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制作烘干捡梗一体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叶制作烘干捡梗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茶叶从采摘带成品需要进行多到工序加工,其中烘干会影响茶叶的最终成品,现有技术中会将茶叶平铺后再进行加热,去除茶叶中多余水分,现在大规模生产时在烘干的过程中,茶叶处于静态,不同位置的茶叶受热不同,生产出的茶叶品质也不相同,烘干完成后需要将茶叶内混杂的茶叶梗捡出,捡茶叶梗一般由人工完成,劳动效率不高,而且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制作烘干捡梗一体化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烘干筒和筛选箱,筛选箱上设置风机、抽屉和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出料管和绞盘,以达到优化茶叶加工工序,提高茶叶加工效率的目的。
[0004]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制作烘干捡梗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烘干筒、筛选箱和支撑架,底座上方设有烘干筒,烘干筒在底座上方转动,底座一端设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制作烘干捡梗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1)、烘干筒(2)、筛选箱(3)和支撑架,底座(1)上方设有烘干筒(2),烘干筒(2)在底座(1)上方转动,其特征在于:底座(1)一端设有筛选箱(3),筛选箱(3)上设有风机(5)、抽屉(4)和支撑架,抽屉(4)设置在筛选箱(3)内,风机(5)设置在筛选箱(3)一侧面,支撑架设置在筛选箱(3)上方,支撑架上设有出料管(7)和绞盘(9)。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叶制作烘干捡梗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由第一箱体(10)、承载板(11)、固定板(12)和第一底板(13)构成,第一箱体(10)为空心长方型结构,第一箱体(10)的下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13),第一箱体(10)的上部设有承载板(11),承载板(11)为弧形结构,承载板(11)的内凹面设置在第一箱体(10)内,承载板(11)的两端分别于第一箱体(10)的两内壁相连接,承载板(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两固定板(12)结构相同,固定板(12)为长方型结构,固定板(12)的下部面与第一箱体(10)的上部面相连接,承载板(11)两侧分别设有驱动部和从动部,驱动部和从动部均设置在第一箱体(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制作烘干捡梗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部由驱动轴(14)、驱动轮(17)、固定块(16)、皮带轮(20)、电机(19)和传动皮带(21)构成,驱动轴(14)为圆柱型结构,驱动轴(14)与承载板(11)平行设置,驱动轴(14)侧面均匀分布有固定块(16),驱动轴(14)与固定块(1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块(16)的一端与承载板(11)的下部面相连接,驱动轴(14)上设有皮带轮(20),皮带轮(20)的两侧均匀分布有驱动轮(17),驱动轮(17)穿过承载板(11)的下部面与上部面,电机(19)设置在第一底板(13)的上部面,电机(19)的转子上设有皮带轮(20),电机(19)的皮带轮(20)与驱动轴(14)的皮带轮(20)通过传动皮带(21)相连接,驱动轴(14)、驱动轴(14)上的皮带轮(20)与驱动轮(17)为同一中心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制作烘干捡梗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从动部由从动轴(15)、从动轮(18)、固定块(16)和支撑杆(22)构成,从动轴(15)与驱动轴(14)平行设置,从动轴(15)侧面均匀分布有固定块(16),从动轴(15)与固定块(1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从动轴(15)上各固定块(16)的一端与承载板(11)的下部面相连接,从动轴(15)上均匀分布有从动轮(18),从动轮(18)穿过承载板(11)的下部面与上部面,从动轮(18)与驱动轮(17)对应设置,从动轴(15)上分布有支撑杆(22),支撑杆(22)的上端与从动轴(1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支撑杆(22)的下端第一底板(13)的上部面相连接,从动轴(15)与从动轮(18)为同一中心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制作烘干捡梗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烘干筒(2)由筒身(23)、翻料板(24)、加...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