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S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43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OS结构,包括MOS管本体,所述MOS管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MOS管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限位仓,所述限位仓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仓的两侧开口内均滑动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下端相靠近的一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挂钩,所述限位仓的内中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MOS结构,通过在MOS管本体的下端设置安装机构,实现了可快速安装和拆除MOS管本体,并通过在MOS管本体上端的凹槽内部设置散热机构,实现了MOS管本体在高功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及时散发,提高了MOS管本体的使用寿命。MOS管本体的使用寿命。MOS管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OS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元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OS结构。

技术介绍

[0002]MOS,是MOSFET的缩写,MOSFET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简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是利用MOS管栅极(G)控制MOS管源极(S)和漏极(D)通断的原理构造的电路。MOS管分为N沟道与P沟道,所以开关电路也主要分为两种,属于绝缘栅场效应管,主要用于快速控制电路的闭合和断开,而在现有技术中,MOS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在工作状态下由于电阻的原因,会产生一定热量,而现有的MOS管通常未设置散热机构,在MOS管高功率使用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容易造成其出现损坏的情况,且现有的MOS管在安装过程中,一般采用胶粘的形式固定在电路板上,导致其在损坏后拆除过程中容易出现拆除刀具的刀头误触电路板上的点电路,进而造成电路板断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OS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MOS结构,包括MOS管本体,所述MOS管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MOS管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限位仓,所述限位仓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仓的两侧开口内均滑动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下端相靠近的一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挂钩,所述限位仓的内中部设置有限位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MOS管本体的下端,所述限位挂钩的上端外周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限位仓内中部的第一旋转座,所述第一旋转座的两侧开口内前后部均通过第一转杆转动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远离第一旋转座的一端均通过第二转杆转动连接在第二旋转座的内部,前侧所述支撑条的后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在后侧支撑条的前侧中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座的下端均滑动连接在限位仓的内下壁,所述第二旋转座远离第一旋转座的一侧均与按压板相靠近的一侧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金属铝板,所述第一金属铝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金属铝板,所述第一金属铝板和第二金属铝板之间均匀涂刷有硅脂涂层,所述第二金属铝板的上端的外侧均匀分布有散热鳍片。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铝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凹槽的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在安装MOS管本体的时候,按压两侧的按压板,带动限位挂钩在限位滑槽内滑动并相互靠近,将限位挂钩对准电路板上预先预留好的安装孔,并安装至安装孔内部,松开两
侧的按压板,限位仓内部的复位弹簧带动两侧的支撑条复位,而第一旋转座在限位仓内部位置固定,进而通过第二旋转座带动两侧的按压板复位,最终带动两侧的限位挂钩卡住电路板上的安装孔,通过在MOS管本体的下端设置安装机构,实现了可快速安装和拆除MOS管本体,避免在MOS管本体损坏后用拆卸刀具拆除MOS管本体所造成误将电路板上的点电路损坏的情况发生。
[0013]2、当MOS管本体正常工作时,MOS管本体内部的电阻产生热量,通过第一金属铝板初步吸收,再通过导热性能较好的硅脂涂层将热量传导至第二金属铝板,通过在第二金属铝板外部均匀分布散热鳍片,进一步扩大散热面积,使MOS管本体产生的热量可及时散发,通过在MOS管本体上端的凹槽内部设置散热机构,实现了MOS管本体在高功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及时散发,避免出现MOS管本体过热而损坏的情况,提高了MOS管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MOS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MOS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MOS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MOS结构的限位组件立体示意图。
[0018]图中:1、MOS管本体;2、安装机构;201、限位仓;202、限位滑槽;203、按压板;204、限位挂钩;205、第一旋转座;206、第一转杆;207、支撑条;208、第二转杆;209、第二旋转座;2010、复位弹簧;3、散热机构;301、第一金属铝板;302、硅脂涂层;303、第二金属铝板;304、散热鳍片;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MOS结构,包括MOS管本体1,MOS管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凹槽4,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3,MOS管本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2,安装机构2包括限位仓201,限位仓201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限位滑槽202,限位仓201的两侧开口内均滑动连接有按压板203,按压板203下端相靠近的一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挂钩204,限位仓201的内中部设置有限位组件。
[0021]本实施例中,限位仓20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MOS管本体1的下端,限位挂钩204的上端外周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202的内部,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限位仓201内中部的第一旋转座205,第一旋转座205的两侧开口内前后部均通过第一转杆206转动连接有支撑条207,支撑条207远离第一旋转座205的一端均通过第二转杆208转动连接在第二旋转座209的内部,前侧支撑条207的后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10,复位弹簧2010的后侧均固定连接在后侧支撑条207的前侧中部,第二旋转座209的下端均滑动连接在限位仓201的内下壁,第二旋转座209远离第一旋转座205的一侧均与按压板203相靠近的一侧贴合。
[0022]具体的,在安装MOS管本体1的时候,按压两侧的按压板203,带动限位挂钩204在限位滑槽202内滑动并相互靠近,将限位挂钩204对准电路板上预先预留好的安装孔,并安装至安装孔内部,松开两侧的按压板203,限位仓201内部的复位弹簧2010带动两侧的支撑条
207复位,而第一旋转座205在限位仓201内部位置固定,进而通过第二旋转座209带动两侧的按压板203复位,最终带动两侧的限位挂钩204卡住电路板上的安装孔,通过在MOS管本体1的下端设置安装机构2,实现了可快速安装和拆除MOS管本体1,避免在MOS管本体1损坏后用拆卸刀具拆除MOS管本体1所造成误将电路板上的点电路损坏的情况发生。
[0023]本实施例中,散热机构3包括第一金属铝板301,第一金属铝板30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金属铝板303,第一金属铝板301和第二金属铝板303之间均匀涂刷有硅脂涂层302,第二金属铝板303的上端的外侧均匀分布有散热鳍片304,第一金属铝板30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凹槽4的内部。
[0024]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OS结构,包括MOS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3),所述MOS管本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2),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限位仓(201),所述限位仓(201)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限位滑槽(202),所述限位仓(201)的两侧开口内均滑动连接有按压板(203),所述按压板(203)下端相靠近的一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挂钩(204),所述限位仓(201)的内中部设置有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S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仓(20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MOS管本体(1)的下端,所述限位挂钩(204)的上端外周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20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S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限位仓(201)内中部的第一旋转座(205),所述第一旋转座(205)的两侧开口内前后部均通过第一转杆(206)转动连接有支撑条(207),所述支撑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旭昕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