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极耳折弯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耳折弯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工艺要求需要对电池极耳进行折弯处理。目前,如图1所示,一般通过两个挡板2'对极耳1'进行折弯,两个挡板2'位于极耳1'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挡板2'沿极耳1'的长度方向错位设置,驱动两个挡板2'相向移动,以对极耳1'进行折弯。但是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现有电池的极耳1'的长度变短,以使极耳1'没有足够的余量给予两个挡板2'进行折弯,因此使用两个挡板2'折弯的方式对极耳1'折弯效果不好,不再满足现有电池对极耳1'折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耳折弯工装,其结构简单,折弯效果好。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提供一种电池极耳折弯工装,包括分别位于电池极耳厚度方向两侧的第一按压件和第二按压件,所述第一按压件包括呈钝角连接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二按压件包括呈锐角连接的第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耳折弯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电池极耳厚度方向两侧的第一按压件和第二按压件,所述第一按压件包括呈钝角连接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二按压件包括呈锐角连接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二按压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抵接在电芯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极耳远离所述电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池的盖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均位于所述盖板组件和所述电芯之间,且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分别抵紧在所述极耳厚度方向的两侧,以使所述盖板组件推动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朝向所述电芯中心移动时以挤压并折弯所述极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耳折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组折弯组件,每组所述折弯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按压件和所述第二按压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耳折弯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按压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按压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按压件和所述第二按压件朝向相互远离或靠近的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耳折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的端面为圆弧面;和/或,所述第二按压部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的端面为圆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耳折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一按压部之间夹角为φ,9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王成云,段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