栓安装孔位,液变螺栓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液变螺栓安装孔位及第二液变螺栓安装孔位设置;
[0025]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液力变矩器连接;
[0026]正时系统,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后端,并与设置在所述曲轴上的链轮传动连接。
[0027]本技术的动力总成,通过设置有上述的起动机安装机构,便于液位螺栓的安装,有利于提升动力总成的装配效率。
[0028]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且该车辆上配置有如上所述的动力总成。
[0029]本技术的车辆,通过配置有上述的动力总成,有利于车辆的装配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3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构成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及起动机的右视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安装部;2、安装孔;201、第一圆弧段;202、第二圆弧段;3、安装法兰;301、第一连接孔;4、起动机;5、前端盖;501、第二连接孔;6、发动机缸体;7、后端盖;701、翻边;8、曲轴;
9、挠性盘;10、液变螺栓;11、液力变矩器;1101、第二液变螺栓安装孔位;12、变速器;13、穿出间隙;14、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9]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动机安装结构,用于起动机(4)于发动机缸体(6)上的安装,其特征在于,该起动机安装结构包括:安装部(1),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缸体(6)的后端盖(7)上,以安装所述起动机(4);安装孔(2),通透的形成在所述安装部(1)上;布置在发动机后端的挠性盘(9)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时,沿所述挠性盘(9)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液变螺栓安装孔位被依次暴露在所述安装孔(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7)被设置为正时罩盖,以构成对正时系统的部分覆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部(1)上设有位于所述安装孔(2)周侧的安装法兰(3);所述起动机(4)上设有前端盖(5),所述起动机(4)通过所述前端盖(5)与所述安装法兰(3)固连,并构成对所述安装孔(2)的封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法兰(3)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301);所述前端盖(5)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01)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501);连接件穿过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孔(30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01)而构成所述起动机(4)与所述安装法兰(3)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起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的内壁包括相切设置的第一圆弧段(201)及第二圆弧段(202);所述第二圆弧段(202)与所述第一圆弧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帅吴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