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电磁锁固和导磁对拉固定技术的混凝土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14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电磁锁固和导磁对拉固定技术的混凝土模板,包括模板面板,模板面板外侧板面四周固定设置有龙骨边框,若干根龙骨边框首尾相连围成一圈,且龙骨边框内部固定设置有纵横交叉的龙骨加劲肋,龙骨边框和龙骨加劲肋均采用能够导磁的金属型材制作,且龙骨边框和龙骨加劲肋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紧固和拉结混凝土模板的电磁连接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拆方便,通过电磁锁固和模板导磁对拉固定技术实现了模板相互连接组拼成整体和两侧模板对拉固定的功能,避免了各种连接卡扣和对拉螺栓的安拆,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保证了混凝土构件外观的干净美观,提高了地下结构外墙的防水质量,为尽早插入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造了有利条件。造了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电磁锁固和导磁对拉固定技术的混凝土模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电磁锁固和导磁对拉固定技术的混凝土模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必须使用模板系统来保证浇筑前流态的混凝土按照建筑结构要求的形态成型。
[0003]工程常用的模板体系使用的材料种类很多,但基本都是由模板面板、龙骨、连接件、支撑系统组成。对于施工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构件,为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还需设置一些不同的固定连接措施。
[0004]建筑中的墙、柱这类竖向钢筋混凝土构件,由于其截面尺寸一般较为统一,模板体系可以加工成标准模数尺寸的定型模板。例如:全钢拼装式大模板、拼装式铝模板、钢框木(塑料)模板等。对于梁、板类的水平构件,工程中往往其构件截面尺寸较多规格不统一,一般会根据其实际截面尺寸现场使用木质模板+木龙骨进行加工制作。
[0005]虽然传统的模板系统已经十分成熟,但是传统的模板系统仍然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传统工具式模板系统的设计较为粗糙,各种零件繁多。模板之间的拼接需要各种连接卡扣,构件两面的模板也需要设置较多的对拉螺栓来相互固定。模板施工时需要消耗大量人力,众多的小零件人工安装也会导致安装质量合格率不高产生附加的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模板经数次的安装和拆卸操作后,也会发生零件缺失、损坏的问题,修理补充不及时也会造成对工程质量及进度的影响。而且钢筋混凝土构件两侧的模板,常规拼装方法涉及的零部件主要为对拉螺栓或对拉钢片等,采用此类零件拉结,会在混凝土墙柱类构件上留下永久型的孔洞。如涉及浇筑有防水功能的墙体,传统的对拉螺栓会永久性留在墙体内部,不能周转使用,造成建造成本增加,同时,对拉螺栓或钢片的设置均为人工操作,模板拼装施工时消耗较多的人力,降低了模板安装的效率,也会有部分安装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电磁锁固和导磁对拉固定技术的混凝土模板,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电磁锁固和导磁对拉固定技术的混凝土模板,包括模板面板,所述模板面板外侧板面四周固定设置有龙骨边框,若干根龙骨边框首尾相连围成一圈,且龙骨边框内部固定设置有纵横交叉的龙骨加劲肋,所述龙骨边框和龙骨加劲肋均采用能够导磁的金属型材制作,且龙骨边框和龙骨加劲肋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紧固和拉结混凝土模板的电磁连接机构,所述电磁连接机构包括切向电磁铁和法向电磁铁,所述切向电磁铁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块切向电磁铁对应固定于相邻设置的两块混凝土模板拼合位置的龙骨边框上,成对设置的两块切向电磁铁相互靠近的一侧极性相反,且同一根龙骨边框上固定设置的若干
块切向电磁铁的极性布置方向相同,所述法向电磁铁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块法向电磁铁对应固定于相对设置的两块混凝土模板的龙骨边框或龙骨加劲肋上,且成对设置的两块法向电磁铁之间的浇筑空间内支设有导磁固定件,成对设置的两块法向电磁铁相互靠近的一侧极性相反,且同一侧模板面板上固定设置的若干块法向电磁铁的极性布置方向相同,混凝土模板组拼完成之后,代替连接卡扣的切向电磁铁通过直接吸合的方式将拼缝两侧的混凝土模板固定相连,代替对拉螺栓的法向电磁铁配合导磁固定件将相对设置的两块混凝土模板拉结固定。
[0008]优选地,每对切向电磁铁或法向电磁铁之间的磁性吸力为其控制面积内模板侧向施工压力的2

3倍,以免因磁性吸力不足导致胀模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0009]优选地,所述导磁固定件包括垂直于模板面板支设的导磁顶模棍,所述导磁顶模棍两端分别垂直固定有一块导磁材料制作的导磁块,所述导磁块贴紧并抵靠在模板面板上,且导磁块内侧的导磁顶模棍通过其棍体上固定设置的钢筋卡安装在混凝土构件的内部配筋上,导磁固定件一方面可以有效传导磁力,避免两块法向电磁铁之间因间隔过大而造成过多的磁力损失,另一方面,导磁固定件可以作为钢筋固定措施代替支设位置的梯子筋或双F卡等,减少施工成本。
[0010]优选地,所述导磁块的厚度介于6

8mm之间(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且导磁块在模板面板上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法向电磁铁在模板面板上的投影面积以减少磁力传输损失。
[0011]优选地,所述模板面板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料制作,透明材质的模板面板可以在安装混凝土模板时方便检查法向电磁铁与导磁固定件是否对齐以保证法向电磁铁能够正常发挥拉结作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拆方便,通过电磁锁固和模板导磁对拉固定技术实现了模板相互连接组拼成整体和两侧模板对拉固定的功能,避免了各种连接卡扣和对拉螺栓的安拆,减少了模板系统使用的分散型连接固定零部件的数量,减少了人工对模板连接件的安装,从而减少了现场人工操作用工量,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保证了混凝土构件外观的干净美观,由于不会产生对拉螺栓孔,也可避免后期装修工程时大量的堵孔作业,提高了地下结构外墙的防水质量,为尽早插入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0013]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相邻设置的混凝土模板的拼接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横向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法向电磁铁的对拉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竖向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法向电磁铁的对拉原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磁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

模板面板、2

龙骨边框、3

龙骨加劲肋、4

切向电磁铁、5

法向电磁铁、6

导磁固定件、61

导磁块、62

导磁顶模棍、63

钢筋卡、7

内部配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用电磁锁固和导磁对拉固定技术的混凝土模板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首”、“尾”、“内”、“外”、“横”、“竖”、“切向”、“法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电磁锁固和导磁对拉固定技术的混凝土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面板(1),所述模板面板(1)外侧板面四周固定设置有龙骨边框(2),若干根龙骨边框(2)首尾相连围成一圈,且龙骨边框(2)内部固定设置有纵横交叉的龙骨加劲肋(3),所述龙骨边框(2)和龙骨加劲肋(3)均采用能够导磁的金属型材制作,且龙骨边框(2)和龙骨加劲肋(3)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紧固和拉结混凝土模板的电磁连接机构,所述电磁连接机构包括切向电磁铁(4)和法向电磁铁(5),所述切向电磁铁(4)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块切向电磁铁(4)对应固定于相邻设置的两块混凝土模板拼合位置的龙骨边框(2)上,成对设置的两块切向电磁铁(4)相互靠近的一侧极性相反,且同一根龙骨边框(2)上固定设置的若干块切向电磁铁(4)的极性布置方向相同,所述法向电磁铁(5)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块法向电磁铁(5)对应固定于相对设置的两块混凝土模板的龙骨边框(2)或龙骨加劲肋(3)上,且成对设置的两块法向电磁铁(5)之间的浇筑空间内支设有导磁固定件(6),成对设置的两块法向电磁铁(5)相互靠近的一侧极性相反,且同一侧模板面板(1)上固定设置的若干块法向电磁铁(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李少娟李斌郑双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