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试与数据管理一体化协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347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试与数据管理一体化协作系统。该协作系统安装于可安装第三方软件的电子测量仪器内部,通过与电子测量仪器内原厂软件的协同工作来实现单机测试数据管理功能,包括测试数据获取单元、多维测试数据管理单元和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支持各种可安装第三方软件的仪器,可有效地解决单台仪器的测试数据管理问题,可以显著提高人工操作模式下的仪器数据管理效率;既可以获取并管理多样化的测试数据,又可通过多维参数定义技术将复杂的测试数据进行格式化统一处理,切实提高仪器操作者的工作效率,促进测试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融合。促进测试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融合。促进测试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试与数据管理一体化协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测量仪器
,具体地说,涉及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试与数据管理一体化协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测量仪器是保证电子装备和产品研发及生产正常运行的关键性工具,其测量数据是关键产物,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产品改进、质量监控,具有非常大的分析价值以及研究意义。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模式一般分为两种:计算机程控模式和人工操作模式,目前人工操作模式普遍存在。但在这种模式下的测量数据获取途径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一般以人工读取、U盘拷贝等方式来进行,主要问题表现为:1、效率低且实时性差,工作的有效性缺乏实时的监测;2、人工读取或拷贝的测量数据文件在数据格式、命名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数据文件的归档管理及分析工作;3、数据的版本关系、数据的谱系关系难以体现,单台仪器的情况下难以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4、测量数据与被测件的研制信息融合度较低,测试过程与研制过程脱节;5、测试过程和数据管理过程脱节,测试数据管理效率低下;6、复杂、重复性测量任务操作较为繁琐,而通过自动测试软件则需要控制计算机进行系统集成,单台仪器模式下无法使用;7、复杂异构的测试数据难以进行结构化管理,导致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难以通过程序批量进行结构化分析,需要人工根据指标逐项进行统计。即使对于特定产品的测试报告编写了自动分析程序,也仅适用于该产品,对于其他产品则需要重新编写程序。故迫切需要解决人工操作仪器时的测试数据高效获取与有机管理等问题。
[0003]电子测量仪器产生的测试数据包括测试曲线数据、曲线图像,可以是数据、合规性结果、图片、视频。人工模式是指人工操作测量仪器对待检产品或器件进行测量。仪器的人工操作模式主要流程为:1、连接待测件;2、设定仪器参数;3、启动测试;4、观察测试结果;5、判断结果是否合格;6、获取测试数据或截屏保存;7、根据需要重复步骤1到步骤6的操作;8、用u盘拷贝测试数据到电脑中供分析使用;9、根据测试数据填充测试报告;10、对测试报告进行阶段性汇总统计分析。在上述过程中,操作者随时可能中断操作,也随时可能保存测试数据,时间上具有随机性。而测试数据管理工作则需要考虑数据的版本关系、数据的谱系、测试报告的异构性等信息,实际上是测试工作之外的内容,故测试数据管理工作一般会对测试工作造成中断,并不便利。且对于复杂的测试,人工操作尤其麻烦,效率低下。
[0004]为了对测试数据进行有效获取与管理,目前可见的方案包括:(1)通过文件系统管理,包括建立文件夹、按一定规则对文件命名等;(2)通过专门的测试数据管理系统(TDM,测试数据管理系统)来实现;(3)通过填充指定的测试报告模板来实现。具体为:
[0005](1)通过文件夹与子文件夹体现关联性,通过文件命名规则体现数据版本:操作者创建文件夹和子文件夹,通过包含、层级等关系,来体现测试数据之间不同的逻辑谱系关系,并对测试数据文件按一定的规则命名,如文件名加数字的方式体现测试数据的版本;
[0006](2)通过测试数据管理系统(TDM):操作者通过仪器内置浏览器访问指定的信息系统(如TDM),或通过u盘等工具将保存下来的测试数据文件拷贝出来,然后上传至对应的信息系统中;
[0007](3)通过填充指定的测试报告模板:操作者手工将测试结果填充到测试报告模板对应项,这类模板一般为word或者excel文件,然后将完成的测试报告保存在指定位置。不同产品的测试参数不一样,导致模板不一样,即测试报告模板的结构非常复杂,对积累的测试报告进行阶段性分析时,难以使用自动化手段进行,需要人工进行。
[0008]而现有的测试数据管理方法,共性问题表现为:效率低且实时性差,测试数据管理的一致性不足,测试数据与被测件的研制信息融合度较低。仪器机内测试软件和测试数据管理过程脱节,测试过程与数据管理过程难以协作,测试工作与分析工作脱节。详述如下:
[0009](1)以文件/文件夹形式管理测试数据:这种方式一是文件种类有限,文件形式只是测试仪器软件产生的格式,一般不能获取测试数据的图片和测试过程视频;二是文件/文件夹的保存模式,对于仪器操作者、测量时间、待测件等附加信息无法保存,对于数据的版本、数据谱系等更难以体现;
[0010](2)通过测试数据管理系统(TDM)管理测试数据: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有两个,一是资源要求高,TDM系统一般是大型软件系统,需要工作在网络环境中,对系统硬件有一定要求,单台仪器是难以安装这种系统的,也就是人工操作仪器的情况下无法应用这种系统;二是测试工作和测试数据管理脱节,仪器机内测试软件和测试数据管理过程脱节,操作者需要中断测试过程或在测试结束后,再把测试数据传入TDM系统中;在这类系统中,每种测试报告需要根据具体格式专门进行处理才能将测试报告中的异构数据保存起来,有多少种报告就需要编写多少个对应的处理模块。
[0011](3)通过填充指定的测试报告模板:由于不同产品的测试参数不一样,导致模板不一样,即测试报告模板的结构非常复杂,如典型的电子装备往往具备几百上千个测试参数,而多品种小批量制造模式下,每种产品的批量不会很大,但产品种类往往很多,这就导致对积累的测试报告进行阶段性分析时,难以使用自动化手段处理,需要人工进行,这也是当前多品种小批量电子装备测试报告管理中的一个痛点问题。
[0012]综上,目前常用的各种测试数据管理技术都难以高效、便捷地应用在单台仪器上,同时常用的各种测试数据传递与管理技术都难以高效、便捷地对人工操作模式下的仪器进行测试数据管理。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试与数据管理一体化协作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试与数据管理一体化协作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4]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试与数据管理一体化协作系统,该协作系统安装于可安装第三方软件的电子测量仪器内部,通过与电子测量仪器内原厂软件的协同工作来实现单机测试数据管理功能,包括测试数据获取单元、多维测试数据管理单元和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所述测试数据获取单元与所述多维测试数据管理单元通过程序的控制逻辑协同工作,所述测试数据获取
单元、所述多维测试数据管理单元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其中:
[0015]所述测试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实现测试数据采集、截屏、录制、保存等功能;
[0016]所述多维测试数据管理单元用于对待测对象的多维参数结构、数据谱系、数据版本等信息进行设置;
[0017]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用于保存所述测试数据获取单元采集的各类测试数据和所述测试数据管理单元生成的测试数据的结构化信息。
[0018]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测试数据获取单元的功能模块包括一键截屏、一键录屏、一键获取测试数据、一键保存数据和数据结构化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试与数据管理一体化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协作系统安装于可安装第三方软件的电子测量仪器内部,通过与电子测量仪器内原厂软件的协同工作来实现单机测试数据管理功能,包括测试数据获取单元(100)、多维测试数据管理单元(200)和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300);所述测试数据获取单元(100)与所述多维测试数据管理单元(200)通过程序的控制逻辑协同工作,所述测试数据获取单元(100)、所述多维测试数据管理单元(200)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30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测试数据获取单元(100)用于实现测试数据采集、截屏、录制、保存等功能;所述多维测试数据管理单元(200)用于对待测对象的多维参数结构、数据谱系、数据版本等信息进行设置;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300)用于保存所述测试数据获取单元(100)采集的各类测试数据和所述测试数据管理单元(200)生成的测试数据的结构化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试与数据管理一体化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数据获取单元(100)的功能模块包括一键截屏(101)、一键录屏(102)、一键获取测试数据(103)、一键保存数据(104)和数据结构化信息设置(105);所述一键截屏(101)、所述一键录屏(102)与所述一键获取测试数据(103)可单独或组合实现测试数据获取功能,所述一键截屏(101)、所述一键录屏(102)、所述一键获取测试数据(103)的数据输出端与作为所述一键保存数据(104)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一键保存数据(104)的数据输出端、所述数据结构化信息设置(105)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30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一键截屏(101)用于将仪器屏幕上当前显示的内容作为图片进行截取并保存;所述一键录屏(102)用于将仪器屏幕上一段时间内显示的内容录制为视频并保存;所述一键获取测试数据(103)用于通过仪器机内软件提供的调用接口或仪器的SCPI指令等方式,以数值的方式获取当前测试结果并保存到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300)中;所述一键保存数据(104)用于将通过一键截屏(101)、一键录屏(102)、一键获取测试数据(103)获取的数据保存到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300)中;所述数据结构化信息设置(105)用于对多维测量参数、数据版本、操作者信息等进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操作模式下的电子测量仪器测试与数据管理一体化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测试数据管理单元(200)的功能模块包括产品型号管理(201)、数据分析与回放(202)和系统备份与导出(203);所述产品型号管理(201)、所述数据分析与回放(202)与所述系统备份与导出(203)之间通过程序接口连接,并可对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300)进行读取或写入操作;其中:所述产品型号管理(201)用于在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300)中对产品型号存储文件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其中,所述产品型号管理(201)还包括多维测试参数管理(2011),所述多维测试参数管理(2011)用于在产品型号的基础上,通过参数维度设置、值类型设置、值单位设置,建立该型号对应的多维测试参数管理存储结构;数据分析与回放(202)用于供操作者对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300)中的数据进行查看、统计分析,并可编辑、打印生成的测试报告;
系统备份与导出(203)用于对所述多维参数存储文件系统(300)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李文博陈开仁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