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再输水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36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再输水管结构,包括直管一和直管二,直管一的端部与疏水器连接,直管一和直管二之间设有呈“Ω”形的管道结构,管道结构包括转向缓冲组件、竖向管一、横向管和竖向管二,竖向管一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直管一的端部连通,竖向管一的末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横向管的首端连通,竖向管二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横向管的末端连通,直管二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竖向管二的末端连通;竖向管一、横向管和竖向管二的中段均设有膨胀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流体进行输送时,通过对流体进行减速缓冲,有效的保障了流体在输送时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管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管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管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再输水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冷再输水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在电厂中应用时用于对流体进行输送,经公司7号机在2021年检修中发现,7号炉A侧冷再疏水器与疏水管连接处弯头存在弯头弧向裂纹;通过现场管路炉分析,主要原因为疏水管直管段下部存在膨胀死点,机组冷热态切换时,此处弯头承接较大的膨胀量,在长期冷热膨胀的作用线弯头裂纹显现,存在破解风险;
[0003]此外,流体在输送时在弯头处将产生一个较大的离心力,该离心力向着转角外侧直接作用在弯管内壁上,使弯管受到较大的冲击,很容易使水管弯头爆裂,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再输水管结构。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冷再输水管结构,包括直管一和直管二,所述直管一和直管二之间设有呈“Ω”形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包括转向缓冲组件、竖向管一、横向管和竖向管二,所述竖向管一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直管一的端部连通,竖向管一的末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横向管的首端连通,竖向管二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横向管的末端连通,直管二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竖向管二的末端连通;
[0007]所述竖向管一、横向管和竖向管二的中段均设有膨胀节。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转向缓冲组件均包括为空心球状结构的机壳和设置在机壳中心位置的圆球;
[0009]所述机壳的外壁上设有两个与机壳内部连通的接头,两个所述接头之间的夹角为90
°
,且接头垂直指向机壳中心的圆球。
[0010]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内壁和所述圆球的外壁上均设有半球状的凸起。
[0011]优选的,所述机壳由两个呈半球状的壳体组成,两个壳体之间可拆卸密封紧固连接;
[0012]其中一个壳体的内侧设有支架,圆球定位在支架的端部;
[0013]所述接头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0014]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用于对流体进行输送,当流体沿着直管一进行输送时,流体进入管道结构中,并经由管道结构进行输送,最终流入直管二中进行输送;
[0015]当打开疏水器进行流体的输送时,流体经由接头进入壳体中,由于接头垂直指向机壳中心的圆球,通过冲击圆球使得流体向撞击点分散,利用圆球可对流体的冲击力进行“泄力”缓冲,最终流体经由圆球和壳体之间的区域进入另一个接头并进入竖向管一,依次类推,最终进入直管二,由于壳体的内壁和圆球的外壁均设有半球状的凸起,凸起起到扰流缓冲的作用,进一步对流体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通过上述的设置,起到对流体进行减速缓冲
的目的;
[0016]此外,通过设置膨胀节,可以补充流体在输送时补偿管道的转角变形和横向变形,保障了管道在输送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7]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对流体进行输送时,通过对流体进行减速缓冲,有效的保障了流体在输送时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管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其中:1

疏水器,2

直管一,3

直管二,4

机壳,5

接头,6

竖向管一,7

横向管,8

竖向管二,9

膨胀节,10

支架,11

圆球,12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24]参照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冷再输水管结构,包括直管一2和直管二3,直管一2的端部与疏水器1连接,所述直管一和直管二之间设有呈“Ω”形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包括转向缓冲组件、竖向管一6、横向管7和竖向管二8,所述竖向管一6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直管一2的端部连通,竖向管一6的末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横向管7的首端连通,竖向管二8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横向管7的末端连通,直管二3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竖向管二8的末端连通;
[0025]所述竖向管一6、横向管7和竖向管二8的中段均设有膨胀节9。
[0026]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转向缓冲组件均包括为空心球状结构的机壳4和设置在机壳4中心位置的圆球11;
[0027]所述机壳4的外壁上设有两个与机壳4内部连通的接头5,两个所述接头5之间的夹角为90
°
,且接头5垂直指向机壳4中心的圆球11。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4的内壁和所述圆球11的外壁上均设有半球状的凸起12。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4由两个呈半球状的壳体组成,两个壳体之间可拆卸密封紧固连接;
[0030]其中一个壳体的内侧设有支架10,圆球11定位在支架10的端部;
[0031]所述接头5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0032]本技术在使用时,用于对流体进行输送,当流体沿着直管一2进行输送时,流体进入管道结构中,并经由管道结构进行输送,最终流入直管二3中进行输送;
[0033]当打开疏水器1进行流体的输送时,流体经由接头5进入壳体4中,由于接头5垂直指向机壳4中心的圆球11,通过冲击圆球11使得流体向撞击点分散,利用圆球11可对流体的
冲击力进行“泄力”缓冲,最终流体经由圆球11和壳体4之间的区域进入另一个接头5并进入竖向管一6,依次类推,最终进入直管二3,由于壳体4的内壁和圆球11的外壁均设有半球状的凸起12,凸起12起到扰流缓冲的作用,进一步对流体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通过上述的设置,起到对流体进行减速缓冲的目的;
[0034]此外,通过设置膨胀节9,可以补充流体在输送时补偿管道的转角变形和横向变形,保障了管道在输送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35]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对流体进行输送时,通过对流体进行减速缓冲,有效的保障了流体在输送时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管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36]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再输水管结构,包括直管一(2)和直管二(3),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一(2)和直管二(3)之间设有呈“Ω”形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包括转向缓冲组件、竖向管一(6)、横向管(7)和竖向管二(8),所述竖向管一(6)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直管一(2)的端部连通,竖向管一(6)的末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横向管(7)的首端连通,竖向管二(8)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横向管(7)的末端连通,直管二(3)的首端通过转向缓冲组件与竖向管二(8)的末端连通;所述竖向管一(6)、横向管(7)和竖向管二(8)的中段均设有膨胀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再输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向缓冲组件均包括为空心球状结构的机壳(4)和设置在机壳(4)中心位置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杨朝蓬付东海朱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陕煤电力略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