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控制结构的倾转翼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40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控制结构的倾转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两侧均设置有机翼组件,机翼组件包括固定段机翼和可动段机翼,可动段机翼位于固定段机翼的外侧,可动段机翼的前方设置有动力系统,机身的机舱内设置有控制可动段机翼的倾转控制机构,倾转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支座和倾转轴,固定支座上设置有舵机,舵机上设置有舵机机臂,舵机机臂上设置有舵机盘,舵机盘上安装有主动齿轮,倾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舱内部的倾转控制机构,将机翼两侧的可动段机翼及动力系统进行矢量差动控制,从而具有更好的飞行性能,达到抗风性能好,控制简单和机动性好的目的。制简单和机动性好的目的。制简单和机动性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型控制结构的倾转翼飞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控制结构的倾转翼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垂直起降技术的提出,最早是在二战时期,在历次的战争中,飞机因为滑跑起飞的方式,在战争中受到了很大限制,人们也认识到滑跑起飞的不足。而在冷战时期,垂直起降的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当时极有可能发生核战争的情况下,人们担心战争对机场造成破坏,造成常规飞机无法起飞的现象发生,诞生了将固定翼飞行器和垂直起降相结合的技术。垂直起降飞行器减少了对跑道的依赖,在较小的平坦场地就可以进行起飞和着陆,便于飞机的零散分配,转移和隐蔽,从而可以灵活出击,降低了威胁,并大大的提高了生存率。因为对飞行场地的需求不高,可以减少机场的建设费用,也可以在较恶略的气候环境下起降,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垂直起降技术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各国都在深入研究该项技术。
[0003]在军用的高速发展下,也带动了民用飞行器的快速发展,目前较为常见的飞行器主要分为多旋翼式和固定翼式。多旋翼式飞行器有着较高的灵活性,只需较小平坦的地面,就可以完成垂直起飞降落和悬停。在至少有两个旋翼以上的动力布置,使其拥有了冗余度设计,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大大的提升,但因其结构和能源问题,无法完成远距离长航时大载重的飞行。常见的固定翼式飞行器,受限于起飞和着陆,往往在实际应用中无法使用,或是起飞和降落,要达到某种条件才可以正常使用。将两者的优点相结合,便诞生了另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既有相对较长的航时和大的载重,同时也有较好的能源经济性和飞行控制的灵活性,也大大的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也兼备复杂地形的起降能力。
[0004]目前常见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大致可分为:尾座式,混合式(复合式),倾转翼式。而倾转翼式飞行器相较于其它类型飞行器,有着更好的气动布局,操控性能好,效率高和可以更好的载重等优点,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舰载起降,电力巡线,勘探测绘,影视拍摄,消防救灾,物资运送等等。
[0005]目前倾转翼式飞行器有倾转整体机翼式和倾转部分机翼式,动力系统固定在机翼上,无论是那一种飞行器,它们的机翼与动力系统都是一同倾转,完成从多旋翼模式到固定翼模式的飞行。该种倾转翼飞行器的控制结构方式,在垂直起飞时,依靠机翼上动力系统提供拉力,与机翼下方的襟副翼配合,从而完成姿态控制。这种结构控制方式抗风性能差,在垂直起飞中,机翼垂直与机身,迎风面积增大,容易受到来流气流的影响,并利用动力系统的螺旋桨旋转,产生的下洗气流作用在正下方的襟副翼上,利用襟副翼的偏转,从而达到姿态控制。这种控制结构的飞行器抗风性能差,易受气流的影响,而且该种结构控制方式难度较大,大到鱼鹰V22近几年也时常发生事故,小到现在成品无人飞行器几乎没有该种结构控制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控制结构的倾转翼飞行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新型控制结构的倾转翼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两侧均设置有机翼组件,所述机翼组件包括固定段机翼和可动段机翼,所述可动段机翼位于所述固定段机翼的外侧,所述可动段机翼的前方设置有动力系统,所述机身的机舱内设置有控制所述可动段机翼的倾转控制机构,所述倾转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支座和倾转轴,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舵机,所述舵机上设置有舵机机臂,所述舵机机臂上设置有舵机盘,所述舵机盘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倾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倾转轴上还设置有U形凹槽,所述舵机盘、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位于所述U形凹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机身的下方设置有起落架,所述机身的尾部设置有V形尾,所述V形尾上设置有舵面。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段机翼后部设置有襟翼,所述可动段机翼的下部设置有副翼。
[0011]优选的,所述动力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可动段机翼上的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螺旋桨。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机舱内部的倾转控制机构,将机翼两侧的动段机翼及动力系统进行矢量差动控制,能够在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和高速稳定平飞的两种模式之间相互转换,从而具有更好的飞行性能,达到抗风性能好,控制简单和机动性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5]图1是本技术垂直起降时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巡航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倾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注:
[0019]1‑
机身2

固定段机翼3

襟翼4

可动段机翼5

电机6

螺旋桨7

副翼8

V形尾9

舵面10

起落架11

固定支座12

舵机13

舵机盘14

主动齿轮15

从动齿轮16

倾转轴17

U形凹槽18

舵机机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3]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参照图1

3,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具有新型控制结构的倾转翼飞行器,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两侧均设置有机翼组件,所述机翼组件包括固定段机翼2和可动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控制结构的倾转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两侧均设置有机翼组件,所述机翼组件包括固定段机翼(2)和可动段机翼(4),所述可动段机翼(4)位于所述固定段机翼(2)的外侧,所述可动段机翼(4)的前方设置有动力系统,所述机身(1)的机舱内设置有控制所述可动段机翼(4)的倾转控制机构,所述倾转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支座(11)和倾转轴(16),所述固定支座(11)上设置有舵机(12),所述舵机(12)上设置有舵机机臂(18),所述舵机机臂(18)上设置有舵机盘(13),所述舵机盘(13)上安装有主动齿轮(14),所述倾转轴(16)上设置有从动齿轮(15),所述从动齿轮(15)与所述主动齿轮(14)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控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记柯何国毅黄卿晋于沨刘荣谦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