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226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外科护理装置不便调节,存在局限性的缺点,包括床体以及转轴安装于床体上方的坐立板,所述坐立板的两端内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平行设置的大行程间距调节杆,所述大行程间距调节杆的两端外侧均套设有连接块,其通过连接块螺栓固定有两根与大行程间距调节杆垂直设置的两个背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针对背部进行大行程间距调节,以便适应腰椎偏移弯曲患者进行支撑调节,也可进行小行程间距调节,以便对顶球进行微调,保证每个点都能对患者的腰椎关节进行支撑,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尤其涉及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至理名言是对医疗实践的科学总结,一些外科手术后,病人会失去自理能力,此时对病人的护理还包括帮助病人活动,一些刚刚手术的病人回到病床后,自身不能使力运动,甚至连从床上坐起的能力都没有,医院的病床通常设置有摇杆,可以将床头摇起,帮助病人坐起。
[0003]中国专利技术CN201911256134.9公开了一种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包括床体和设在床体上的坐立板,所述坐立板包括固定板板和可以摇起的活动板。该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脊柱杆在冲气囊的作用下进行弯曲度调整,使弯曲度最终贴合人体的腰椎弧度,在护理病人坐起时,有效支撑腰椎,在护理不能自理且卧床较久的病人时,利用脊柱杆和肩带使病人处于坐立状态,其背部露出面积较大,便于护理人员对背部进行按摩和清洁,同时增加冲气囊内气压,通过脊柱微微将病人顶起,减少病人的背部以及臀部和病床之间的压力,促进背部和臀部的血液流动,增加病人需要按摩的时间间隔。
[0004]但是该设备存在局限性,首先人体的腰椎随年龄的增长,腰椎关节之间的间隔不同,曲度不同,其次对于一些有待腰椎矫正的病患来说,他们的腰椎是病理性的,存在偏移侧弯,因而导致不适用本护理装置进行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外科护理装置不便调节,存在局限性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包括床体以及转轴安装于床体上方的坐立板,所述坐立板的两端内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平行设置的大行程间距调节杆,所述大行程间距调节杆的两端外侧均套设有连接块,其通过连接块螺栓固定有两根与大行程间距调节杆垂直设置的两个背板;所述背部的底部内侧活动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端部上方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背板一侧外部的小行程间距调节杆,所述小行程间距调节杆的外部套设有横向伸缩杆,所述横向伸缩杆的端部上方设置有与其垂直设置的立架,所述立架的端部通过轴承连接有端部贯穿并延伸至横向伸缩杆内部的转杆,所述横向伸缩杆的端部内侧还通过轴承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小行程间距调节杆端部外侧的高度调节杆,所述转杆的顶部外侧螺纹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背板顶部外侧的纵向伸缩杆,其通过纵向伸缩杆套接固定有顶球。
[0007]优选的,两所述大行程间距调节杆的端部外侧均套接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的外部绕设有同步带。
[0008]优选的,所述大行程间距调节杆的两端表面分别设有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其两端的连接块内壁分别开设有与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啮合的螺纹槽。
[0009]优选的,所述背板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
[0010]优选的,所述小行程间距调节杆的端部焊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横向伸缩杆的内壁开设有与其表面螺纹对应的螺纹槽。
[0011]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端部外侧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杆位于横向伸缩杆内部一端外侧套接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
[0012]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顶部以及立架的内壁分别焊接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横向伸缩杆以及纵向伸缩杆的端部外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的导槽。
[0013]优选的,所述坐立板的两端表面设置有覆盖在背板顶部的靠垫,所述靠垫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气囊。
[0014]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端部与背板的一侧表面通过锁紧螺栓固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针对背部进行大行程间距调节,以便适应腰椎偏移弯曲患者进行支撑调节,也可进行小行程间距调节,以便对顶球进行微调,保证每个点都能对患者的腰椎关节进行支撑,实用性强;2、本专利技术还可调节各顶球之间的间距,以针对不同年龄段腰椎关节间距不同进行调节,适应性更强;3、本专利技术还可调节各顶球的高度,根据患者腰椎的生理曲线进行调节,并且能够在后续的纠正护理过程中进行矫正调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的坐立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的坐立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的背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床体;2、坐立板;3、靠垫;4、缓冲气囊;5、大行程间距调节杆;6、同步带;7、连接块;8、背板;9、滑动座;10、立板;11、小行程间距调节杆;12、横向伸缩杆;13、第一限位板;14、锁紧螺栓;15、调节环;16、立架;17、高度调节杆;18、转杆;19、纵向伸缩杆;20、顶球;21、主动齿轮;22、传动齿轮;23、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了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包括床体1以及转轴安装于床体1上方的坐立板2,坐立板2可通过抬升机构进行抬升辅助患者进行坐立,坐立板2的两端内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平行设置的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的两端外侧均套设有连接块7,其通过连接块7螺栓固定有两根与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垂直设置的两个背板8,两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的端部外侧均套接有同步带轮,同步带轮的外部绕设有同步带6,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的两端表面分别设有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其两端的连接块7内壁分别开设有与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啮合的螺纹槽,这使得转动其中一根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即可利用同步带6驱动两根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其两端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连接的两组连接块7实现反向同步传动,进而达到调节两背板8之间间距的功能,以根据不同患者腰椎间距或者腰椎偏移程度进行背板8的大行程调节,背部8的底部内侧活动安装有滑动座9,滑动座9的端部上方焊接有立板10,背板8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滑块,滑动座9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滑动座9的端部与背板8的一侧表面通过锁紧螺栓14固定,这使得通过锁紧螺栓14可以调节滑动座9位于背板8内部的横向位置,并进行锁紧固定,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包括床体(1)以及转轴安装于床体(1)上方的坐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立板(2)的两端内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平行设置的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所述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的两端外侧均套设有连接块(7),其通过连接块(7)螺栓固定有两根与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垂直设置的两个背板(8);所述背部(8)的底部内侧活动安装有滑动座(9),所述滑动座(9)的端部上方焊接有立板(10),所述立板(10)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背板(8)一侧外部的小行程间距调节杆(11),所述小行程间距调节杆(11)的外部套设有横向伸缩杆(12),所述横向伸缩杆(12)的端部上方设置有与其垂直设置的立架(16),所述立架(16)的端部通过轴承连接有端部贯穿并延伸至横向伸缩杆(12)内部的转杆(18),所述横向伸缩杆(12)的端部内侧还通过轴承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小行程间距调节杆(11)端部外侧的高度调节杆(17),所述转杆(18)的顶部外侧螺纹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背板(8)顶部外侧的纵向伸缩杆(19),其通过纵向伸缩杆(19)套接固定有顶球(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的端部外侧均套接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的外部绕设有同步带(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医学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外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行程间距调节杆(5)的两端表面分别设有正向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