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外开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15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包括手柄电机以及手柄本体,还包括推杆、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第一微动开关以及第二微动开关,所述手柄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推杆的前部连接,所述推杆的后部和所述手柄本体的后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臂的首尾两端铰接,所述手柄本体的前部与所述第二转臂的首端铰接,所述第二转臂的尾端能够与车体铰接;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能够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推杆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配合的第一触发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配合的第二触发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手柄本体的隐藏或者平出式开启,能够及时将推杆以及手柄本体的状态反馈至控制器,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便于拆装。便于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式外开手柄


[0001]本技术涉及车门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

技术介绍

[0002]隐藏式外开手柄能够实现在不使用时隐藏在车门内,使车门的外观更加平滑以及美观,目前的高端汽车大多采用隐藏式外开手柄,以提高汽车的品质感。一部分隐藏式外开手柄为旋转式,开启时手柄本体的一端朝向门内旋转,另一端朝向门外旋转,为使用者提供握持位置;一部分隐藏式外开手柄为平出式,开启时手柄本体整体伸出于车门,为使用者提供握持位置。无论是旋转式还是平出式,开启时手柄本体的限位结构通常是采用机械限位,通过机械限位方式对手柄电机的寿命有较大影响,导致电机失效概率增大。
[0003]CN111836941A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其中操作把手连接到把手基座,以便能够从初始位置突出到使用位置。该把手装置设置有:第一和第二连杆构件,它们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并且各自通过销可旋转地连接到把手基座;和电致动器,其旋转地驱动第一连杆构件。操作把手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连杆构件的端部,并且把手基座、第一和第二连杆构件以及操作把手形成连杆机构,其在操作把手处于使用位置时保持平行于初始位置的姿势。毋庸置疑,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是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能够实现手柄本体的隐藏或者平出式开启,能够及时将推杆以及手柄本体的状态反馈至控制器,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0005]本技术中的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包括手柄电机以及手柄本体,还包括推杆、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第一微动开关以及第二微动开关,所述手柄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推杆的前部连接,所述推杆的后部和所述手柄本体的后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臂的首尾两端铰接,所述手柄本体的前部与所述第二转臂的首端铰接,所述第二转臂的尾端能够与车体铰接;所述手柄本体设置在所述推杆的外侧,所述手柄电机能够带动所述推杆沿前后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手柄本体沿内外方向移动;
[0006]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能够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推杆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配合的第一触发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配合的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不同。
[0007]进一步,
[0008]所述推杆具有隐藏位置以及开启位置,所述手柄电机能够带动所述推杆沿前后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推杆在所述隐藏位置以及开启位置之间切换;
[0009]当所述推杆位于隐藏位置时,所述第一触发部未对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产生挤压
力,所述第二触发部未对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产生挤压力;
[0010]当所述推杆从隐藏位置切换至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触发部对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产生挤压力,所述第二触发部未对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产生挤压力;
[0011]当所述推杆位于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触发部对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产生挤压力,所述第二触发部对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产生挤压力。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上设置有第一簧片,所述第一触发部能够挤压所述第一簧片以使所述第一微动开关接通;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上设置有第二簧片,所述第二触发部能够挤压所述第二簧片以使所述第二微动开关接通。
[0013]进一步,所述推杆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触发部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二触发部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第二凸筋。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凸筋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凸筋的前端对齐,所述第一凸筋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二凸筋的后端的后方。
[0015]进一步,所述手柄本体包括握持柄、前安装座以及后安装座,所述前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握持柄的前部的内侧,所述后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握持柄的后部的内侧,所述第一转臂的首端与所述后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二转臂的首端与所述前安装座铰接,所述推杆与所述握持柄互相平行。
[0016]进一步,所述手柄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沿前后方向,所述推杆的前部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手柄电机的输出轴的后部与所述卡接槽卡接。
[0017]进一步,还包括控制曲柄以及拉索旋转座,所述控制曲柄与拉索旋转座以能够同轴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推杆沿前后方向移动能够使控制曲柄以及拉索旋转座转动。
[0018]进一步,所述拉索旋转座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转轴孔。
[0019]进一步,所述拉索旋转座上设置有用于拉索连接的拉索挂钩孔。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术通过推杆、第一转臂、手柄本体以及第二转臂组成连杆机构,第二转臂的尾端与车体铰接后,通过手柄电机带动推杆沿前后方向移动,能够使第一转臂以及第二转臂转动,使手柄本体与推杆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实现手柄本体沿内外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手柄本体的隐藏或者平出式开启;
[0022]2、本技术在推杆的前后移动过程中,第一触发部以及第二触发部的位置也发生变化,从而能够使第一微动开关以及第二微动开关产生不同的通断状态,而将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后,就能够及时将推杆以及手柄本体的状态反馈至控制器;
[0023]3、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推杆以及手柄本体位于隐藏位置);
[0026]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推杆以及手柄本体位于开启位置);
[0027]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推杆以及手柄本体位于开启位置);
[0028]图4为本技术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推杆、第一微动开关以及第二微动开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标记如下:1

手柄电机,11

输出轴,2

手柄本体,21

握持柄,22

前安装座,23

后安装座,3

推杆,31

第一触发部,32

第二触发部,33

卡接槽,4

第一转臂,5

第二转臂,6

第一微动开关,61

第一簧片,7

第二微动开关,71

第二簧片,8

控制曲柄,9

拉索旋转座,91

转轴孔,92

拉索挂钩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0032]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包括手柄电机1以及手柄本体2,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外开手柄,包括手柄电机(1)以及手柄本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3)、第一转臂(4)、第二转臂(5)、第一微动开关(6)以及第二微动开关(7),所述手柄电机(1)的输出轴(11)与所述推杆(3)的前部连接,所述推杆(3)的后部和所述手柄本体(2)的后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臂(4)的首尾两端铰接,所述手柄本体(2)的前部与所述第二转臂(5)的首端铰接,所述第二转臂(5)的尾端能够与车体铰接;所述手柄本体(2)设置在所述推杆(3)的外侧,所述手柄电机(1)能够带动所述推杆(3)沿前后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手柄本体(2)沿内外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微动开关(6)和第二微动开关(7)能够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推杆(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6)配合的第一触发部(31)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7)配合的第二触发部(32),所述第一触发部(31)和第二触发部(32)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触发部(31)和第二触发部(32)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外开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具有隐藏位置以及开启位置,所述手柄电机(1)能够带动所述推杆(3)沿前后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推杆(3)在所述隐藏位置以及开启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推杆(3)位于隐藏位置时,所述第一触发部(31)未对所述第一微动开关(6)产生挤压力,所述第二触发部(32)未对所述第二微动开关(7)产生挤压力;当所述推杆(3)从隐藏位置切换至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触发部(31)对所述第一微动开关(6)产生挤压力,所述第二触发部(32)未对所述第二微动开关(7)产生挤压力;当所述推杆(3)位于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触发部(31)对所述第一微动开关(6)产生挤压力,所述第二触发部(32)对所述第二微动开关(7)产生挤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外开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6)上设置有第一簧片(61),所述第一触发部(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