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騻专利>正文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338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墙体,所述墙体的侧壁贯穿开设有预留洞,所述墙体内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位于预留洞的下方,所述墙体内开设有输液道,所述输液道用于将空调的冷凝水输送到所述储液腔内,所述预留洞内固定设置有窗框,该绿色节能建筑及其施工方法中,先对空调排出的冷凝水进行收集,然后将外界的气体引导至换热腔内,对该气体件初步降温,经初步降温后的气体通过换热件与冷凝水接触换热,实现二次降温,最后将二次降温后的气体排入室内,以在通风换气时调节室内的温度。节室内的温度。节室内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0003]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0004]在夏季时,人们都会关上窗户使室内处于密闭空间,然后打开空调对室内降温。但是,由于室内长时间的处于密闭状态,室内空气无法流通到外界,再加上一些人们在室内休息时喜欢吃东西,容易导致屋里面容易出现异味,一段时候后就需要人们打开窗户与外界进行通风换气,但是,窗户打开后外界较热的气体便会涌入到室内,室内的冷空气就会排出到室外,导致室内温度变高,影响了人们在通风换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墙体(100),所述墙体(100)的侧壁贯穿开设有预留洞(110),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00)内开设有储液腔(112),所述储液腔(112)位于预留洞(110)的下方,所述墙体(100)内开设有输液道(113),所述输液道(113)用于将空调的冷凝水输送到所述储液腔(112)内,所述预留洞(110)内固定设置有窗框(120),所述窗框(120)底部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穿孔(121),所述窗框(120)内滑动设置有两个玻璃框(130),两个所述玻璃框(130)内均设置有玻璃(131),当两个所述玻璃框(130)重叠时,两个所述玻璃框(130)之间形成换热腔(122),当外界气体进入到换热腔(122)内时,所述玻璃(131)和所述储液腔(112)内的气体进行换热,所述储液腔(112)内设置有换热件,所述换热件将所述换热腔(122)内的气体输送至室内,并在输送过程中与所述储液腔(112)内的液体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包括开设在预留洞(110)下方的多个通孔(111),所述通孔(111)的顶端与穿孔(121)相通,所述通孔(111)的底端与储液腔(112)相通,所述预留洞(110)内开设有排气道(114),所述排气道(114)的顶端与室内相通,所述储液腔(112)内设置有连接管(115),所述连接管(115)的一端与排气道(114)的底端连通,所述连接管(115)的另一端与通孔(111)连通,所述连接管(115)的一侧设置有负压件(116),所述负压件(116)利用外界气体的作用力将所述通孔(111)内的气体输送至排气道(11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件(116)包括安装板(140),所述安装板(140)嵌设在墙体(100)的侧壁,所述安装板(140)内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传动轴(141),所述第一传动轴(141)与安装板(14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41)远离安装板(140)的一端穿入负压件(116),并连接有锥形传动齿轮(142),所述锥形传动齿轮(142)的侧壁啮合有锥形从动齿轮(143),所述锥形从动齿轮(14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叶轮(144),所述第一叶轮(144)转动设置在负压件(116)内,所述第一传动轴(141)位于安装板(140)内的一端设置有扇叶(14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1)设置在预留洞(110)底部的两端,所述穿孔(121)设置在窗框(120)底部的两端,所述窗框(120)顶部位于穿孔(121)处开设有限位滑槽(190),限位滑槽(190)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板(150),所述滑动板(150)的顶部开设有通口(151),当所述滑动板(150)移动至限位滑槽(190)的一端时,所述通口(151)与穿孔(121)相通,所述滑动板(150)的一侧滑动设置有从动板(152),所述从动板(152)与滑动板(150)之间的滑动具有摩擦力,所述从动板(152)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騻
申请(专利权)人:李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