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器、换热器组件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249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液器、换热器组件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其中分液器,包括:分液头,与分液头连接的多条节流分路,每一条节流分路包含多条相互并联且流程长度不同的节流支路,以及设置在每一条节流支路的进口处的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可靠、适应性强,能够有效解决制冷、化霜等方面不均匀的问题,而且配合温度传感器还能够识别分液不均、温度不均的蒸发器流路,自动调节这些流路的分液毛细管长度,以此来达到分液均匀的目的。以此来达到分液均匀的目的。以此来达到分液均匀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液器、换热器组件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液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分液器,以及采用该分液器的换热器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蒸发器作为压缩制冷四大件之一,在空调系统中承担冷热湿负荷的处理工作。翅片换热器是常用蒸发器的一种,因其结构简单、换热良好而被广泛应用。商用制冷翅片蒸发器大都尺寸大、流路多,加之风道截面变化,往往使得每个流路冷媒分配不均、送风风速不均,进而导致蒸发器每个流路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换热效率低下,影响整机性能,甚至可能造成蒸发器冻裂;另一方面使得结霜化霜不均匀,造成局部化霜困难的问题。在结构限制的情况下,最常用的方法是配备不同长度的蒸发器分液毛细管来调节分液不均问题。
[0003]然而蒸发器结构或者系统参数一但发生变动,不同流路的温度会随即变化,此时需要重新匹配毛细管,特别是多级蒸发器串联的制冷系统,若前面蒸发器参数任一变动,全部系统的分液毛细管都需要重新匹配,费时费力。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 107062713 B的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分液组件及其空调器,通过在集液口设置气液分离器,控制进入换热器分液管的气液混合比例来控制分液不均。但是该方法只适用于分液流路少的小型机组,且需要设置多个气液分离器,占用大量空间,在可靠性、成本等方面均有明显劣势。
[0005]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 101694361 A的现有专利公开了用于制冷系统的干式蒸发器的均液机构,通过在蒸发器的管箱侧进液口与换热管之间安装均液机构,避免分液不均问题。此方法只能调节分液量,无法保证分液温度均匀,且适应性差,蒸发器参数或所在环境发生变化,分液结构就不能达到效果。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分液器使得每一条节流分路中冷媒流经的长度可调节,从而使得各分液管路的温度可调节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液器的各节流分路当中的温度不可单独调整的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分液器、换热器组件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分液器,包括:分液头,与分液头连接的多条节流分路,每一条节流分路包含多条相互并联且流程长度不同的节流支路,以及设置在每一条节流支路的进口处的控制阀。
[0009]进一步,所述节流分路包括至少一条缠绕成具有至少一个流程环的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
[0010]进一步,所述节流分路包括两条节流支路,其中一条节流支路为所述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另一条节流支路为直管支路。
[0011]进一步,所述节流分路的流程包括三级流程,从上到下分别为:导通所述螺旋管状
的节流支路且关闭所述直管支路的第一级流程,导通所述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以及所述直管支路的第二级流程,导通所述直管支路且关闭所述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的第三级流程。
[0012]进一步,所述节流分路为毛细管。
[0013]进一步,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
[001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与所述换热器的各换热管的出口端一一连接的连接管,将所述连接管内的冷媒汇集在一起的集汇管,以及上述技术方案的分液器,所述分液器的节流分路与所述换热器的各换热管的进口端一一连接。
[0015]进一步,还包括感温装置;每一个所述感温装置检测一组换热管的出口端的冷媒温度。
[0016]进一步,所述一组换热管包括至少一根换热管。
[0017]进一步,所述换热器组件为蒸发器组件。
[001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空调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001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述换热器组件的控制方法,包括:
[0020]获取所述蒸发器组件的各感温装置检测的对应的换热管出口的温度;
[0021]根据各感温装置检测的温度计算温度平均值;
[0022]若所述换热管出口的温度与所述温度平均值的差值超过预设范围,则对所述换热管对应的分液器的控制阀进行控制,使得所述换热管出口的温度与所述温度平均值的差值满足预设范围。
[0023]进一步,若所述换热管出口的温度与所述温度平均值的差值小于预设范围,判断所述换热管对应的节流分路的当前流程是否为最高一级流程,若不是,则向上调高一级流程。
[0024]进一步,若所述换热管出口的温度与所述温度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范围,判断所述换热管对应的节流分路的当前流程是否为最低一级流程,若不是,则向下调低一级流程。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分液器的节流分路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分液器的每条节流分路的流程长度可调整,从而使得分液器的每条节流分路的温度可单独调节,通过自动调节分液器的节流分路的流程,解决蒸发器流路分液不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组件的调节适应性强,不受蒸发器结构、运行参数变化影响。由于温度可以保持均匀性,因而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在结霜时也可以达到化霜均匀的效果,解决局部结霜严重问题。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节流分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主要控制流程图。
[0030]附图说明:
[0031]1、节流分路;11、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12、直管支路;13、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2、分液头;3、液管;4、换热器;5、感温装置;6、连接管;7、集汇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专利技术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3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分液器,包括分液头2和连接分液头2一端的多条节流分路1,连接分液头2另一端的液管3。
[0035]每一条节流分路1包含多条节流支路,每一条节流分路1的节流支路之间相互并联,并且每一条节流分路1的多条节流支路的长度都不同,即每一条节流分路1的各节流支路的流程长度均不同,每一条节流支路的进口处还设有控制阀。本专利技术通过可调节流程长度的分液器,使得与分液器的每条节流分路1连接的管路中的冷媒温度变得可调节,从而来实现与各节流分路1连接的管路的温度的调节。
[0036]在一个实施例中,节流分路1包括至少一条缠绕成具有至少一个流程环的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11。通过将流程较长的节流支路缠绕成螺旋管状,使得在对应的投影面上流程不一样的多条节流支路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液器,包括:分液头,与分液头连接的多条节流分路,其特征在于,每一条节流分路包含多条相互并联且流程长度不同的节流支路,以及设置在每一条节流支路的进口处的控制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分路包括至少一条缠绕成具有至少一个流程环的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分路包括两条节流支路,其中一条节流支路为所述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另一条节流支路为直管支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分路的流程包括三级流程,从上到下分别为:导通所述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且关闭所述直管支路的第一级流程,导通所述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以及所述直管支路的第二级流程,导通所述直管支路且关闭所述螺旋管状的节流支路的第三级流程。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分路为毛细管。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7.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与所述换热器的各换热管的出口端一一连接的连接管,将所述连接管内的冷媒汇集在一起的集汇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液器,所述分液器的节流分路与所述换热器的各换热管的进口端一一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航李阳安亚洲黄洪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