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2438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包括牵引结构和拉拔结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内绕组活塞、外电磁线圈、直线导轨和夹具;所述拉拔结构包括夹爪、电磁阀和眼模;所述内绕组活塞、外电磁线圈均套在直线导轨上,且外电磁线圈套设于内绕组活塞外部,且所述外电磁线圈通过夹具固定在直线导轨上,所述内绕组活塞内设有内电磁线圈;眼模设于直线导轨一侧,夹爪固定安装于内绕组活塞上,而夹爪与电磁阀连接,钨丝穿过眼模模具后通过夹爪固定夹紧,通过电磁阀控制夹爪的开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针对在线加热塔轮式的滑差拉拔的现有技术,解决塔轮式滑差拉拔存在塔轮与金属细丝之间的滑动摩擦带来的缺陷。轮与金属细丝之间的滑动摩擦带来的缺陷。轮与金属细丝之间的滑动摩擦带来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钨合金极细丝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强度金属丝主要应用机械丝绳、切割线、强化丝等领域,高强度金属丝主要有高碳钢丝、钨丝等,但现有的高强度金属丝的抗拉强度仍较低(例如,直径为0.035mm的高强度金属丝的抗拉强度一般在4800MPa以下),强度无法满足微型丝绳、金刚石切割、工业耐弯曲线束等领域的需求,给相关领域应用带来瓶颈。
[0003]而高强钨合金极细丝在制造防切割织物、单晶硅切割丝、曝光灯丝、精密丝网印刷等行业应用广泛,高强钨合金极细丝可以显著的提升线锯的力学性能,在提升拉拔极限的同时,也可以件烧拉拔断线几率,从而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硅片切割用线锯产品。
[0004]目前制备钨合金极细丝的传统方法为在线加热塔轮式滑差拉拔,该方法对同轴塔轮的表面硬度、粗糙度、圆度要求极高,即使这样,在拉拔高硬度钨合金时仍然容易出现塔轮表面磨损而导致钨合金极细丝出现表面缺陷,从而使钨合金极细丝拉伸强度难以达到4300MPa以上,极大限制了该材料的应用范围。此外,塔轮式拉拔由于滑动摩擦,容易出现频繁断丝,极大限制了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针对在线加热塔轮式的滑差拉拔的现有技术,解决塔轮式滑差拉拔存在塔轮与金属细丝之间的滑动摩擦带来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包括牵引结构和拉拔结构,r/>[0007]所述牵引结构包括内绕组活塞、外电磁线圈、直线导轨和夹具;
[0008]所述拉拔结构包括夹爪、电磁阀和眼模;
[0009]所述内绕组活塞、外电磁线圈均套在直线导轨上,且外电磁线圈套设于内绕组活塞外部,且所述外电磁线圈通过夹具固定在直线导轨上,所述内绕组活塞内设有内电磁线圈;
[0010]眼模设于直线导轨一侧,夹爪固定安装于内绕组活塞上,而夹爪与电磁阀连接,钨丝穿过眼模模具后通过夹爪固定夹紧,通过电磁阀控制夹爪的开合;
[0011]通过给内电磁线圈和外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内绕组活塞在直线导轨的方向上移动,到达直线导轨的限位后,将外绕组线圈的电流正负极反接,从而产生相反的磁场,使得电磁阀又反方向回到原位。
[0012]进一步,所述夹具为一圆柱型壳体,直线导轨轴向穿过夹具,直线导轨的两端延伸至夹具外部,且夹具与直线导轨固定连接,内绕组活塞、外电磁线圈均套设在夹具内;
[0013]所述夹具的上端沿轴向方向开有长条形的滑槽,夹爪穿过该滑槽并在滑槽内水平移动。
[0014]进一步,所述夹爪为气动夹爪,且该气动夹爪通过一连接柱固定安装于内绕组活塞上,连接柱穿过夹具的滑槽,而气动夹爪设于夹具外部。
[0015]进一步,所述外电磁线设有N圈,且N圈外电磁线自夹具内部一端分布至夹具内部另一端,而外电磁线的两端端头均穿过夹具延伸至夹具外部。
[0016]进一步,所述直线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0017]进一步,所述内电磁线圈设有n圈,且n圈内电磁线圈缠绕在内绕组活塞上,而电磁线圈的两端端头均穿过内绕组活塞和滑槽延伸至夹具外部。
[0018]进一步,所述气动夹爪包括卡盘和两个夹头,所述卡盘呈半框形,两个夹头安装于卡盘内,两个夹头形成夹持空间,两个夹头对钨合金丝进行夹持。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装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是一种电磁直驱无滑差拉拔钨合金极细丝的装置,牵引装置的主体是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包括内绕组活塞和外绕组线圈,内绕组活塞套在直线导轨上,外绕组线圈用夹具固定。通过给内电磁线圈和外电磁线圈,使其产生磁场,内绕组活塞在直线导轨的方向上移动,到达限位后,将外绕组线圈的电流正负极反接,从而产生相反的磁场,使得电磁阀又反方向回到原位。通过使用电磁线圈的磁力驱动和正负极反接的方法,使得固定在内绕组活塞上的气动夹爪产生直线往复运行,将钨丝穿过眼模模具后使用气动夹爪固定夹紧,通过电磁阀控制气动夹爪的开合。
[0020]气动夹爪固定在内绕组活塞上,当内绕组活塞在内外电磁圈的磁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时,在电磁阀的作用下气动夹爪为夹紧钨合金细丝的状态,并且随着牵引装置的牵引将钨合金细丝向外拖拽,通过模具实现钨合金细丝的拉丝。当到达限位后气动夹爪松开再反方向回到原始起点。
[0021]通过气动夹爪的开合和气动夹爪在滑槽内的往复运动实现金属钨合金细丝通过模具后的拉拔,从而得到高强度钨合金细丝。通过电磁驱动拉拔的方法避免了滑动摩擦,降低细丝表面缺陷,并且可以拉拔力可通过线径进行动态控制,从而降低断丝概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的剖视图。
[0025]上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
[0026]夹具1,滑槽101,直线导轨2,限位环3,眼模4,连接柱5,气动夹爪6,卡盘601,夹头602,电磁阀7,外电磁线圈8,内绕组活活塞9,内电磁线圈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9]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0]参照图1

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31]目前制备钨合金极细丝的传统方法为在线加热塔轮式滑差拉拔,塔轮与铜包钢线之间的滑动就越大,塔轮表面磨损也就越严峻,这种滑动的不平均性会缩短塔轮的使用寿命,因此要考虑一个累积滑动效应,它是从成品模开始向进线方向以连乘方式传播和累积,道次越前,打滑越大,磨损越严峻,同时道次越前,线径越粗,拉拔负荷越大,功率损耗也越大,线材与塔轮之间损伤也越严峻,导致塔轮磨出沟槽,或者在拉拔时线材抛起带动模具晃动,线材受力不平均,泛起竹节状或断开。
[0032]该技术的缺点主要在于塔轮式滑差拉拔存在塔轮与金属细丝之间的滑动摩擦,这种滑动摩擦主要带来三个缺陷:
[0033](1)提高成本:为降低塔轮与金属细丝之间的滑动摩擦,增加了对同轴塔轮的表面硬度、粗糙度、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结构和拉拔结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内绕组活塞、外电磁线圈、直线导轨和夹具;所述拉拔结构包括夹爪、电磁阀和眼模;所述内绕组活塞、外电磁线圈均套在直线导轨上,且外电磁线圈套设于内绕组活塞外部,且所述外电磁线圈通过夹具固定在直线导轨上,所述内绕组活塞内设有内电磁线圈;眼模设于直线导轨一侧,夹爪固定安装于内绕组活塞上,而夹爪与电磁阀连接,钨丝穿过眼模模具后通过夹爪固定夹紧,通过电磁阀控制夹爪的开合;通过给内电磁线圈和外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内绕组活塞在直线导轨的方向上移动,到达直线导轨的限位后,将外绕组线圈的电流正负极反接,从而产生相反的磁场,使得电磁阀又反方向回到原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为一圆柱型壳体,直线导轨轴向穿过夹具,直线导轨的两端延伸至夹具外部,且夹具与直线导轨固定连接,内绕组活塞、外电磁线圈均套设在夹具内;所述夹具的上端沿轴向方向开有长条形的滑槽,夹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张瑜宫晓博李淼李晋宇石锦柳潜力蔡豪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