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3995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水碳酸钠、氧化锆、二氧化硅和磷酸二氢铵混合,随后经一次球磨、一次干燥、预烧得到前驱体粉末A;将上述前驱体粉末A与CuO混合,随后经二次球磨和二次干燥后得到前驱体粉末B;将上述前驱体粉末B压制成胚料,随后进行烧结,冷却后得到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固相法,通过将低熔点CuO引入到Na3Zr2Si2P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钠离子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能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基本保障。随着全球化石能源供需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的开发并实现高效储存是解决当下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几十年来,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其储能应用覆盖动力电池、3C家电等,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锂电池电解质目前基本为有机电解液,在异常状态下容易引起着火甚至爆炸事故。
[0003]钠离子固态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很好替代者。从化学性质上,钠离子和锂离子同属于第一主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嵌入机制;从成本上,钠资源更加丰富(地壳中钠元素含量为2.75%,锂元素含量为0.065%),除了氯化钠以外,还有碳酸钠、硝酸钠、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等钠盐;电池生产组件基本一致,可以借用锂电的生产设备直接生产、采用铝集流体代替铜集流体降低成本;从性能上,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已经接近量产的商业电解质电导率;从安全性上,采用钠固态电解质代替现有的有机液体电解质,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拓宽了电池可以工作的温度范围、也简化了电池结构。目前,钠离子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和锂离子电池有一定的差距,但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而安全第一的储能应用领域,钠离子固态电池有明显的优势。
[0004]目前形成的钠离子固态电解质体系包括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其中NASICON(Na superionic conductor)型的Na
1+x
Zr2Si
x
P3‑
x
O
12
(以下简称NZSP)是氧化物型固态电解质主要研究对象,由于具有室温下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宽的电压窗口及高空气温室性。然而在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过程中,烧结温度在1200℃以上。过高的烧结温度会使钠的挥发,同时还产生锆杂相,降低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为了抑制钠的损失,在烧结过程中要在胚体上覆盖前驱体粉末,造成前驱体粉末大量消耗;高温烧结过程也会产生大量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烧结温度高、离子电导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无水碳酸钠、氧化锆、二氧化硅和磷酸二氢铵混合,随后经一次球磨、一次干燥、预烧得到前驱体粉末A;
[0008]将上述前驱体粉末A与CuO混合,随后经二次球磨和二次干燥后得到前驱体粉末B;
[0009]将上述前驱体粉末B压制成胚料,随后进行烧结,冷却后得到NASICON型钠离子固
态电解质。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该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通过上述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制备得到。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固相法,通过将低熔点CuO引入到Na3Zr2Si2PO
12
氧化电解质晶界中,提升晶界致密度,同时,低温烧结可以抑制杂相生成,提升离子电导率。与传统的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工艺相比,本方法可缩短烧结时间,降低烧结温度,取消母粉覆盖,总的显著降低固态电解质制备过程中的能耗和粉体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1

4中NZSP

3%CuO固态电解质片在不同温度烧结下的室温电化学阻抗(EIS)图;
[0014]图2为实施例1、实施例5、实施例6中NZSP

x%CuO固态电解质片的室温电化学阻抗(EIS)图;
[0015]图3为实施例1、实施例5、实施例6和对比实施例1中NZSP

x%CuO固态电解质在1100℃烧结下的扫描电镜图(SEM);其中,(A)

(D)依次为NZSP

1%CuO、NZSP

3%CuO、NZSP

5%CuO、NZSP;
[0016]图4为实施例1、实施例5、实施例6和对比实施例1中NZSP

x%CuO固态电解质片在1100℃烧结后的X射线衍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将无水碳酸钠、氧化锆、二氧化硅和磷酸二氢铵混合,随后经一次球磨、一次干燥、预烧得到前驱体粉末A;
[0020]S2、将上述前驱体粉末A与CuO混合,随后经二次球磨和二次干燥后得到前驱体粉末B;
[0021]S3、将上述前驱体粉末B压制成胚料,随后进行烧结,冷却后得到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NZSP前驱体粉体中加入一定量氧化铜,烧结而获得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由于氧化铜熔点(≈1020℃)较低,可以大大降低NZSP烧结温度、减少烧结时间,提高NZSP在晶界的致密度,获得电导率高的电解质片,达到减少前驱体粉末消耗并降低能耗的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中,将无水碳酸钠、氧化锆、二氧化硅和磷酸二氢铵按计量比Na:Zr:Si:P=3:2:2:1混合,并使钠源过量质量的8

12%,进一步为10%。通过使钠源过量,能够弥补高温煅烧过程中钠源的损失。
[0024]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湿法球磨的方式进行一次球磨和二次球磨。进一步地,湿法球磨的
过程中,采用高能球磨罐,以适量无水乙醇作为溶剂,球料比为(6

3):1,转速为300

500rpm,球磨时间为12

24h。
[0025]本专利技术中,预烧的过程中,升温速率为2

10℃/min,进一步为5℃/min,煅烧温度为800

1000℃,进一步为800℃,煅烧时间为6

10h,进一步为6h。
[0026]本专利技术中,CuO的添加量占前驱体粉末A总质量的1%

5%,优选为3%。
[0027]本专利技术中,压制过程中,采用的压力为10

20Mpa。
[0028]本专利技术中,烧结过程中,升温速率为2

10℃/min,进一步为5℃/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水碳酸钠、氧化锆、二氧化硅和磷酸二氢铵混合,随后经一次球磨、一次干燥、预烧得到前驱体粉末A;将所述前驱体粉末A与CuO混合,随后经二次球磨和二次干燥后得到前驱体粉末B;将所述前驱体粉末B压制成胚料,随后进行烧结,冷却后得到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无水碳酸钠、氧化锆、二氧化硅和磷酸二氢铵按计量比Na:Zr:Si:P=3:2:2:1混合,并使钠源过量质量的8

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球磨的方式进行一次球磨和二次球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球磨的过程中,采用高能球磨罐,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球料比为(6

3):1,转速为300

500rpm,球磨时间为12

24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温制备NASICON型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烧的过程中,升温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颂东罗意夏锴余浩然肖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星盛电气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