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驳船压载舱透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2831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驳船压载舱透气系统,涉及船舶建造领域,包括直角形的透气管,透气管包括位于左下方的水平管,以及位于右上方的竖直管;水平管左端连接于三通接头的右端开口,三通接头的上端透气,三通接头的下端开口连接于透气止回阀;竖直管的顶端连接于透气鹅颈头;水平管左端设置于浮箱压载舱内;竖直管设置于L型压载舱且竖直管顶端穿出于L型压载舱顶甲板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浮箱压载舱在压载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内较多空气无法排出从而可能产生较大背压的问题,避免了压载舱结构破损,进而避免了发生船舶破损沉船事故。进而避免了发生船舶破损沉船事故。进而避免了发生船舶破损沉船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驳船压载舱透气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驳船压载舱透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部分船舶或结构物等目标物无法下水,需要使用接驳船接驳后,在海水深度较深处下水或运送目标物至目标港口位置。压载舱透气系统是接驳船的重要系统之一,常规压载舱透气为在压载舱舱顶设置空气头进行透气,由于接驳船甲板面需要接驳目标物,并且无舷墙区域的压载舱将下潜至海水中,不能在甲板面设置空气头。该压载舱的透气管路需要船过其他压载舱,延着舷墙至浮箱最高点。但是,由于压载舱舱顶结构限制,透气管路布置在压载舱舱顶受限,将在压载舱舱顶1米高度空气无法排出,该部分空气将在压载过程中,形成较大背压,该背压一方面影响压载泵功力,另一方面将对舱内结构产生较大作用力,甚至造成压载舱结构破损,发生船舶破损沉船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驳船压载舱透气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接驳船压载舱透气系统,包括直角形的透气管,透气管包括位于左下方的水平管,以及位于右上方的竖直管;水平管左端连接于三通接头的右端开口,三通接头的上端透气,三通接头的下端开口连接于透气止回阀;竖直管的顶端连接于透气鹅颈头;
[0006]水平管左端设置于浮箱压载舱内;竖直管设置于L型压载舱且竖直管顶端穿出于L型压载舱顶甲板上方。
[0007]三通接头的上端开口连接于透气的异径接头
[0008]异径接头顶端与浮箱压载舱的浮箱甲板间距为异径接头距浮箱甲板高度 H1,水平管上表面与浮箱压载舱A的浮箱甲板C间距为水平管距浮箱甲板高度 H2,异径接头距浮箱甲板高度H1<水平管距浮箱甲板高度H2。
[0009]透气止回阀为浮球式止回阀。
[0010]浮箱压载舱与L型压载舱的分隔舱壁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套管。
[0011]水平管穿过于套管。
[0012]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浮箱压载舱在压载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内较多空气无法排出从而可能产生较大背压的问题,避免了压载舱结构破损,进而避免了发生船舶破损沉船事故。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示意图。
[0014]图中,1、透气止回阀,2、三通接头,3、异径接头,4、套管,5、透气鹅颈头,6、结构筋,
7、法兰,A、浮箱压载舱,B、L型压载舱,C、浮箱甲板, D、L型压载舱顶甲板,H1、异径接头距浮箱甲板高度,H2、水平管距浮箱甲板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描述。
[001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接驳船压载舱透气系统,包括直角形的透气管,透气管包括位于左下方的水平管,以及位于右上方的竖直管;水平管左端连接于三通接头2的右端开口,三通接头2的上端透气,三通接头2的下端开口连接于透气止回阀1;竖直管的顶端连接于透气鹅颈头5;
[0017]水平管左端设置于浮箱压载舱A内;竖直管设置于L型压载舱B且竖直管顶端穿出于L型压载舱顶甲板D上方。竖直管与透气鹅颈头5通过法兰7连接。
[0018]三通接头2的上端开口连接于透气的异径接头3。
[0019]异径接头距浮箱甲板高度H1<水平管距浮箱甲板高度H2。
[0020]透气止回阀1为浮球式止回阀。
[0021]浮箱压载舱A与L型压载舱B的分隔舱壁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套管4。
[0022]水平管穿过于套管4。
[0023]透气止回阀1的功能为:该透气止回阀1可设置为浮球式止回阀,当无海水从透气止回阀1下方顶起透气止回阀1内的浮球的时候,透气止回阀1是流通的;当有海水从透气止回阀1下方顶起透气止回阀1内的浮球的时候,透气止回阀1是关断的。
[0024]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浮箱压载舱A,在压载过程中,浮箱压载舱A将下潜至大海里,海水会进入浮箱压载舱A以及淹没浮箱甲板C上方,因此浮箱压载舱A 内的透气管不能安装在浮箱甲板C上,只能穿过L型压载舱B至L型压载舱顶甲板D上。
[0025]由于压载舱内的结构筋6影响,透气管的透气口距浮箱甲板C高度,即水平管距浮箱甲板高度H2相对较高,常规约1米左右,若无特殊装置,当海水上升时,该部分空气无法排出,若继续压载时,若该部分空气不排出,将对舱结构形成较大压力,轻则造成压载舱压力剧增,重者可能造成压载舱变形损坏发生沉船事故。
[0026]本专利技术中的透气止回阀1,当压载舱内的海水升至透气管时,由于浮球被顶起,海水无法进入透气管路,透气管路仍然具有透气功能,此时上方的气体可以通过异径接头3进入通气管,直到舱顶液面高度差为异径接头距浮箱甲板高度H1时,透气管路才不具有透气功能,此时海水会通过异径接头3进入透气管。异径接头距浮箱甲板高度H1高度相对较小,继续压载时,对压载舱的破坏较小。
[0027]当压载舱内海水排载时,舱内液面下降,当液面下降到透气止回阀1下方时,透气止回阀1流通,透气管内的海水可以通过透气止回阀1排至压载舱内,以保证透气管的透气功能。
[0028]在L型压载舱顶甲板D上设置透气鹅颈头5,空气可以至此排至大气中。常规设计需要设计为空气头,本设计方案中的透气鹅颈头5和透气止回阀1有效的代替了空气头功能,并解决了舱顶空气无法排出的特殊问题。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
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驳船压载舱透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形的透气管,所述透气管包括位于左下方的水平管,以及位于右上方的竖直管;所述水平管左端连接于三通接头(2)的右端开口,所述三通接头(2)的上端透气,所述三通接头(2)的下端开口连接于透气止回阀(1);所述竖直管的顶端连接于透气鹅颈头(5);所述水平管左端设置于浮箱压载舱(A)内;所述竖直管设置于L型压载舱(B)且所述竖直管顶端穿出于L型压载舱顶甲板(D)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驳船压载舱透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2)的上端开口连接于透气的异径接头(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接驳船压载舱透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径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大伟杨述闯郭兴鹍李志鹏王昆刘小鹏张振柱蓝玉刘春崔晓敏王吉祥王丽娜臧岩李中华骆雪于光超李嘉源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