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风储能式风力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风储能式风力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行的风力发电技术,由于风力存在间隙性与不稳定不一至的缺陷,会产生较多不能入网的劣质电力,出现严重弃电问题。即使短暂克服了间隙性与不稳定不一至的问题,勉强入网,但配套增加的诸如蓄电池、逆变器、储能装置等许多设备部件,使其成本非常高昂,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将间隙风力、不稳定不一至风力收储积存后再稳定释放发电的组合性技术,它发出的电不仅稳定持续,质量优良,没有入网技术障碍,而且成本低廉效率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收储风力是一种储能过程,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储电式储能的技术,故称其为蓄风储能式风力发电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蓄风储能式风力发电系统,它由包括风力空气压缩机下设液体箱,液体箱下设气罐,气罐下设基座及搭配风力发电装置的叶轮、传动轴和风力发电机组合而成,其中,风力空气压缩机的高压输气管与气罐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风储能式风力发电系统,它由包括风力空气压缩机9下设液体箱30,液体箱30下设气罐29,气罐29下设基座38及搭配风力发电装置的叶轮33、传动轴35和风力发电机34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风力空气压缩机9的高压输气管12与气罐29连接,气罐29的高压出风管32的出风处设风力发电装置的叶轮33,叶轮33带动传动轴35,传动轴35带动风力发电机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风储能式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风轮26的轮轴25套在轴承27上,轮轴25连接变速轮24,变速轮24连接曲柄23,曲柄23连接活塞1,在风力空气压缩机9内,外箍3内设气囊4,外箍3顶部气囊4顶部合成为顶部15连接活塞1,外箍3气囊4随活塞1运动,外箍3是硬质,气囊4为软质,气囊4底部与内弧式固定台板7的弧端平面20相连,在弧形处呈可伸缩折皱状6,固定台板7底部呈L形与风力空气压缩机9内壁封闭相连,气囊4囊体外围与外箍3内侧上部周围及固定台板7内弧紧贴却不连接,其内成为全封闭一体活动压缩腔16,固定台板7内弧上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