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机、储能装置。所述风力机由风轮、主轴、机舱、塔架组成;所述储能装置由工质气体、工质液体、主气体罐、辅助气体罐、恒压液体罐、常压液体罐、气体压缩机、液压泵、液压马达、发电机、1#液体输送管、2#液体输送管、3#液体输送管、4#液体输送管、5#液体输送管、6#液体输送管、7#液体输送管、8#液体输送管、9#液体输送管、1#气体输送管、2#气体输送管、3#气体输送管、4#气体输送管、1#液体控制阀、2#液体控制阀、3#液体控制阀、1#气体控制阀、2#气体控制阀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力机带动液压泵驱动工质液体进入储气罐压缩工质气体,风能以压缩气体的压力势能形式存储;发电时主气体罐内的压缩气体膨胀推动主气体罐内的工质液体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发电机发电。电。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
,特别是涉及利用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发电以及物理储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能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因此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不稳定。大规模的风电场或电网电力系统运行需要配备电力存储设备配合平衡不同时段的电力负荷。目前主要商业应用的有物理储存方式的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化学储存方式的电池储能。建造成本最成熟的抽水蓄能方式受限于地形,压缩空气储能除受限于地形外系统传换效率不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稳定输出电能的风力发电装置解决现在的风力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风力机带动液压泵驱动工质液体进入储气罐压缩工质气体,风能以压缩气体的压力势能形式存储;发电时主气体罐内的压缩气体膨胀推动主气体罐内的工质液体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发电机恒功率输出电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机、储能装置;所述风力机由风轮、主轴、机舱、塔架组成;所述储能装置由工质气体、工质液体、主气体罐、辅助气体罐、恒压液体罐、常压液体罐、气体压缩机、液压泵、液压马达、发电机、1#液体输送管、2#液体输送管、3#液体输送管、4#液体输送管、5#液体输送管、6#液体输送管、7#液体输送管、8#液体输送管、9#液体输送管、1#气体输送管、2#气体输送管、3#气体输送管、4#气体输送管、1#液体控制阀、 2#液体控制阀、3#液体控制阀、1#气体控制阀、2#气体控制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1)、主轴(2)、机舱(3)、塔架(4)依次相连组成风力机,储能装置的液压泵(20)安装在风力机的机舱(3)内;所述工质气体(5)通过气体压缩机(7)、1#气体输送管(8)、1#气体控制阀(9)、2#气体输送管(10)、辅助气罐(11)、3#气体输送管(12)、2#气体控制阀(13)、4#气体输送管(14)输入主气体罐(6),达到预设工作压力,成为能存储气体压力势能的气体弹簧;所述工质液体(15)存于常压液体罐(16)、恒压液体罐(26);所述常压液体罐(16)、1#液体输送管(17)、1#液体控制阀(18)、2#液体输送管(19)、液压泵(20)、3#液体输送管(21)1#液体控制阀(18)、4#液体输送管(22)、主气体罐(5)依次连接组成储能通道;所述主气体罐(5)、5#液体输送管(23)、2#液体控制阀(24)、6#液体输送管(25)、恒压液体罐(26)、7#液体输送管(27)、3#液体控制阀(28)、8#液体输送管(29)、液压马达(30)、
9#液体输送管(31)常压液体罐(16)依次连接成释能发电通道;所述液压马达(30)与发电机(32)相连;储能时风力机带动液压泵驱动工质液体进入储气罐压缩工质气体,风能以压缩气体的压力势能形式存储;发电时主气体罐内的压缩气体膨胀推动主气体罐内的工质液体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发电机发电。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储能与发电可以同时进行。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风力机的刹车功能由液压泵提供。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气体罐存储了压力高于主气体罐的工质气体, 当主气体罐内的工质气体泄漏一定量后由存储于辅助气体罐内的工质气体补充。
[0008]进一步所述的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压液体罐输出恒压、恒流工质液体推动液压马达。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质气体为氢气、氦气、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空气或上述气体中数种的混合气体。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质液体为水、液压油、矿物油、植物油 。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工作压力范围为1KPa到100MPa 。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造、运行成本低,能恒压、恒频、恒功率输出电能的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 。
[0013]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前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储能装置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储能装置部分的前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1
‑
风轮、2
‑
主轴、3
‑
机舱、4
‑
塔架,5
‑
工质气体,6
‑
主气体罐,7
‑
气体压缩机,8
‑
1#气体输送管,9
‑
1#气体控制阀,10
‑
2#气体输送管,11
‑
辅助气罐,12
‑
3#气体输送管,13
‑
2#气体控制阀,14
‑
4#气体输送管,15
‑
工质液体,16
‑
常压液体罐,17
‑
1#液体输送管,18
‑
1#液体控制阀,19
‑
2#液体输送管,20
‑
液压泵,21
‑
3#液体输送管,22
‑
4#液体输送管,23
‑
5#液体输送管,24
‑
2#液体控制阀,25
‑
6#液体输送管,26
‑
恒压液体罐,27
‑
7#液体输送管,28
‑
3#液体控
制阀,29
‑
8#液体输送管,30
‑
液压马达,31
‑
9#液体输送管,32
‑
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机、储能装置;所述风力机由风轮、主轴、机舱、塔架组成;所述储能装置由工质气体、工质液体、主气体罐、辅助气体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体弹簧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机、储能装置;所述风力机由风轮、主轴、机舱、塔架组成;所述储能装置由工质气体、工质液体、主气体罐、辅助气体罐、恒压液体罐、常压液体罐、气体压缩机、液压泵、液压马达、发电机、1#液体输送管、2#液体输送管、3#液体输送管、4#液体输送管、5#液体输送管、6#液体输送管、7#液体输送管、8#液体输送管、9#液体输送管、1#气体输送管、2#气体输送管、3#气体输送管、4#气体输送管、1#液体控制阀、 2#液体控制阀、3#液体控制阀、1#气体控制阀、2#气体控制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1)、主轴(2)、机舱(3)、塔架(4)依次相连组成风力机,储能装置的液压泵(20)安装在风力机的机舱(3)内;所述工质气体(5)通过气体压缩机(7)、1#气体输送管(8)、1#气体控制阀(9)、2#气体输送管(10)、辅助气罐(11)、3#气体输送管(12)、2#气体控制阀(13)、4#气体输送管(14)输入主气体罐(6),达到预设工作压力,成为能存储气体压力势能的气体弹簧;所述工质液体(15)存于常压液体罐(16)、恒压液体罐(26);所述常压液体罐(16)、1#液体输送管(17)、1#液体控制阀(18)、2#液体输送管(19)、液压泵(20)、3#液体输送管(21)1#液体控制阀(18)、4#液体输送管(22)、主气体罐(5)依次连接组成储能通道;所述主气体罐(5)、5#液体输送管(23)、2#液体控制阀(24)、6#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庶良,
申请(专利权)人:马庶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