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5183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通信塔技术领域。其中,所述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第三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包括第一粘接剂和第一加强条,所述第一粘接剂涂附于通信铁塔上以形成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加强条绕设并嵌入所述第一粘接层内;所述第二加强层和所述第三加强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上。第三加强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上。第三加强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塔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通信铁塔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部分铁塔被共享多次,塔上设备挡风面积远大于铁塔在设计时的可允许悬挂设备挡风面积,导致铁塔部分构件的力学指标超出规范限值。此外,部分铁塔年久失修,局部塔身或构件已出现严重锈蚀或破损。以上因素导致铁塔部分构件的承载力不足,后续共享通信铁塔时需要对铁塔进行整体或局部加固。
[0003]现有技术中,针对铁塔局部加固,一般采用替换构件、增加连接件以增大截面或是增加塔身贴体式钢索来进行加固。针对铁塔整体加固,一般采用拉线加固、硬支撑加固或塔身贴体式钢索加固。上述加固方式均存在施工不便、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通信铁塔加固方式中存在的施工不便、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该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第三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包括第一粘接剂和第一加强条,所述第一粘接剂涂附于通信铁塔上以形成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加强条绕设并嵌入所述第一粘接层内;所述第二加强层和所述第三加强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上。
[0006]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层包括第二粘接剂和第二加强条,所述第二粘接剂涂附于所述第一加强层上以形成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加强条设置于所述第二粘接层外。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条绕设于所述第二粘接层外以形成格构式网格;或,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条沿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周向环绕并贴设于所述第二粘接层上。
[0007]可选地,在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条沿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周向环绕并贴设于所述第二粘接层上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二加强条均由多个沿通信铁塔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竖条连接而成,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竖条连接处形成连接错口;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条上的所述连接错口之间的高度位置不相同。
[0008]可选地,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抱箍,多个所述抱箍围设于所述第二加强层外,且一个所述抱箍对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错口。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三加强层包括第三粘接剂和第三加强条,各所述第二加强层外均涂附有所述第三粘接剂以形成第三粘接层,所述第三加强条绕设于所述第三粘接层外。
[0010]可选地,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抗老化层,所述第三加强层外依次涂附防紫外线胶、防老化胶以形成所述抗老化层。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2]确定通信铁塔待加固部位;
[0013]将第一粘接剂涂附于所述待加固部位的表面,在所述第一粘接剂未凝固时,将所述第一加强条绕设并嵌入所述第一粘接层内,以形成第一加强层;
[0014]将所述第二加强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上;
[0015]将所述第三加强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加强层上。
[0016]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在所述第一加强层的表面涂附第二粘接剂以形成第二粘接层;
[0018]在所述第二粘接层外设置第二加强条,以形成第二加强层。
[0019]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0]在所述第二加强层外涂附第三粘接剂以形成第三粘接层;
[0021]在所述第三粘接层外绕设第三加强条以形成第三加强层。
[002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条绕设并嵌入第一粘接层,以形成第一加强层,通过第一粘接剂可将通信铁塔所受力传递至第一加强条,充分发挥第一加强条的高抗拉性能,起到了加固通信铁塔的作用。此外,在第一加强层外进一步地设置第二加强层和第三加强层,进一步增强了加固结构对于通信铁塔的加固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加固结构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到通信铁塔上,与替换构件、增加连接件、拉线加固等加固方式相比,施工便捷、效率高,且占地面积小,可适用于多种塔型。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中第二加强条绕设于所述第二粘接层外以形成格构式网格时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中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条沿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周向环绕并贴设于所述第二粘接层上时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0、加固结构;1、第一加强层;11、第一粘接层;12、第一加强条;2、第二加强层;21、第二粘接层;22、第二加强条;221、竖条;23、格构式网格;24、连接错口;3、第三加强层;31、第三粘接层;32、第三加强条;4、抗老化层;41、防紫外线胶;42、防老化胶;5、抱箍;200、通信铁塔待加固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100,在以下描述中简述为加固结构100。
[0031]请参见图1至图3,加固结构100包括第一加强层1、第二加强层2、第三加强层3;第一加强层1包括第一粘接剂和第一加强条12,第一粘接剂涂附于通信铁塔上以形成第一粘接层11,第一加强条12绕设并嵌入第一粘接层11内;第二加强层2和第三加强层3依次层叠
设置于第一粘接层11上。
[00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剂可以是聚氨酯胶、环氧竖直胶、不饱和树脂胶等,优选为聚氨酯胶,第一粘接层11的厚度为1

2mm。在通信铁塔待加固部位200处涂附第一粘接剂以形成第一粘接层11。第一加强条12可以选用碳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芳纤维等材料制成,上述材料均具有很高的抗拉弹性模量,可满足钢材加固所需的抗拉要求。第一加强条12绕设并嵌入第一粘接层11,以形成第一加强层1,通过第一粘接剂可将通信铁塔所受力传递至第一加强条12,充分发挥第一加强条12的高抗拉性能,起到了加固通信铁塔的作用。此外,在第一加强层1外进一步地设置第二加强层2和第三加强层3,进一步增强了加固结构100对于通信铁塔的加固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加固结构100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到通信铁塔上,与替换构件、增加连接件、拉线加固等加固方式相比,施工便捷、效率高,且占地面积小,可适用于多种塔型。
[0033]进一步地,第二加强层2包括第二粘接剂和第二加强条22,第二粘接剂涂附于第一加强层1上以形成第二粘接层21,第二加强条22设置于第二粘接层21外。第二粘接剂与第一粘接剂所用材料一致,第二粘接层21的厚度为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第三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包括第一粘接剂和第一加强条,所述第一粘接剂涂附于通信铁塔上以形成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加强条绕设并嵌入所述第一粘接层内;所述第二加强层和所述第三加强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层包括第二粘接剂和第二加强条,所述第二粘接剂涂附于所述第一加强层上以形成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加强条设置于所述第二粘接层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条绕设于所述第二粘接层外以形成格构式网格;或,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条沿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周向环绕并贴设于所述第二粘接层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条沿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周向环绕并贴设于所述第二粘接层上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二加强条均由多个沿通信铁塔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竖条连接而成,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竖条连接处形成连接错口;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条上的所述连接错口之间的高度位置不相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铁塔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抱箍,多个所述抱箍围设于所述第二加强层外,且一个所述抱箍对应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敬宝叶建敏李立江陈禹平田野陈楚链成鑫张帆王欣朋武文杰郭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