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大蒜播种机直立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320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走式大蒜播种机直立播种装置,属于农用机械领域,有效增加大蒜机械化播种的正芽率、鳞芽朝上率。它主要由传动装置、取种装置和三级锥碗调向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圆盘的转动,以滚轮作为媒介促使连杆来回摆动,控制三级锥碗有序交叉开合。在这种装置下三级锥碗将会呈现开合开,合开合两种状态。在这两种状态下,蒜种通过一、二、三级锥碗最后达到直立目的,由于重力蒜种鳞芽朝上,最后通过鸭嘴式插播器插入土里。另外,圆盘转动装置可装在大蒜播种机后轮驱动装置上,根据机器运行快慢自动实现播种速度快慢,减少机器运作前进对直立播种的影响,达到更高的正芽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自走式大蒜播种机直立播种装置具有使大蒜直立效果好,正芽率高,能源消耗低,结构简单,开合装置简易可控,满足不同场地不同需求变化,自动调整播种速度等优点。自动调整播种速度等优点。自动调整播种速度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走式大蒜播种机直立播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台用于大规模大蒜机械化生产的蒜种直立播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农业转型问题显著,随着机器人、自动化、大数据等技术日渐成熟,我国未来农业需要与现代科学技术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现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农业机械化还存在设备昂贵、生产水平较低、装备结构不均衡等问题,而且我国对大蒜播种机械的研发较为短缺。国外的大蒜播种机器大多数依赖于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较高的加工精度,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机械化播种,但是部分机具调向功能弱或者缺少,部分机具不适应中国的播种环境。而本装置适用于当地地形,利用可开合式取种勺与锥碗,有效使得蒜种直立,实现精密化播种,减少人工劳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当前大蒜播种机械化生产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蒜种直立装置,能够在播种机运行过程中自行取种,并自动处理蒜种直立问题,有效使得播种的蒜种保持鳞芽朝上的状态,提高蒜种成活率,降低劳动力投入。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传动装置控制取种勺运动,取种勺上的杆通过履带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主要通过齿轮啮合与连杆控制凸轮机构。整个系统能够保持有序进行,确保取种勺与锥碗之间实现有顺序地开合。取种路径设计成近似履带形状,可有效降低机械振动和机器前进的影响,减少漏播率。
[0006]取种装置中取种勺在履带带动下运转,取种勺分为对称的两个部分,十排取种勺的每一半分别由一根杆连接,且一长一短,两根杆之间设有弹簧装置。当取种勺运动到锥碗上方时,凸轮

滑块装置处于推程运动,滑块运动到最高位置,长杆被滑块阻挡,取种勺打开,蒜种掉落,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凸轮

滑块继续作回程运动,滑块下降,弹簧伸缩将长杆拉回,取种勺闭合。
[0007]调向装置中三层锥碗主要采用凸轮

连杆机构实现开合。根据蒜种大小与直立效果设计每一层锥碗的角度,为了达到蒜种直立效果,角度依次设计为45
°
、40
°
、30
°
。与取种勺类似,每一个锥碗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每一层锥碗用长度相等的两根杆连接,同一层的同一边的锥碗由一根杆连接。圆盘作为主动件,表面添加凹槽,连杆上的滑块在凹槽中运动从而带动连杆运动,使得锥碗上的杆运动,以此方式控制锥碗开合。调向装置的驱动可安装在机器后轮驱动轴上,根据机器前进的速度调节三级锥碗开合的速度,实现自动调节播种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走式大蒜播种机直立播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走式大蒜播种机直立播种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包含取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包含取种勺开合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0012]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包含三级锥碗调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标号名称:1、取种箱;2、三层连杆;3、板子;4、圆盘;5、传动机构;6、履带; 7、取种勺;8、锥碗;9、大齿轮;10、小齿轮11、取种勺右半部分;12、取种勺左半部分; 13、取种勺短杆;14、取种勺长杆;15、弹簧;16、圆杆;17、凸轮;18、滑块;19、圆环; 20、凹槽;21、轴;22、滚轮;23、长板;24、连接杆;25、三层板;26、第一层锥碗;27、第二层锥碗;28、第三层锥碗;29、圆杆;30、长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图2、图3所示。取种箱1整体放置于机构的左下部位,当取种勺7运动到最下方时取到蒜种。传动机构5由大齿轮9与小齿轮10提供动力,履带6在齿轮的作用下运动,从而带动取种勺7运动。锥碗8位于取种勺7下方,当取种勺7打开时,蒜种掉落入锥碗8 中。圆盘4作为主动件转动,带动板子3滑动,从而使三层连杆2运动,以此控制锥碗开合。
[0016]如图2、图4所示。根据蒜种尺寸设计出取种勺,在机构中,取种勺分为左半部分12与右半部分11,其中取种勺左半部分12与短杆13相连,右半部分11与长杆14相连,短杆13 穿过圆环19,短杆13可以在圆环19内转动,两根杆之间设置弹簧11。与长杆焊接的圆杆 16穿过短杆13。环19与履带6固定,圆环19跟随履带6运动,穿过圆环19的取种勺短杆 13被带动,从而使得取种勺运动。在取种勺运动过程中,弹簧15处于自然状态的极限,取种勺左半部分12与取种勺右半部分11紧密闭合。当取种勺运动到凸轮17上方,凸轮正处于推程运动中,滑块18到达最高位置,此时短杆13不受影响继续跟随履带6运动,而长杆14 被滑块18挡住停止运动,长杆14与短杆13以圆杆16作为支撑距离增加,取种勺打开,蒜种掉落,弹簧15处于拉伸状态。凸轮17继续转动,进入回程状态,滑块18位置下降,被挡住的长杆14受弹簧15的拉力作用运动回原来状态,取种勺闭合。
[0017]如图2、图5所示。第一层锥碗26、第二层锥碗27、第三层锥碗28与杆之间的连接与取种勺类似,锥碗的两杆长度相同,圆杆29穿过两条杆。自然状态下,第一层锥碗26处于闭合状态,第二层锥碗27处于打开状态,第三层锥碗28处于闭合状态。圆盘作为主动件转动,在圆盘上设计凹槽20。滚轮22以凹槽20为路径运动。圆盘转动中,根据滚轮22的运动,长板23以轴21为旋转中心转动,从而连接杆24带动三层板25移动。三层板25的三条杆、长块30与圆杆29相对固定,所以在三层板25移动时,圆杆29移动。第一层锥碗26和第三层锥碗28的左半部分固定,右半部分跟随圆杆29移动;第二层锥碗27的右半部分固定,左半部分跟随圆杆29移动。当长板23逆时针转动时,三层板25向右移动,则第一层锥碗 26和第三层锥碗28的右半部分向右移动,锥碗打开,而第二层锥碗27的左半部分向右移动,锥碗闭合,实现了锥碗的各级交错打开闭合。当长板23顺时针转动时,三层板25向左移动,各级锥碗恢复为原先状态。蒜种在锥碗角度的作用下,鳞芽与地面的角度逐渐增加,最终实现直立播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大蒜播种机直立播种装置,它是由取种箱,取种装置,调向装置,凸轮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取种装置从取种箱中取出蒜种,将蒜种带到高处,当取种装置位于下层调向装置上方时,取种装置自动打开,蒜种掉落至调向装置。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艳艳吴昊洋李骅王永健杨桑璐朱前勤李若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