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83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厢式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包括厢体,及安装在厢体内的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为一组或一组以上。所述换热机组的一次网进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热源进出口总管再连接到热源进出口上。所述换热机组的二次网进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冷源进出口总管再连接冷源进出口上。本申请可根据换热面积和换热需求决定使用几个模块机组。本申请换热站拥有模块化设计,安装方便,灵活配置,扩展方便,快速移动。速移动。速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厢式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厢式换热站,具体的说是一种厢式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化的城市采用的供热方式基本上都是集中供热,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改善环境,还可以节约能源,随着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对供热事业要求也不断提高,例如供热的稳定性、供热质量这些都已经是基本的要求了。老城区旧小区与新建小区供暖需求的灵活性供暖,以及天气的变化对供暖需求的灵活性,城市生活的快节奏性,对工期的要求也极高。
[0003]传统供热是锅炉房直接供热,前期的施工周期长不说,投入使用以后热能损失和环境的污染都很严重,根本谈不上灵活性,而后出现的间接供热—换热站,集中供热系统的主要部分,换热站是系统供热网路和供热用户连接的场所。换热站虽然能提高供热品质,改善热网系统的热力工况,提高热网系统的供热质量。但是原有结构的换热站依然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例如:安装建造工期长、建造费用大,换热站的最大供热面积一定,无法实现灵活性供暖。若换热站发生故障,需要维护维修。就会发生供暖中断,无法持续性供暖。传统的换热站集中供热是一台机组供热一个小区或者一片区域,传统换热站水泵功率高,嘈音严重,而且绝大多数情况水泵需要一用一备,备用水泵常态是处于不工作状态,水泵利用率不高,相应的变频器等也造成了成本的浪费。且供暖末端温度出现达不到要求的情况,距离换热站近的客户室内温度高,距离远的客户室内温度低,不能满足灵活性供热要求。机组产品的季节性、集中性,市场对机组产品需求的增加,对公司产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厢式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将多个模块化机组安装到一起,结构简单,安装灵活、方便,可以根据供热需求调整换热机组的数量。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厢式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包括厢体,及安装在厢体内的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为一组或一组以上;
[0007]所述换热机组的一次网侧进口通过管路汇集到热源进口总管,热源进口总管与热源进口连接,换热机组的一次网侧进口与热源进口总管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截止阀;
[0008]所述换热机组的一次网侧出口通过管路汇集到热源出口总管,热源出口总管与热源出口连接,换热机组的一次网侧出口与热源出口总管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截止阀;
[0009]所述换热机组的二次网侧进口通过管路汇集到冷源进口总管,冷源进口总管与冷源进口连接,换热机组的二次网侧进口与冷源进口总管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截止阀;
[0010]所述换热机组的二次网侧出口通过管路汇集到冷源出口总管,冷源出口总管与冷源出口连接,换热机组的二次网侧出口与冷源出口总管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截止阀。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申请换热站由多个可以整体移动的模块化机组构成,可根据换热面积和换热需求决定使用几个模块机组。在一个区域供暖过盛的时候时,根据供暖需求可关闭一两个机组。在满足供暖需求的同时,可以节能降低供暖成本。安装时只要将模块机组放置在预留的地基上与外冷、热源管网对接即可,换热机房内不需安装。使用上述模块化组装机组减少安装费用,实现了最大的利用率。能够快速的满足供暖变化多样性的需求。本申请换热站拥有模块化设计,灵活配置,扩展方便,快速移动。
[0013]2、本申请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其设计图纸可以标准化,其管路可以标准化批量生产,然后批量组装模块机组,作为企业标准机组在淡季量化生产,这样可以减少技术图纸的设计任务,达到无纸化办公,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进而降低产品价格。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公司工厂旺季的生产压力,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降本增效。
[0014]3、本申请换热站可建立热负荷为0.5MW、1MW、2MW等不同档位配置。根据客户的需求将多台模块机组并联工作,采用多个单循环泵模块机组和公用一个补水泵组的组装形式,无需备用循环水泵和相应的变频器。在维护和维修时仍然能够保证持续不间断供暖。
[0015]4、本申请换热站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模块化组装机组运行噪音小、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且厢体的保温棉保温效果非常好、厢体能够四面全部打开,维护检修非常方便。
[0016]5、本申请换热站经过强度计算满足风、雪等自然荷载。设备运行系统可通过电控柜远程自动控制操作,保障机组运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换热站系统结构流程图。
[0019]图2为本申请换热站的模块化机组主要构成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换热站的模块化机组工艺流程图。
[0021]图4为本申请换热站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申请换热站内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申请换热站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厢体;2、换热机组;3、补水装置;4、热源进口;5、热源出口;6、冷源进口;7、冷源出口;8、换热器;9、电控柜;10、排污管;11、门;21、一次网侧进口;22、热源进口总管;23、一次网侧出口;24、热源出口总管;25、二次网侧进口;26、冷源进口总管;27、二次网侧出口;28、冷源出口总管;29、底架;31、补水总管;32、补水管;81、Y型过滤器;82、电动调节阀;83、压力表;84、温度表;85、安全阀;86、循环水泵;87、泄水管路;88、泄水电磁阀;89、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了本申请模块化机组换热站。把机组标准
化、单元化、缩小化、快装化、固定化、节省化,最终达到模块化,然后把多个模块化机组安装到一起组成厢式机组换热站。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0028]一种厢式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包括厢体1,在厢体1内装有一组或多组换热机组,还包括补水装置、排污装置和控制柜。所述厢体1为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长度方向设有对开门11,顶部设有盖板,底部设有底板,内部均设有保温降噪防火层,长方体框架顶端安装有吊耳,便于移动安装。厢体内划分出多个换热机组的空间,实际安装时,可以预留出几个换热机组空间,以备后续增加机组使用。
[0029]所述换热机组2的一次网侧进口21通过管路汇集到热源进口总管22,热源进口总管22与热源进口4连接,换热机组2的一次网侧进口21与热源进口总管22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截止阀89。所述换热机组2的一次网侧出口23通过管路汇集到热源出口总管 24,热源出口总管24与热源出口5连接,换热机组2的一次网侧出口23与热源出口总管24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截止阀8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厢式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及安装在厢体内的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为一组或一组以上;所述换热机组的一次网侧进口通过管路汇集到热源进口总管,热源进口总管与热源进口连接,换热机组的一次网侧进口与热源进口总管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截止阀;所述换热机组的一次网侧出口通过管路汇集到热源出口总管,热源出口总管与热源出口连接,换热机组的一次网侧出口与热源出口总管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截止阀;所述换热机组的二次网侧进口通过管路汇集到冷源进口总管,冷源进口总管与冷源进口连接,换热机组的二次网侧进口与冷源进口总管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截止阀;所述换热机组的二次网侧出口通过管路汇集到冷源出口总管,冷源出口总管与冷源出口连接,换热机组的二次网侧出口与冷源出口总管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截止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模块化组装机组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组包括底架及设置在底架上的换热器,换热器的一次网侧进口与热源进口总管之间的管路上安装Y型过滤器、电动调节阀、压力表和温度表;换热器的一次网侧出口与热源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魏占德吴昊男贾俊龙卢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平巨元换热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