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414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金属制品电解时与挂钩接触影响电解效果;人工操作增加了劳动量使工作效率较低,操作人员接触到电解液可能皮肤产生影响的问题。包括电解工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矩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有滑动连接的传送支架;所述传送支架底部滑动连接有一组加工座;所述加工座底部转动连接有两组加工托杆;所述加工座右侧的开孔中滑动连接有一组撑高柱。通过循环的传送带自动运送需要电解的金属制品,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其直接接触电解液,提高了安全性;通过齿条与传动齿轮传动使加工托杆上的金属制品转动,减少金属制品与连接杆接触造成的瑕疵。属制品与连接杆接触造成的瑕疵。属制品与连接杆接触造成的瑕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加工
,具体为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电化学阳极溶解的原理将工件加工成形的一种特种加工方法,在加工时,工件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工具接负极,电解液从极间间隙中流过,使两极之间形成导电通路,并在电源电压下产生电流,从而形成电化学阳极溶解,由于电解加工的加工范围广,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使电解加工得广泛应用,成为金属制品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加工方式。
[0003]例如申请号:CN201310543787.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电解加工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驱动件、第一电极、连接件、第二驱动件、第二电极、移动组件、电解槽、供液泵及真空泵。第一驱动件及移动组件均固定于固定架上。连接件固定于第一驱动件上并与第一电极相连。电解槽固定于移动组件上并相对第一电极设置。第一电极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多个集液槽,每个集液槽的底壁开设有多个通液孔。供液泵及真空泵均邻近固定架设置,且供液泵与至少一个集液槽相连通,真空泵与远离供液泵的至少一个集液槽相连通。第二电极抵接于第一电极远离通液孔的一端并部分插入多个通液孔中以封闭多个集液槽。第二驱动件固定于连接件上并部分穿过连接件以与第二电极相连。该电解加工装置可有效排除加工间隙中的电解产物。
[0004]基于上述,现有的金属制品的电解加工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通过操作人员将金属制品挂接在S形挂钩底部,再将挂有金属制品的挂钩放入到电解液中,将挂钩顶部挂接在电解液容器中,完成电解后再通过操作人员将挂有金属制品的挂钩提起,对金属制品进行回收,完成金属制品的电解工作,金属制品与挂钩有一定的接触面,导致金属制品在电解时可能存在瑕疵,影响电解效果;操作人员操作的步骤增加可能导致出现差错,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使人工操作的效率也比较低,影响生产效率,而且操作人员可能频繁接触到电解液,可能对操作人员的皮肤产生影响;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金属制品的电解加工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通过操作人员将金属制品挂接在S形挂钩底部,再将挂有金属制品的挂钩放入到电解液中,将挂钩顶部挂接在电解液容器中,完成电解后再通过操作人员将挂有金属制品的挂钩提起,对金属制品进行回收,完成金属制品的电解工作,金属制品与挂钩有一定的接触面,导致金属制品在电解时可能存在瑕疵,影响电解效果;操作人员操作的步骤增加可能导致出现差错,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使人工操作的效率也比较低,影响生产效率,而且操作人员可能频繁接触到电解液,可能对操作人员的皮肤产生影响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包括电解工作台;所述电解工作台前部设置有一组凹陷的电解池,电解工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矩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组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内部均匀设置有滑动连接的传送支架;所述传送支架底部滑动连接有一组加工座;所述加工座底部转动连接有两组加工托杆;所述加工座右侧的开孔中滑动连接有一组撑高柱,每组撑高柱底部设置有一组滚轮滚动在电解工作台的平面上。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矩形固定连接在电解工作台上,支撑架外侧设置有一组环形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转动连接有一组传送带,传送带外部固定连接有阵列的传送支架。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顶部,支撑架顶部的四个角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传动带轮,支撑架的驱动轴于一组传动带轮固定连接,每组传动带轮分别于传送带内侧啮合连接组成同步带传动机构。
[0010]优选的,所述传送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空心的柱状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内部设置有截面为D形的限位面,加工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D形的限位滑块,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套筒内。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组传送齿条,每组传送支架顶部转动连接有一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传送齿条啮合组成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加工座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组花键轴,传动齿轮通过键槽滑动连接在花键轴上。
[0012]优选的,所述加工座的花键轴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驱动锥齿轮,两组加工托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加工座前部的开孔中,每组加工托杆后部固定连接有一组链轮,左侧的加工托杆低后部固定连接有一组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啮合组成锥齿轮传动机构。
[0013]优选的,所述电解工作台前部设置有一组左右两侧有滑道的电解池、加工座右侧滑动连接有一组撑高柱,加工座底部啮合连接有一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通过撑高柱紧固连接在加工座上,撑高柱设置有高度刻度。
[0014]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方法,通过使用上述任一项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来完成金属制品电解加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在支撑架内设置循环转动的传送带,使传送带外部的传送支架实现多组制品的顺序传递,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固定的位置对需要电解的金属制品进行装卸,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复杂度,同时不需要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电解液,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提高设置长槽状的电解池,减少电解液的用量,通过加工座受重力从限位套筒向电解池底部下降,同时撑高柱底部的滚轮沿着电解池滑动,使加工托杆上的金属制品浸泡在电解液中,提高电解的效果,节约成本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通过在支撑架顶部设置传送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使花键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带动两组加工托杆同步转动,使加工托杆上放置的金属制品进行转动,让金属制品在电解时充分与电解液接触,减少金属制品与连接杆接触造成的瑕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剖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传送带仰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送齿条与传动齿轮的传动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套筒剖视限位套筒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座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撑高柱与加工座的剖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托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撑高柱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电解工作台;101、电解池;2、支撑架;201、传送齿条;202、限位槽;3、驱动电机;301、传动带轮;302、传送带;4、传送支架;401、传动齿轮;402、限位套筒;5、加工座;501、限位滑块;502、驱动锥齿轮;503、花键轴;6、加工托杆;601、从动锥齿轮;602、链轮;7、撑高柱;701、固定螺栓;702、高度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工作台(1);所述电解工作台(1)前部设置有一组凹陷的电解池(101),电解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矩形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组驱动电机(3);所述支撑架(2)内部均匀设置有滑动连接的传送支架(4);所述传送支架(4)底部滑动连接有一组加工座(5);所述加工座(5)底部转动连接有两组加工托杆(6);所述加工座(5)右侧的开孔中滑动连接有一组撑高柱(7),每组撑高柱(7)底部设置有一组滚轮滚动在电解工作台(1)的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为矩形固定连接在电解工作台(1)上,支撑架(2)外侧设置有一组环形的限位槽(202),限位槽(202)内转动连接有一组传送带(302),传送带(302)外部固定连接有阵列的传送支架(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顶部,支撑架(2)顶部的四个角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传动带轮(301),支撑架(2)的驱动轴于一组传动带轮(301)固定连接,每组传动带轮(301)分别于传送带(302)内侧啮合连接组成同步带传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支架(4)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空心的柱状限位套筒(402),限位套筒(402)内部设置有截面为D形的限位面,加工座(5)顶部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梅刘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禅城区雅蕊精选科技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