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陈皮清炒炮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70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层次分析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的广陈皮清炒炮制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预处理:取广陈皮,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步骤2,炒制:置预热的炒药机内炮制温度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广陈皮清炒炮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的炮制工艺,特别涉及一种优选广陈皮炒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的栽培变种茶枝柑的干燥成熟果皮。广陈皮性苦辛,味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广陈皮具有保肝、降脂的作用,广陈皮中的橙皮苷、川陈皮素等成分同样具有降血脂的功效。广陈皮中含有的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相比于其他黄酮类物质有更强的作用效果,对心肺、内分泌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003]广陈皮产地加工是将果实用小刀割成3~4瓣,以不伤果肉为准,然后阴干。这种方法加工陈皮适用于量少,夏秋季,对于大规模加工陈皮都是使用烘干法完成,晒干法与烘干法炮制的陈皮温度不超过80℃,挥发油含量无明显变化,如川陈皮及建陈皮主要采用炕干法,所以又称“炕皮”。饮片炮制后置于阴凉干燥处,有“陈久者良”之说。刘丽娜(不同年份陈皮黄酮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评价:南方农业学报、2020,51(03):623

629)研究表明广陈皮中总黄酮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贮藏15年间,陈皮总黄酮含量从3.93
±
0.07 mg RE/g显著增加到6.66
±
0.12 mg RE/g,增长率为69.47%;王福等(广陈皮外观性状与活性成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21,32(03):761

763)对收集不同年份广陈皮样品颜色、气味、内囊、形状、厚度等指标进行了鉴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挥发油水提法测定了总黄酮与挥发油的含量,并采用 SPSS数据统计方法关联分析广陈皮外观性状与活性成分变化的相关性,发现1年、3年、5年、10年、15年、20年、30年广陈皮总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11.6%,11.2 %,12.5 %,12.7%,11.8 %,11.4 %,11.5 %,挥发油平均得率分别为1.5,1.23,1.4,1.8,1.5,1.4,1.5 mL。随着广陈皮样品年份的增加其总黄酮含量先增加后逐渐降低,挥发油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但含量变化并不显著。
[0004]杨放晴等(不同陈化时间广陈皮中黄酮类成分的UPLC

Q

Orbitrap HRMS 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2):125

132)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四极杆

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

Q

Orbitrap HRMS)技术分析不同陈化时间广陈皮中的黄酮类成分,共鉴定43种黄酮类成分,其中黄酮类24种,黄酮醇类5种,二氢黄酮类13种,查尔酮类1种。发现不同陈化时间广陈皮的黄酮类成分在物质种类上较为一致,但峰面积存在差异。依据峰面积比较相对含量,发现 30 种黄酮类成分的相对含量随陈化时间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橙皮苷,diosmin,6

去甲氧基橘皮素,川陈皮素,橘皮素等 24 种黄酮类成分相对含量增加明显;柚皮素、新橙皮苷等其他 13 种黄酮类成分相对含量随陈化时间增加总体无明显变化。为阐释陈皮“陈久者良”提供实验依据。
[0005]广陈皮作为道地性强的特色陈皮品种,自明代始与陈皮分开记载。最早提及广陈皮炮制方法的是明代朱橚等编著的《普济方》,载有“黄酒炒”。随后龚廷贤编著的《鲁府禁方》载有法制陈皮的方法:
ꢀ“
广陈皮一斤,青盐、五味子、甘草各四两,山茱萸去核,乌梅去核各二两。将陈皮在温水浸一宿取出,将内白刮去晒干,将青盐等五味,置砂锅底、陈皮在上,
水可满陈皮,用文武火烧干止”。明代《先醒斋广笔记》和《审视瑶函》则分别载有蒸制广陈皮和广陈皮去白炮制的方法。至清代,广陈皮的炮制方法在继承明代的“酒炒”、“法制”、“蒸制”等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去筋、清炒、盐水浸等炮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广陈皮的炮制方法。基于加热炮制对橙皮苷和挥发油等陈皮主要成分有影响的认识,简单的净制、切制与低温干燥成为现代陈皮的主流炮制方法。其他蒸制、清炒、麸炒、土炒、碳制、盐炙、蜜炙等方法在一些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上有收载,除《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将广陈皮独立出来外,其他省份炮制规范均将广陈皮、新会陈皮纳入陈皮项下(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中药材、2019,42(12):2992

2996)。
[0006]吴霞等人(广陈皮炮制工艺研究:内蒙古中医药、2015,(4):126

127)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广陈皮水提物中有效成分橙皮苷、多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了陈皮形状、烘烤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广陈皮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以水提物中有效成分为指标时的最优工艺是广陈皮丝状,在80℃烘烤温度下,恒温2 h。徐小飞等(广陈皮和青皮炮制前后辛弗林含量比较研究:河南中医、2011,31(07):807

808)研究了广陈皮炮制前后辛弗林含量变化,制陈皮按《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1984年版中广陈皮的炮制方法炮制, 即“取净陈皮, 润湿后, 蒸3

4 h, 焖一夜, 取出, 切丝, 低温干燥”,和生品广陈皮相比,制广陈皮中辛弗林含量从0.42%增加到了0.49%。
[0007]2020版《中国药典》要求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不得低于3.5%,对广陈皮要求橙皮苷含量不得低于2%,川陈皮素含量和橘皮素的总含量不得少于0.42%。

技术实现思路

[0008]由于目前缺乏广陈皮清炒炮制方面的研究报道,大部分中药生产企业在饮片炮制加工时,需要人工进行炮制过程的质量把控,对于个人经验要求较大,生产工艺不稳定,产品质量难以把控。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炮制工艺合理且最佳的广陈皮清炒炮制方法。该炮制方法工艺简单,根据该方法制成的炒广陈皮质量稳定,外观性状符合传统经验指标,且在大生产工艺上具有可行性、稳定性。
[0009]步骤1,预处理:取广陈皮,除去杂质,每100 g用喷壶喷淋水10
±
1 mL,广陈皮吸水30 min润透软化后,切成5~10 mm的宽丝,50℃干燥12 h;步骤2,炒制:在加热至90
±
10~170
±
10℃最大容量为2.5 kg的炒药机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广陈皮丝100 g,炒制5~30 min,取出,筛去药屑粉末。
[0010]步骤3,精选:挑出炮制后广陈皮中的焦糊片、杂质片,其余即为优质的广陈皮炮制品。本专利技术选用炒制时间和炒制时间作为自变量,以炒陈皮外观性状、川陈皮素含量、橘皮素含量和橙皮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CCD响应面优化清炒广陈皮炮制加工工艺。
[0011]优选的,所述清炒广陈皮炮制工艺,炒制温度为110
±
10℃。
[0012]优选的,所述清炒广陈皮炮制工艺,炒制时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陈皮清炒炮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处理:取广陈皮,除去杂质,每100 g用喷壶喷淋水约10
±
1 mL,广陈皮吸水30 min润透软化后,切成5~10 mm的宽丝,50℃干燥12 h;步骤2,炒制:在加热至90
±
10~170
±
10℃的炒药机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广陈皮丝100 g,炒制5~30 min,取出,筛去药屑粉末;步骤3,精选:挑出炮制后广陈皮中的焦糊片、杂质片,其余即为优质的广陈皮炮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炮制温度为110
±
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炮制时间为25
±
1 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广陈皮最佳工艺条件下的炮制品的橙皮苷含量在3.41%~5.09%之间,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鸿立赵福银杨秀东沈志欣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