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22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2和步骤4,步骤2中准备若干止水钢板,在地下室外墙外竖直设置覆盖水平施工缝的第一外扩墙,将止水钢板竖直设置到第一外扩墙的上侧,止水钢板与水平施工缝相对,第一外扩墙上的若干止水钢板的竖直侧壁呈互相接触状态;步骤4中:在钢板止水带上施工第二外扩墙,第二外扩墙的下侧重合在第一外扩墙的上侧上,第一外扩墙与第二外扩墙形成外扩墙体。本方案中的外扩墙体能够完整地设置在地下室外墙的外壁处,为钢板止水带的安装提供便利,且对水平施工缝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平施工缝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平施工缝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因充分发挥混凝土受压强度高,而钢受拉强度大的优点,钢与混凝土配合后能够增强建筑结构的强度,进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中。在采用钢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后,由于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未浇筑,钢柱无法与地下室的底板进行固定安装,进而钢结构与地下室处连接时,连接点位于剪力墙体之间,连接点和剪力墙体与地面以上一定位置处构成水平施工缝,该水平施工缝一般位于地下室外墙、消防水池侧墙和钢柱的交接处。
[0003]在对地下室底板和剪力墙体处进行防水处理时,由于水平施工缝处与消防水池侧墙相对,进而导致水平施工缝处有较强的漏水风险,需要对水平施工缝处进行止水钢板的安装,若外墙、消防水池侧墙与钢柱交接处止水钢板贯通设置,钢柱将无法安装;若止水钢板在此类位置因无法贯通设置在此处断开,容易出现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了止水钢板在安装到地下室外墙和扶壁钢柱处时,止水钢板受安装位置限制,存在安装困难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在地下室外墙内竖直设置扶壁钢柱,扶壁钢柱下端与地下室底板的连接处形成水平施工缝;
[0007]步骤2:准备若干止水钢板,在地下室外墙外竖直设置覆盖水平施工缝的第一外扩墙,将止水钢板竖直设置到第一外扩墙的上侧,止水钢板与水平施工缝相对,第一外扩墙上的若干止水钢板的竖直侧壁呈互相接触状态;
[0008]步骤3:对第一外扩墙上的若干止水钢板依次进行焊接,若干止水钢板拼合成钢板止水带;
[0009]步骤4:在钢板止水带上施工第二外扩墙,第二外扩墙的下侧重合在第一外扩墙的上侧上,第一外扩墙与第二外扩墙形成外扩墙体。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为:步骤1中,完成地下室外墙和扶壁钢柱的施工,控制水平施工缝的位置;在步骤2中,通过在地下室外墙外设置第一外扩墙,同时将止水钢板安装在第一外扩墙内,让止水钢板能与水平施工缝处准确相对,进而控制第一外扩墙和止水钢板的设置高度,且通过第一外扩墙的设置,让止水钢板的安装更方便高效;在步骤3中,能对若干止水钢板进行焊接,形成钢板止水带后,钢板止水带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步骤4 中,完
成第二外扩墙的施工,第二外扩墙覆盖钢板止水带,即可完成钢板止水带的安装,且外扩墙体能够完整地设置在地下室外墙的外壁处,为钢板止水带的安装提供便利,且对水平施工缝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0011]进一步,步骤2和步骤4中,第一外扩墙和第二外扩墙靠近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内竖直设置有拦截用的钢丝网,第一外扩墙和第二外扩墙远离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处竖直设置有成型模板。
[0012]通过上述设置,钢丝网能够为第一外扩墙和第二外扩墙的施工提供支撑,便于第一外扩墙和第二外扩墙紧固施工在地下室外墙的外壁上;同时,成型模板能为第一外扩墙和第二外扩墙在浇筑成型时提供限位,提高第一外扩墙和第二外扩墙的成型精度。
[0013]进一步,步骤4中,第二外扩墙的上侧抹灰成斜坡,斜坡靠近地下室外墙一侧的高度大于斜坡远离地下室外墙一侧的高度,且斜坡靠近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呈贴合地下室外墙侧壁的弧面。
[0014]通过上述设置,外扩墙体的上侧处与地下室外墙处平滑过渡,且通过斜坡和弧面的设置,让外扩墙体的右上侧处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掉落到斜坡上的水也能够被斜坡导流,避免水浸入到外扩墙体和地下室外墙之间。
[0015]进一步,弧面纵截面的弧线半径为40

60mm。
[0016]通过上述设置,有效控制弧面在外扩墙体和地下室外墙之间的范围,确保过渡平滑的同时便于进行弧面的施工。
[0017]进一步,步骤4中,外扩墙体靠近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处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一墙体钢筋,外扩墙体远离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处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二墙体钢筋,第一墙体钢筋和第二墙体钢筋均位于外扩墙体内,且止水钢板位于第一墙体钢筋和第二墙体钢筋之间。
[0018]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墙体钢筋和第二墙体钢筋能对外扩墙体进行加固,同时也便于对止水钢板进行限位,也会使得外扩墙体的防水效果更好。
[0019]进一步,第一墙体钢筋的上端设有水平弯折的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位于第二外扩墙上端面内;第一墙体钢筋的下端延伸至地下室底板内,第一墙体钢筋的下端设有水平弯折的第二弯折部,且第二弯折部与地下室外墙竖直相对。
[0020]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墙体钢筋的下端可地下室底板内,便于提升第一墙体钢筋安装到坚固性,同时也提升外扩墙体下端与地下室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弯折部处也能够对外扩墙体的顶面处进行加固,提升外扩墙体的强度。
[0021]进一步,第二墙体钢筋的上端设有水平弯折的第三弯折部,第三弯折部位于第二外扩墙上端面内且穿过第二外扩墙上位于地下室外墙内;第二墙体钢筋的下端延伸至地下室底板内,第二墙体钢筋的下端设有水平弯折的第三弯折部,且第二弯折部向远离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延伸。
[0022]通过上述设置,第二墙体钢筋的下端可地下室底板内,便于提升第二墙体钢筋安装到坚固性,第二墙体钢筋能与第一墙体钢筋配合进一步提升外扩墙体下端与地下室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三弯折部处也能够对外扩墙体和地下室外墙进行加固,提升外扩墙体与地下室外墙连接强度。
[0023]进一步,还包括步骤5,在外扩墙体的外壁上涂布防水层。
[0024]通过上述设置,防水层能与止水钢板配合,进一步提升外扩墙体自身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扩墙体、扶壁钢柱和地下室外墙的纵向剖视图。
[0026]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7]上述附图中:地下室底板1、地下室外墙10、扶壁钢柱20、止水钢板30、外扩墙体 40、第一外扩墙401、第二外扩墙402、钢丝网50、第一墙体钢筋60、第一弯折部601、第二弯折部602、第二墙体钢筋70、第三弯折部701、第四弯折部702、斜坡80、弧面8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在地下室外墙10内竖直设置扶壁钢柱20,扶壁钢柱20的下端嵌入到地下室底板1内,且扶壁钢柱20与地下室底板1的连接处形成水平施工缝;
[0031]步骤2:准备若干止水钢板30,止水钢板30的竖直长度为300mm,厚度为4mm;对地下室外墙10的外壁处进行凿毛处理,在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地下室外墙内竖直设置扶壁钢柱,扶壁钢柱下端与地下室底板的连接处形成水平施工缝;步骤2:准备若干止水钢板,在地下室外墙外竖直设置覆盖水平施工缝的第一外扩墙,将止水钢板竖直设置到第一外扩墙的上侧,止水钢板与水平施工缝相对,第一外扩墙上的若干止水钢板的竖直侧壁呈互相接触状态;步骤3:对第一外扩墙上的若干止水钢板依次进行焊接,若干止水钢板拼合成钢板止水带;步骤4:在钢板止水带上施工第二外扩墙,第二外扩墙的下侧重合在第一外扩墙的上侧上,第一外扩墙与第二外扩墙形成外扩墙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4中,第一外扩墙和第二外扩墙靠近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内竖直设置有拦截用的钢丝网,第一外扩墙和第二外扩墙远离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处竖直设置有成型模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第二外扩墙的上侧抹灰成斜坡,斜坡靠近地下室外墙一侧的高度大于斜坡远离地下室外墙一侧的高度,且斜坡靠近地下室外墙的一侧呈贴合地下室外墙侧壁的弧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扶壁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祖海李文博陈智宇赖程纲刘盟盟谭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