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阑尾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
技术介绍
[0002]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是针对阑尾炎的主要病因,通过电子结肠镜对急性阑尾炎的阑尾腔进行插管、减压、逆行性阑尾造影、冲洗及放置支架引流等操作,安全、高效、微创地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保留阑尾功能、迅速缓解腹痛、并发症少、恢复快、医疗费用低等优势。ERAT术中冲洗是将造影导管成功插入阑尾腔后,用生理盐水及抗生素反复冲洗,此过程仅限于术中,时间较短,对于术后产生的炎症分泌物无法再次冲洗,ERAT术中放置支架虽可暂时解除阑尾管腔梗阻、引流炎症分泌物,但同样存在无法于术后继续冲洗阑尾腔的缺陷,导致阑尾炎复发可能,并且需要于术后2周行内镜下支架取出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负担。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CN 215023547 U公开了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包括柔性管体、冲洗孔、快换鲁尔接头和侧翼;管体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近端的头部为圆弧状结构,管体近端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冲洗孔,管体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包括注液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主管(3),所述排污主管(3)与注液管(1)相互贴合固定;所述注液管(1)的一端安装有接头(10),且通过接头(10)与注射器连接,注液管(1)的另一端安装有冲洗管(2);所述排污主管(3)的一端安装有排污子管(4),排污主管(3)的另一端安装有集液盒(5),所述集液盒(5)与集液架(6)连接,且位于集液架(6)的中心位置;所述集液架(6)的两侧分别设有注液球(7),所述冲洗管(2)依次贯穿两个注液球(7)的中心,且冲洗管(2)横穿在集液盒(5)和集液架(6)的内部;所述集液盒(5)、集液架(6)和两个注液球(7)共同安装有辅助排污机构(8),且辅助排污机构(8)可相对于冲洗管(2)旋转;所述排污主管(3)内转动设有转轴(12)和柔性螺旋叶片(13),转轴(12)远离集液盒(5)的一端延伸至排污主管(3)的外侧且安装有旋钮(11),转轴(12)靠近集液盒(5)的一端延伸至集液架(6)的中部且与辅助排污机构(8)实现联动,转动旋钮(11)可控制柔性螺旋叶片(13)和辅助排污机构(8)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盒(5)包括盒体,盒体固定在集液架(6)的中部,且盒体开设有集污口(51),盒体与排污主管(3)相互固定且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集液架(6)包括套管(61),套管(6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弧形片(62),套管(61)的外壁间隔固定有多个集液隔板(63),且集液隔板(6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片(62)的外壁固定;两个所述弧形片(62)的中心均开设有与套管(61)内部对应的通孔(64),所述集液盒(5)的盒体开设有与通孔(64)对应的转动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注液球(7)均以其球心为中心向外发散式开设有多个通道(9),所述冲洗管(2)依次延伸至两个注液球(7)的中心,且冲洗管(2)上开设有与通道(9)对应的出液孔(21);所述辅助排污机构(8)包括旋转管(81),旋转管(81)转动套设在冲洗管(2)的外侧,且旋转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梅,李茂芝,陈丽君,阎小艳,梁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