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服务区绿化带用围挡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299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高速服务区绿化带用围挡防护装置,解决了车辆在高速服务区停车休憩时高温、有毒尾气对停车位后的绿化植被造成不可逆伤害的问题。一种高速服务区绿化带用围挡防护装置,主体部分包括左立柱、中立柱、右立柱、左电动百叶帘、右电动百叶帘,送风机的进风口设置有进风管道;左立柱的内腔安装有左排风机,左排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左出风管道;左立柱的前侧壁开设有左进风孔;右立柱的内腔安装有右排风机,右排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右出风管道;右立柱的前侧壁开设有右进风孔;控制部分包括微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停车位后的绿化植被有效防护,避免了绿化植被的损坏,能够在车辆离开后,对绿化植被进行采光通风。通风。通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服务区绿化带用围挡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运营管理用防护装置,具体是一种高速服务区绿化带用围挡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因长时间高速运转,在途经服务区停车休憩时,车辆后方排气筒会释放高温、有毒的尾气,对停车位后的绿化植被造成不可逆伤害,不仅伤害了高速服务区绿化植被的美观性,也使得每年都需要多次进行补栽植被,造成运营管理方面的资金浪费。
[0003]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高速服务区绿化带用围挡防护装置,将高速服务区停放车辆的高温、有毒尾气与绿化植被进行及时隔离,增设感应装置,能够在车辆停车后,第一时间进行尾气隔离,并在车辆离开后,取消尾气隔离,对绿化植被进行采光通风,以营造对绿化植被的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车辆在高速服务区停车休憩时高温、有毒尾气对停车位后的绿化植被造成不可逆伤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速服务区绿化带用围挡防护装置。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高速服务区绿化带用围挡防护装置,包括停车位和设置于停车位后侧的绿化带;还包括主体部分与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于停车位与绿化带之间的中空的左立柱、中立柱、右立柱,左立柱与中立柱之间设置有左电动百叶帘,中立柱与右立柱之间设置有右电动百叶帘;中立柱的内腔顶端安装有送风机,送风机的进风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固定贯穿中立柱顶壁的进风管道;送风机的出风口朝下,并与中立柱的内腔连通;中立柱的前侧壁下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左立柱的内腔顶端安装有左排风机,左排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固定贯穿于左立柱顶壁的左出风管道;左排风机的入风口朝下,并与左立柱的内腔连通,且左立柱的前侧壁下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上下等距离分布的左进风孔;右立柱的内腔顶端安装有右排风机,右排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固定贯穿于右立柱顶壁的右出风管道;右排风机的入风口朝下,并与右立柱的内腔连通,且右立柱的前侧壁下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上下等距离分布的右进风孔;
[0007]所述控制部分包括微控制器和固定嵌设于停车位前标线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左电动百叶帘的驱动电机、右电动百叶帘的驱动电机、送风机、左排风机、右排风机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中立柱的顶端部安装有与微控制器电连接的红外接近传感器。
[0009]进一步地,左立柱、中立柱、右立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地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沿左右方向布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孔排布为左右分布的两列,每列出风孔均包括若干个上下等
距离分布的出风孔;所述左进风孔开设于左立柱的前侧壁右下部;右进风孔开设于右立柱的前侧壁左下部。
[0012]进一步地,左电动百叶帘的百叶帘本体的前表面、右电动百叶帘的百叶帘本体的前表面均涂设有宣传图涂层。
[0013]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对停车位后的绿化植被有效防护,避免了绿化植被的损坏,降低了运营管理方面的成本,而且增设感应装置,能够在车辆离开后,取消尾气隔离,对绿化植被进行采光通风,以营造对绿化植被的保护环境,同时通过形成吹吸式空气幕的二次隔离功能,有效提升了防护效果,进一步的,带有公益宣传的功能,具有感应灵敏、运行可靠的优点,可适用于高速服务区绿化植被的防护。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布置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防护绿化植被时的状态参考图。
[0017]图中,1

停车位,2

绿化带,3

左立柱,4

中立柱,5

右立柱,6

左电动百叶帘,7

右电动百叶帘,8

送风机,9

出风孔,10

左排风机,11

左进风孔,12

右排风机,13

右进风孔,14

压力传感器,15

红外接近传感器,16

宣传图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高速服务区绿化带用围挡防护装置,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包括停车位1和设置于停车位1后侧的绿化带2;还包括主体部分与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于停车位1与绿化带2之间的中空的左立柱3、中立柱4、右立柱5,左立柱3与中立柱4之间设置有左电动百叶帘6,中立柱4与右立柱5之间设置有右电动百叶帘7;中立柱4的内腔顶端安装有送风机8,送风机8的进风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固定贯穿中立柱4顶壁的进风管道;送风机8的出风口朝下,并与中立柱4的内腔连通;中立柱4的前侧壁下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9;左立柱3的内腔顶端安装有左排风机10,左排风机10的出风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固定贯穿于左立柱3顶壁的左出风管道;左排风机10的入风口朝下,并与左立柱3的内腔连通,且左立柱3的前侧壁下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上下等距离分布的左进风孔11;右立柱5的内腔顶端安装有右排风机12,右排风机12的出风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固定贯穿于右立柱5顶壁的右出风管道;右排风机12的入风口朝下,并与右立柱5的内腔连通,且右立柱5的前侧壁下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上下等距离分布的右进风孔13;
[0019]如附图2所示,所述控制部分包括微控制器和固定嵌设于停车位1前标线的压力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4、左电动百叶帘6的驱动电机、右电动百叶帘7的驱动电机、送风机8、左排风机10、右排风机12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0020]本技术通过左电动百叶帘6、右电动百叶帘7的结构设计,将尾气与绿化植被隔离,同时能够在车辆离开后,取消尾气隔离,对绿化植被进行采光通风。通过送风机8、进风管道、出风孔9、左排风机10、左出风管道、左进风孔11、右排风机12、右出风管道、右进风孔13的组合结构设计,在车辆与绿化带2之间形成吹吸式空气幕,对车辆的尾气进行二次隔离。通过微控制器、压力传感器14的结构设计,能够对车辆是否进行停车位1进行识别,进而
控制左电动百叶帘6、右电动百叶帘7的开合。
[0021]工作时,车辆驶入停车位1,压力传感器14感应到车辆压力后实时向微控制器发出信号,微控制器实时向左电动百叶帘6的驱动电机、右电动百叶帘7的驱动电机、送风机8、左排风机10、右排风机12同步发出控制信号,一是控制左电动百叶帘6的驱动电机、右电动百叶帘7的驱动电机转动,使得左电动百叶帘6、右电动百叶帘7闭合,由此实现尾气与绿化植被的隔离;二是控制送风机8、左排风机10、右排风机12均开启,在送风机8的驱动下绿化带2上方的新鲜空气从进风管道进入,继而从出风孔9排出,吹向车辆与绿化带2之间的区域,通过加压送风降低车辆尾气的浓度;与此同时,在左排风机10的驱动下车辆与绿化带2之间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服务区绿化带用围挡防护装置,包括停车位(1)和设置于停车位(1)后侧的绿化带(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体部分与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于停车位(1)与绿化带(2)之间的中空的左立柱(3)、中立柱(4)、右立柱(5),左立柱(3)与中立柱(4)之间设置有左电动百叶帘(6),中立柱(4)与右立柱(5)之间设置有右电动百叶帘(7);中立柱(4)的内腔顶端安装有送风机(8),送风机(8)的进风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固定贯穿中立柱(4)顶壁的进风管道;送风机(8)的出风口朝下,并与中立柱(4)的内腔连通;中立柱(4)的前侧壁下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9);左立柱(3)的内腔顶端安装有左排风机(10),左排风机(10)的出风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固定贯穿于左立柱(3)顶壁的左出风管道;左排风机(10)的入风口朝下,并与左立柱(3)的内腔连通,且左立柱(3)的前侧壁下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上下等距离分布的左进风孔(11);右立柱(5)的内腔顶端安装有右排风机(12),右排风机(12)的出风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固定贯穿于右立柱(5)顶壁的右出风管道;右排风机(12)的入风口朝下,并与右立柱(5)的内腔连通,且右立柱(5)的前侧壁下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上下等距离分布的右进风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竹星郑方秦小超薛勇祁佳媚郭婷婷刘冠廷张向前桑铠王子尧吴琼张扬张晓景郝耿毅杨乔乔赵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