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96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导管且所述第一把手内部导管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把手内部导管的外径,所述主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导管的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修补工具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方便了医生操作,降低了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同时也降低了医师的学习曲线,便于临床推广。临床推广。临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

技术介绍

[0002]人类腹股沟疝主要发生在生命的两端,其中一端是儿童阶段。儿童疝发生概率在1%

5%之间。早产儿患病的风险增加,女性发病率为2%,男性为7%

30%。从出生至15岁的腹股沟疝的累积发病率在男性为6.62%,女性为0.74%。儿童疝,在规范的超高位结扎的报道中,复发率接近于零。因此,真正做到合理规范化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对儿童疝进行合理治疗的正确方法。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分开放性高位结扎手术和腔镜下的高位结扎手术。传统腹腔镜下的高位结扎为在腹腔镜钳辅助下的直针缝合高位结扎。而传统儿疝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所使用的工具是通过直针在腹腔镜钳辅助下完成的。缺点是直针腹膜外穿行过程中操作不方便,容易误伤或者误扎输精管,误伤血管引起腹膜外血肿。因操作不便,延长了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导管且所述第一把手内部导管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把手内部导管的外径,所述主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导管的锁紧螺母。
[0005]所述锁紧螺母的内部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导管上且所述密封圈的一端伸入到连接管内部。
[0006]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螺丝连接为一体。
[0007]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上均设有用于抓握的环形凹槽。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可在腔镜辅助下对儿童高位结扎,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方便了医生操作,降低了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同时也降低了医师的学习曲线,便于临床推广。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把手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把手端部的使用原理示意图。
[0012]如图所示:1、第一把手,2、第二把手,3、主体,4、导管,5、连接管,6、锁紧螺母,7、密封圈,8、第一壳体,9、第二壳体,10、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15]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结合附图1

附图2,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包括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所述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均包括主体3,所述主体3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导管4且所述第一把手1内部导管4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把手2内部导管4的外径,所述主体3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导管4的锁紧螺母6。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螺母6的内部设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套设在导管4上且所述密封圈7的一端伸入到连接管5内部,锁紧螺母6的转动能够推动密封圈7向连接管5内部移动,密封圈7受到挤压变形,从而对导管4起到一定的夹紧作用。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主体3的拆装,所述主体3包括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9,所述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9之间通过螺丝连接为一体。
[0020]所述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上均设有用于抓握的环形凹槽10。
[0021]结合附图3,本工具根据疝孔的形状可以通过调节两端锁紧螺母进行导管的更换,以适应疝孔。在腹腔镜的观察下,通过使用本工具一端的第一把手,在腹膜外,疝发生位置周围形成一个半环;然后使用本工具另一端的第二把手,在腹膜外,疝发生位置周围形成一个与第一把手导管连通的闭合环,建立一个缝合线材的通道。将疝修补专用线材通过第二把手端入线口通道先后进入两个导管,通过第二把手端出线口建立一个在腹膜外疝发生位置周围的缝合环,然后撤出疝修补工具,收紧缝合线,闭合疝孔,完成修补手术。
[0022]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所述第一把手(1)和第二把手(2)均包括主体(3),所述主体(3)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导管(4)且所述第一把手(1)内部导管(4)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把手(2)内部导管(4)的外径,所述主体(3)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导管(4)的锁紧螺母(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疝腹腔镜修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代智王朕清王立冬黄文广高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