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肠通便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肠通便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用于患者灌肠的工具主要由空心圆柱形“肛管”辅助完成。产品一般从上到下由“储液袋”(用于盛放灌肠药物)、“输液皮条”、“开关控制阀”、“连接口”(将输液皮条与肛管相连)、“肛管”等部件组成。
[0003]但该工具存在以下缺点:
[0004]①
对于灌肠后的患者,由于药物作用效果的有限性及灌肠范围的局限性,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长时间便秘,大便干燥硬结的小粪球在肛门处阻塞,往往灌肠后仍遗留有羊粪状硬结粪便,难以排除,如不能及时排出,将最终影响灌肠效果。
②
对于居家老人,尤其是长期便秘者,目前灌肠技术尚未家庭普及且操作相对繁琐,多为药物辅助通便治疗,然而老年人多半有肠道蠕动功能减退障碍(功能性便秘),即使通过药物软化大便,由于动力不行,仍难以顺利排出,甚者直接用“手”抠出,专业医生通过正规肛诊操作尚且可行,自行操作不仅不卫生,操作不当亦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
③ >对于因肠道息肉、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肠通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软管(3),空心软管(3)尾端与粪便收集室(11)接通,空心软管(3)内设有螺旋器(5),螺旋器(5)一端与驱动马达(8)的转动端连接,驱动马达(8)固定在粪便收集室(11)的外侧,驱动马达(8)通过控制其启动的开关按钮(13)与电源连接;空心软管(3)的管壁上设有多个与空心软管(3)内部相通的侧孔(1),空心软管(3)的管壁内设有多个药物输送管道,多个药物输送管道的一端分别与多个药物出口小孔(2)接通,多个药物输送管道的另一端均与一个药物接口(7)接通,药物出口小孔(2)分布于空心软管(3)头部的管壁表面,药物接口(7)设于空心软管(3)后部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通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软管(3)内的中间位置还设有防止粪便粪液反流的抗反流软膜(4),药物出口小孔(2)和侧孔(1)均设于抗反流软膜(4)远离粪便收集室(11)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通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按钮(13)设于粪便收集室(11)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肠通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软管(3)与粪便收集室(11)形成手枪型结构,开关按钮(13)设于粪便收集室(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军,江孙芳,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