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系统框架及燃料电池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燃料电池系统框架及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系统一般由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空气供给系统、氢气供给系统、冷却循环系统、电器系统及承载集成系统组成。
[0003]燃料电池系统各系统零部件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集成于系统固定板上,系统固定板根据整车机舱悬置位置布置相关固定结构,通过该固定结构将燃料电池系统固定于整车机舱内。
[0004]目前,燃料电池系统在整车机舱内布置时的固定点为悬置点。在设计燃料电池系统时,需参考悬置点进行设计系统固定板,而且在布置时,会受到悬置点的位置约束,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车型设计不同的系统固定板来进行匹配,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0005]因此,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的燃料电池系统框架及燃料电池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框架及燃料电池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00)、第二框架(200)和锁紧件;所述第一框架(100)和所述第二框架(200)两者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燃料电池总成(500)的承载座和用于连接车体的连接孔(11);多个所述第一框架(100)和多个所述第二框架(200)相互插接连接后呈环状,且所述第一框架(100)和所述第二框架(200)两者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框架(100)和所述第二框架(200)两者能够相互滑动调节;所述锁紧件穿设在所述第一框架(100)和所述第二框架(200)两者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00)包括第一横梁(110)、第一纵梁(120)和第一支撑柱(130),所述承载座包括第一承载座(12);所述第一横梁(110)和所述第一纵梁(120)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13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110)和所述第一纵梁(120)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承载座(1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13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横梁(110)和所述第一纵梁(120)上均开设有所述连接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10)上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第一支撑柱(130)的第一横梁支撑柱(111),所述第一纵梁(12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承载座(12)的第一纵梁支撑柱(1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200)包括第二横梁(210)、第二纵梁(220)和第二支撑柱(230),所述承载座还包括还第二承载座(13);所述第二横梁(210)和所述第二纵梁(220)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23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210)和所述第二纵梁(220)的连接处,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健,郭冬生,李新乐,原强,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