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78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芯;壳体,用于容纳电池芯;电池侧正极端子和电池侧负极端子,设置于壳体中并且电连接至电池芯;电池侧通信端子,设置于壳体中;电池侧通信单元,容纳于壳体中,并且通过电池侧通信端子与电子设备通信,电池侧通信单元设置在可变通信条件下;电池侧判别端子,设置于壳体中;电池侧控制单元,容纳于壳体中,判别电池侧判别端子的电压大小,并且基于判别结果改变通信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装置以及一种电池装置所附接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中,使用电池装置(电池组)作为电源。近来,已经提出了一种设置有通信单元的电池装置,该通信单元执行电子设备与电池装置之间的通信,以通过该通信单元将电池装置的剩余电池电量的数据传输至电子设备(参见JP-A-2005-345369(专利文献1))。在电池装置中,不仅在包含电池芯(battery cell)的壳体中设置了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而且设置了用于串行通信的通信端子。因为对于通信单元的通信速度加速的需求,所以可以想象,不仅制造了低通信速度的现有电池装置,并且制造了高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作为具有这种通信单元的电池装置。在该情况下,不仅制造了能够仅使用低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的现有电子设备,而且制造了能够使用高速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在销售低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和高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这两种电池装置的情况下,在低通信速度的电子设备中,只有低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是可用的,而高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是不可用的。这对低通信速度的电子设备的用户是不方便的,因为该用户不能使用高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因此,需要向低通信速度的电子设备提供所谓的向上兼容性,使得高通信速度的电池装置在该设备中也是可用的。考虑到以上情况,期望提供一种通过改变自身的通信条件而可以在不同的通信条件(例如,通信速度)下的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池装置、以及附接有并且使用这种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芯;壳体,用于容纳电池芯;电池侧正极端子和电池侧负极端子,设置于壳体中并且电连接至电池芯;电池侧通信端子,设置在壳体中;电池侧通信单元,容纳于壳体中并且通过电池侧通信端子与电子设备通信,其中,在可变的通信条件下设置该电池侧通信单元;电池侧判别端子,设置于壳体中;电池侧控制单元,容纳于壳体中,判别电池侧判别端子电压的大小,并且基于判别结果改变通信条件。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附接部(attachment part),与电池装置可分离地附接,附接部设置有分别连接至电池装置中设置的电池侧正极端子和电池侧负极端子的设备侧正极端子和设备侧负极端子;设备侧通信端子,连接至电池装置中设置的电池侧通信端子;以及设备侧通信单元,通过设备侧通信端子与电池装置的通信单元通信,其中,附接部中设置有连接至电池侧判别端子的设备侧判别端子,设备侧判别端子连接至预定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装置,由于通信条件基于判别端子电压大小的判别结果而改变,所以该装置可以附接至不同通信条件的电子设备并且进行使用,这有利于可用性的改进。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由于预定电压连接至判别端子(其连接至电池装置的判别端子),所以基于判别端子的电压大小的判别结果,附接至电子设备的电池装置可以改变通信条件并且执行通信,这有利于可用性的改进。附图说明图1是电子设备10和电池装置30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子设备10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A是示出电池装置30的配置的说明图;图3B是电池装置30的框图;图4是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高速电子设备10A时的框图;图5是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低速电子设备10B时的框图;图6是电池装置30的操作流程图; 图7是示出低速电池装置64附接至低速电子设备30B的状态的框图;图8是示出电子设备与电池装置结合的说明图;图9A是第二实施例的电池装置30的框图;图9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图10A是示出第一电子设备70A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图10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图11A是示出第二电子设备70B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图11B是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图12A是示出第三电子设备70C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图12B是示出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图13A是示出第四电子设备70D附接至电池装置30的状态的框图;以及图13B是示出判别端子3408的电压E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和电池装置30。图1是电子设备10和电池装置30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子设备10的状态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是成像设备,例如摄像机。电子设备10具有壳体12;光学系统14,集成到壳体12的前部当中;成像装置(未示出),将由光学系统14拍摄的对象图像成像;显示器16(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显示单元),显示由成像装置获取的图像;以及记录和再生单元(未示出),将由成像装置获取的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和/或使其再生。显示器1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取景器17设置于壳体12后部的上部,电池附接部18设置于取景器17下面。电池装置30可分离地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用于向成像装置、显示器16、记录和再生单元等供电。电池附接部18具有平坦的附接表面1802、设置于附接表面1802上的多个闭锁爪(latching pawl)1804、以及设备侧端子20。多个闭锁爪1804设置于附接表面180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位置。电池装置30具有壳体32,并且该壳体32是长方体,其具有矩形底面3202、连接至底面3202四边的四个侧面3204、以及连接侧面3204的上表面3206。连接至设备侧端子20的电池侧端子34设置于靠近底面3202的两个短边中的一个短边的位置。可以被闭锁爪1804闭锁的多个闭锁片3208设置于分别连接至底面3202的两个长边的两个侧面3204。当电池装置30的电池侧端子34与电池附接部18的设备侧端子20面对,且电池装置30与附接表面1802向下滑动地接触时,闭锁爪1804将电池装置30的各个闭锁片3208闭锁,并且如图2中所示,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当电池装置30附接至电池附接部18时,电池侧端子34和设备侧端子20彼此连接。下面,将详细描述电池装置30。图3A是示出电池装置30的配置的说明图,图3B是电池装置30的框图。如图3A中所示,电池装置30具有电池芯36和控制板38,并且电池芯36和控制板38容纳于壳体32中。在本实施例中,电池芯36包括矩形板状的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二次电池,可以采用诸如镍镉电池或者镍氢化物电池的任意一种电池。正极电池芯端子36A和负极电池芯端子36B设置于电池芯36的一个侧面上。控制板38为带板形状,通过与电池芯36的一个表面重叠的后表面固定在壳体32中。控制板38的后表面电连接至电池芯端子36A和36B。电池侧端子34设置于控制板38的正面上。电池侧端子34具有正极端子3402、负极端子3404、通信端子3406、和判别端子3408,这四个端子沿控制板38的纵向间隔设置,并且,这四个端子从壳体32中设置的开口外露。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控制板38上,并且通过这些部件配置控制单元40。如图3B所示,控制单元40包括微型计算机44、充电FET 46、放电FET48,该控制单元具有防止电池芯36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的功能,从而保护电池芯36,并且该控制单元是根据电池芯36的独立电特性(规格)而设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芯;壳体,用于容纳所述电池芯;电池侧正极端子和电池侧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电池芯;电池侧通信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电池侧通信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中,并且通过所述电池侧通信端子与电子设备通信,所述电池侧通信单元设置于可变的通信条件下;电池侧判别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以及电池侧控制单元,容纳于所述壳体中,判别所述电池侧判别端子的电压大小,并且基于判别的结果改变所述通信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良一熊田昌司佐藤秀幸原田善夫金子道博铃木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