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初伟莎专利>正文

折叠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69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0
公开了一种折叠车,包括:左前立柱组件、右前立柱组件、左后立柱组件、右后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中的每个设有轴向距离可以改变的顶端连接件和底端连接件;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的和所述右前立柱组件的顶端连接件和底端连接件分别相连的、且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能够折叠的前端折叠组件;后端折叠组件;左侧折叠组件;右侧折叠组件;能够在车架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同时折叠的底架组件。长度方向上同时折叠的底架组件。长度方向上同时折叠的底架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车


[0001]本申请涉及折叠车、特别是折叠车的可收放折叠车架。

技术介绍

[0002]折叠车具有广泛的使用场景。例如,折叠车在处于展开状态中能够帮助托运货物和/或甚至携带人员;当折叠车处于收纳状态时能够占用更小的体积,从而方便储运,例如置于家用汽车后备箱中。因此,特别是对家用折叠车的主要要求就是希望能够在收纳状态时尽可能占用小的空间但是在展开状态时尽可能地坚固且灵活易用,便于载人或者载物。
[0003]但是,这种针对不同状态的两种需求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因此,需要设计者设计出尽可能在多个方向上可以尽量收缩折叠但是在展开后足够坚固耐用的折叠车。
[0004]在设计折叠车时通常较少考虑车架底部的承重能力。然而,对于折叠车的承载容量而言,车架底部的承重力能力高低会显著地影响所收纳的物体量。此外,针对处于收纳状态的折叠车而言,通常还需要由使用者牵拉移动,因此考虑如何增加相应的结构设计来确保这种牵拉移动方便也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除此以外,折叠车的其它考虑因素例如承运人员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等也是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颖的折叠车,从而能够确保使用者方便地最小化体积收纳,同时展开使用时结构牢固、承重能力强,方便操作并且应用灵活。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车,所述折叠车具有车架,所述车架包括:
[0007]左前立柱组件、右前立柱组件、左后立柱组件、右后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中的每个设有轴向距离可以改变的顶端连接件和底端连接件;
[0008]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的和所述右前立柱组件的顶端连接件和底端连接件分别相连的、且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能够折叠的前端折叠组件;
[0009]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的和所述右后立柱组件的顶端连接件和底端连接件分别相连的、且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能够折叠的后端折叠组件;
[0010]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的和所述左后立柱组件的顶端连接件和底端连接件分别相连的、且在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上能够折叠的左侧折叠组件;
[0011]与所述右前立柱组件和所述右后立柱组件的顶端连接件和底端连接件分别相连的、且在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上能够折叠的右侧折叠组件;
[0012]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的、所述右前立柱组件的、所述左后立柱组件的、所述右后立柱组件的、所述前端折叠组件的、所述后端折叠组件的顶端连接件和底端连接件分别相连的并与所述左侧折叠组件、所述右侧折叠组件配合的、能够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同时折叠的底架组件;
[0013]所述左前立柱组件、所述右前立柱组件、所述左后立柱组件、所述右后立柱组件中
的每个包括伸缩杆组件,所述伸缩杆组件包含内杆以及中空设计的外杆,所述内杆以沿着轴向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杆中,相应的顶端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内杆的上端,并且相应的底端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外杆的下端,并且在所述折叠车被折叠收纳的过程中各所述底端连接件相对于对应的立柱组件的轴向长度位置不变。由于各所述底端连接件在车架折叠的过程中轴向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提高了车架整体的牢固性以及承载能力。
[0014]可选地,所述前端折叠组件包括:
[0015]可折叠的上连接梁,其由两个彼此铰接的左右连接梁区段构成,其中左连接梁区段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上横杠和一斜拉杆,该上横杠还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的顶端连接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并且该斜拉杆还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的底端连接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右连接梁区段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上横杠和一斜拉杆,该上横杠还与所述右前立柱组件的顶端连接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并且该斜拉杆还与所述右前立柱组件的底端连接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
[0016]位于所述上连接梁下方的底座;
[0017]第一底支撑梁和第二底支撑梁,所述第一底支撑梁和所述第二底支撑梁各自具有彼此在所述上连接梁与所述底座之间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端部;以及相反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底支撑梁的第二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右前立柱组件的底端连接件,并且所述第二底支撑梁的第二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的底端连接件;
[0018]第一底连接梁和第二底连接梁,所述第一底连接梁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支撑梁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二底连接梁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支撑梁与所述底座之间;
[0019]第一下横杆和第二下横杆,所述第一下横杆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支撑梁与所述右前立柱组件的相对于其外杆能够直线滑动的滑环之间,所述第二下横杆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支撑梁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的相对于其外杆能够直线滑动的滑环之间。前端折叠组件的这种杆件连接结构设计确保了在两个立柱组件之间形成多个对称分布的三角形连接结构。这些三角形连接结构能够确保在前端折叠组件的展开状态下其结构牢固性。
[0020]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特征A连接于特征B与特征C之间意味着该特征A位于特征B与特征C之间并且与特征B和特征C同时相连。
[0021]可选地,所述后端折叠组件包括:
[0022]可折叠的上连接梁,其由两个彼此铰接的左右连接梁区段构成,其中左连接梁区段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上横杠和一斜拉杆,该上横杠还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的顶端连接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并且该斜拉杆还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的底端连接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右连接梁区段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上横杠和一斜拉杆,该上横杠还与所述右后立柱组件的顶端连接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并且该斜拉杆还与所述右后立柱组件的底端连接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
[0023]位于所述上连接梁下方的底座;
[0024]第一底支撑梁和第二底支撑梁,所述第一底支撑梁和所述第二底支撑梁各自具有彼此在所述上连接梁与所述底座之间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端部;以及相反的第
二端部,所述第一底支撑梁的第二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右后立柱组件的底端连接件,并且所述第二底支撑梁的第二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的底端连接件;
[0025]第一底连接梁和第二底连接梁,所述第一底连接梁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支撑梁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二底连接梁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支撑梁与所述底座之间;
[0026]第一下横杆和第二下横杆,所述第一下横杆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支撑梁与所述右后立柱组件的相对于其外杆能够直线滑动的滑环之间,所述第二下横杆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支撑梁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的相对于其外杆能够直线滑动的滑环之间。与前端折叠组件类似,后端折叠组件的这种杆件连接结构设计确保了在两个立柱组件之间形成多个对称分布的三角形连接结构。这些三角形连接结构能够确保在后端折叠组件的展开状态下其结构牢固性。
[0027]可选地,所述左侧折叠组件包括中间伸缩杆组件以及与该中间伸缩杆组件的相反两端同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的第一交叉杆组件和第二交叉杆组件,
[0028]所述中间伸缩杆组件包括内杆以及套设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车(100),所述折叠车(100)具有车架(110),所述车架(110)包括:左前立柱组件(1110FL)、右前立柱组件(1110FR)、左后立柱组件(1110RL)、右后立柱组件(1110RR),所述立柱组件中的每个设有轴向距离可以改变的顶端连接件(1113)和底端连接件(1114或1114');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1110FL)的和所述右前立柱组件(1110FR)的顶端连接件(1113)和底端连接件(1114)分别相连的、且在所述车架(110)的宽度方向上能够折叠的前端折叠组件(1130F);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1110RL)的和所述右后立柱组件(1110RR)的顶端连接件(1113)和底端连接件(1114')分别相连的、且在所述车架(110)的宽度方向上能够折叠的后端折叠组件(1130R);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1110FL)的和所述左后立柱组件(1110RL)的顶端连接件(1113)和底端连接件(1114或1114')分别相连的、且在所述车架(110)的长度方向上能够折叠的左侧折叠组件(1120L);与所述右前立柱组件(1110FR)和所述右后立柱组件(1110RR)的顶端连接件(1113)和底端连接件(1114或1114')分别相连的、且在所述车架(110)的长度方向上能够折叠的右侧折叠组件(1120R);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1110FL)的、所述右前立柱组件(1110FR)的、所述左后立柱组件(1110RL)的、所述右后立柱组件(1110RR)的底端连接件(1114或1114')、所述前端折叠组件(1130F)、所述后端折叠组件(1130R)分别相连的、并与所述左侧折叠组件(1120L)、所述右侧折叠组件(1120R)配合的、能够在所述车架(110)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同时折叠的底架组件(1140);所述左前立柱组件(1110FL)、所述右前立柱组件(1110FR)、所述左后立柱组件(1110RL)、所述右后立柱组件(1110RR)中的每个包括伸缩杆组件,所述伸缩杆组件包含内杆(1112)以及中空设计的外杆(1111),所述内杆(1112)以沿着轴向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杆(1111)中,相应的顶端连接件(1113)固定于所述内杆(1112)的上端,并且相应的底端连接件(1114或1114')固定于所述外杆(1111)的下端,并且在所述折叠车(100)被折叠收纳的过程中各所述底端连接件(1114或1114')相对于对应的立柱组件的轴向长度位置不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折叠组件(1130F)包括:可折叠的上连接梁(1131),其由两个彼此铰接的左右连接梁区段(1131a、1131b)构成,其中左连接梁区段(1131b)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上横杠(1132b)和一斜拉杆(1133b),该上横杠(1132b)还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1110FL)的顶端连接件(1113)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并且该斜拉杆(1133b)还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1110FL)的底端连接件(1114)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右连接梁区段(1131a)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上横杠(1132a)和一斜拉杆(1133a),该上横杠(1132a)还与所述右前立柱组件(1110FR)的顶端连接件(1113)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并且该斜拉杆(1133a)还与所述右前立柱组件(1110FR)的底端连接件(1114)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位于所述上连接梁(1131)下方的底座(1134);第一底支撑梁(1135a)和第二底支撑梁(1135b),所述第一底支撑梁(1135a)和所述第
二底支撑梁(1135b)各自具有彼此在所述上连接梁(1131)与所述底座(1134)之间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端部;以及相反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底支撑梁(1135a)的第二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右前立柱组件(1110FR)的底端连接件(1114),并且所述第二底支撑梁(1135b)的第二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1110FL)的底端连接件(1114);第一底连接梁(1137a)和第二底连接梁(1137b),所述第一底连接梁(1137a)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支撑梁(1135a)与所述底座(1134)之间,所述第二底连接梁(1137b)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支撑梁(1135b)与所述底座(1134)之间;第一下横杆(1136a)和第二下横杆(1136b),所述第一下横杆(1136a)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支撑梁(1135a)与所述右前立柱组件(1110FR)的相对于其外杆(1111)能够直线滑动的滑环(1118)之间,所述第二下横杆(1136b)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支撑梁(1135b)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1110FL)的相对于其外杆(1111)能够直线滑动的滑环(111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折叠组件(1130R)包括:可折叠的上连接梁(1131),其由两个彼此铰接的左右连接梁区段(1131a、1131b)构成,其中左连接梁区段(1131b)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上横杠(1132b)和一斜拉杆(1133b),该上横杠(1132b)还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1110RL)的顶端连接件(1113)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并且该斜拉杆(1133b)还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1110RL)的底端连接件(1114')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右连接梁区段(1131a)以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上横杠(1132a)和一斜拉杆(1133a),该上横杠(1132a)还与所述右后立柱组件(1110RR)的顶端连接件(1113)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并且该斜拉杆(1133a)还与所述右后立柱组件(1110RR)的底端连接件(1114')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位于所述上连接梁(1131)下方的底座(1134);第一底支撑梁(1135a)和第二底支撑梁(1135b),所述第一底支撑梁(1135a)和所述第二底支撑梁(1135b)各自具有彼此在所述上连接梁(1131)与所述底座(1134)之间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端部;以及相反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底支撑梁(1135a)的第二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右后立柱组件(1110RR)的底端连接件(1114'),并且所述第二底支撑梁(1135b)的第二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1110RL)的底端连接件(1114');第一底连接梁(1137a)和第二底连接梁(1137b),所述第一底连接梁(1137a)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支撑梁(1135a)与所述底座(1134)之间,所述第二底连接梁(1137b)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支撑梁(1135b)与所述底座(1134)之间;第一下横杆(1136a)和第二下横杆(1136b),所述第一下横杆(1136a)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支撑梁(1135a)与所述右后立柱组件(1110RR)的相对于其外杆(1111)能够直线滑动的滑环(1118)之间,所述第二下横杆(1136b)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支撑梁(1135b)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1110RL)的相对于其外杆(1111)能够直线滑动的滑环(1118)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折叠组件(1120L)包括中
间伸缩杆组件(1121)以及与该中间伸缩杆组件(1121)的相反两端同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的第一交叉杆组件(1122)和第二交叉杆组件(1123),所述中间伸缩杆组件(1121)包括内杆(1121b)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杆(1121b)上以相对于其能够直线移动的外管(1121a),所述内杆(1121b)的下端限定与所述第一交叉杆组件(1122)和所述第二交叉杆组件(1123)铰接的一端,所述外管(1121a)的上端限定与所述第一交叉杆组件(1122)和所述第二交叉杆组件(1123)铰接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交叉杆组件(1122)包括彼此交叉的第一杆(1122a)和第二杆(1122b),并且所述第一杆(1122a)和所述第二杆(1122b)在交叉处彼此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杆组件(1122)的第一杆(1122a)具有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1110FL)的顶端连接件(1113)的第一端以及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中间伸缩杆组件(1121)的相反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交叉杆组件(1122)的第二杆(1122b)具有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左前立柱组件(1110FL)的底端连接件(1114)的第一端以及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中间伸缩杆组件(1121)的相反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交叉杆组件(1123)包括彼此交叉的第一杆(1123a)和第二杆(1123b),并且所述第一杆(1123a)和所述第二杆(1123b)在交叉处彼此铰接,所述第二交叉杆组件(1123)的第一杆(1123a)具有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1110RL)的顶端连接件(1113)的第一端以及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中间伸缩杆组件(1121)的相反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交叉杆组件(1123)的第二杆(1123b)具有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左后立柱组件(1110RL)的底端连接件(1114')的第一端以及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中间伸缩杆组件(1121)的相反的第二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折叠组件(1120R)包括中间伸缩杆组件(1121)以及与该中间伸缩杆组件(1121)的相反两端同时以铰接的方式连接的第一交叉杆组件(1122)和第二交叉杆组件(1123),所述右侧折叠组件(1120R)的中间伸缩杆组件(1121)包括内杆(1121b)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杆(1121b)上以相对于其能够直线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伟莎
申请(专利权)人:初伟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