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2316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蝶阀领域,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通过将蝶板上的固定式密封圈替换为可调节的密封气囊,只需对密封气囊进行充放气即可实现密封气囊的密封和非密封作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在进行打开和闭合蝶板操作之前,均使得密封气囊处于变瘪状态,可避免启闭蝶板转动过程中对密封气囊造成的磨损,能够大大延长该密封气囊的使用寿命,通过在蝶板的圆周侧端设置收纳槽,以及在密封气囊的相对两侧设置弹性的防护环,在蝶板打开状态下,密封气囊收纳于收纳槽中,防护环挡在密封气囊外侧,对密封气囊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防止通过的流体直接冲击密封气囊。止通过的流体直接冲击密封气囊。止通过的流体直接冲击密封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蝶阀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动蝶阀是由气动执行器和蝶阀组成。气动蝶阀是用随阀杆转动的圆形蝶板做启闭性,以实现启用动作的气动阀门,主要做截断阀使用,亦可设计成具有调节或断阀兼调节的功能,蝶阀在低压大中口径管道上的使用越来越多。气动蝶阀的原理在于,气动蝶阀搭配YT定位器使用,YT定位器是一种从控制器中接收4

20mA的直流电流信号,并向气动执行机构输送空气来控制阀门位置的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控制三通阀中流体的流通,一般设置两个蝶阀,两个蝶阀分别控制其中两个管道的启闭,蝶阀利用其圆形蝶板周侧的密封圈实现管道的截流,蝶板密封圈在随阀杆转动过程中,会与蝶壳内壁频繁发生滑动摩擦,造成密封圈磨损,导致密封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及其使用方法,它可以能够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包括阀体(1)、控制机构(2)和气动执行器(3),所述控制机构(2)、气动执行器(3)和阀体(1)依次连接,且控制机构(2)通过导气管一(4)向气动执行器(3)中输送空气以调节阀体(1)的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阀壳(101)、蝶板(102)和阀杆(103);所述蝶板(102)位于阀壳(101)的内侧,所述阀杆(103)的上端与气动执行器(3)相连接,所述阀杆(103)的下端活动贯穿阀壳(101),并与蝶板(102)的侧端相固定,所述蝶板(102)的圆周侧套设有密封气囊(104);所述阀杆(103)的内侧设置有导气孔(117),所述控制机构(2)通过导气管二(5)连接阀杆(103)远离气动执行器(3)的端部,且导气管二(5)与导气孔(117)相连通,所述阀杆(103)的侧壁设置有与导气孔(117)相连通的气孔一(106),所述蝶板(102)上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气孔一(106)相对应的气孔二(109),所述蝶板(102)沿其半径方向上圆周阵列有多个与气孔二(109)相连通的导气通道(108),所述密封气囊(104)上固定贯穿有固定管(110),所述固定管(110)固定插接于导气通道(108)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102)的圆周侧端设置有与密封气囊(104)相适配的收纳槽(105),所述阀壳(101)的内壁和收纳槽(105)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1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二(5)上连接有漏气检测球(6),所述漏气检测球(6)包括弹性球囊和硬质透明球壳,所述弹性球囊与导气管二(5)固定连通,所述硬质透明球壳套设于弹性球囊的外侧,并与导气管二(5)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球囊的颜色不同于周侧其他结构的颜色,且弹性球囊的表面涂覆有荧光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气囊(104)的外圈部分设置有加厚层(118),且加厚层(118)与密封气囊(104)为一体化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筒式正三通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102)靠近阀杆(103)的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一(107),所述密封圈一(107)环绕于气孔二(109)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锋蔡逸潭周晶莹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达科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