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接收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64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夹在设置阳极的区域和第一基板之间的区域内,隔板包括绝缘部件和多个导电部件,每个导电部件包括被该绝缘部件包裹的部分,而且该多个导电部件布置为使得导电部件被绝缘部件包裹的部分在第一和第二基板相对的方向上相互间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备有电子发射器件和隔板的平面型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已经对称为所谓平板显示器的平面型图像显示装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通常,使用电子发射器件的平面型图像显示装置由显示板构成,在该显示板中,第一基板(后板)和第二基板(前板)保持预定距离地相对设置,而且该显示板是真空容器。在第一基板上安装了配备有两个或更多电子发射器件的电子源,而在第二基板上安装了用于加速从电子发射器件释放的电子的加速电极(阳极)、和通过电子碰撞发光的发光部件如荧光体。通常,在这样的显示板中,为了保持在真空环境中,在基板之间设置称为隔板的、间隔设置部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10-241606公开了一种隔板,其中导电部件和绝缘部件交替堆叠以抑制由于设置在隔板表面上的各个中间电极层的边缘部分而产生的放电,并且隔板的每个表面还被半导体膜覆盖以防止因带电而导致电子束轨迹的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隔板受到由施加在阳极和电子发射器件之间的电位差产生的电场的影响。也就是说,将该电场施加在隔板上。在此,当电场强度变为1.0×107或更大时,隔板本身的材料的耐压(隔板内部的耐压)就变得很重要。根据专利技术人全心全意的分析,了解到通过采用交替堆叠绝缘部件和导电部件的隔板构造,与隔板只由绝缘部件制成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隔板内部的耐压。尽管不清楚原因,但通过在电子一下子流过绝缘部件从而导致电介质击穿之前使电子逐渐流向导电部件之间的各个绝缘部件,该构造似乎可以抑制电子倍增。顺便提及,在制造图像显示装置时可能产生导电残余物,或者在驱动图像显示装置期间,构成阳极的导电部件的构造上较弱的部分可能脱落,还可能产生导电尘埃。图4示出使用其中绝缘部件和导电部件交替堆叠的隔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横截面的一部分。在该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后板,附图标记2表示前板,附图标记3表示隔板,附图标记5表示行(X方向的)布线,附图标记6表示列(Y方向的)布线,附图标记10表示荧光膜(荧光体),附图标记11表示金属背(阳极),附图标记101表示绝缘部件,附图标记102表示导电部件。但是,在如图4所示的使用隔板3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存在以下现象。也就是说,在导电部件102被暴露或被导电部件覆盖时,导电部件102可能由于导电杂质104(例如导电残余物和附着在隔板3表面上的尘埃)而发生短路,而且可能变成等电位。作为在本专利技术中隔板3的导电部件102所要求的功能,该导电部件要处于期望的电位下(因此电位规定)。这是因为导电部件102的电位必须变成期望的电位,以便形成这样的电位分布,使得来自电子源的电子束轨迹变成期望的轨迹。在此,当导电部件102通过如图4所示的导电杂质104而短路时,不可能实现上述功能。具体说来,已知导电杂质在前板2和后板1之间(如在本专利技术中那样)形成的几乎平行的电场下在前板2和后板1之间往复(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116359)。从而出现了这样的可能性在形成图像显示装置之后混入的导电杂质在上述往复运动之后附着在隔板3上。因此,在像本专利技术那样制造具有隔板3的图像显示装置时,需要防止导电部件之间通过导电杂质短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防止在具有堆叠了绝缘部件和导电部件的隔板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由于导电部件通过导电杂质短路而造成的放电。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电子发射器件的第一基板、具有阳极和响应从电子发射器件发射的电子的照射而发光的荧光体的第二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用于支撑第一和第二基板的隔板,其中该隔板在夹在设置阳极的区域和第一基板之间的区域内包括绝缘部件和多个导电部件,每个导电部件包括被绝缘部件包裹(覆盖)的部分,而且所述多个导电部件布置为使得导电部件被绝缘部件包裹的部分在第一和第二基板相对的方向上相互间隔开。在本专利技术中,隔板具有绝缘部件,而且所述多个导电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至少由上述阳极和上述第一基板夹住的区域中的上述绝缘材料中。此外,所述多个导电部件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相对的方向上,其中在上述绝缘部件中互相之间保持距离。从而,即使导电杂质附着在隔板的表面上,该多个导电部件也不会短路,从而抑制了放电。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采用其中上述隔板具有连接多个导电部件的高电阻膜并且该高电阻膜被上述绝缘部件覆盖的构造,通过高电阻膜设置每个导电部件的电位。从而可以通过抑制由于隔板表面的临时带电而导致的电位波动而防止有关隔板中的放电,并抑制电子束的临时移位。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板的部分剖开透视图。图2A、2B和2C以及图13是沿着图1中的线X-Z截取的具有几种类型隔板的显示板的截面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线Y-Z截取的显示板的截面。图4是示出传统隔板中的短路情况的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隔板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隔板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隔板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图8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隔板的制造过程的图。图8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隔板的制造过程的图。图8C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隔板的制造过程的图。图8D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隔板的制造过程的图。图9A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后板上的电子源的制造过程的图。图9B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后板上的电子源的制造过程的图。图9C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后板上的电子源的制造过程的图。图9D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后板上的电子源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0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中用于电子发射器件的形成过程的电压波形的图。图11A是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隔板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1B是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隔板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1C是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隔板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1D是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隔板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2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接收和显示装置的示意构造。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是一种通过向荧光体照射从电子发射器件释放的电子来形成图像的装置。此外,电子发射器件包括场发射类型电子发射器件、MIM类型器件、表面导电型电子发射器件等。特别地,由于表面导电型电子发射器件的结构简单且容易制造,并具有可以在大面积上形成很多器件的优点,因此优选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下面用图1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显示板)的显示板的部分剖开透视图。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后板(第一基板),附图标记2表示前板(第二基板),附图标记3表示隔板(空间限定部件),附图标记4表示侧壁。此外,附图标记5表示行(X方向的)布线,附图标记6表示列(Y方向的)布线,附图标记8表示电子发射器件,附图标记9表示电子源基板,附图标记10表示荧光膜(荧光体),附图标记11表示金属背(阳极)。X方向是设置行布线5的方向,Y方向是设置列布线6的方向。Z方向是后板1和前板2相对的方向,也可以称为后板1在前板2一侧的表面的法线方向。此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的方向是以最短距离连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线所面对的方向。如图1所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后板1和前板2以一定的间距相对设置,并且多个板状的隔板3夹在后板1和前板2之间。然后,后板1和前板2的环境被侧壁4密封,并使其内部成为真空环境。下面详细说明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具有电子发射器件;第二基板,具有阳极和响应从电子发射器件发射的电子的照射而发光的荧光体;和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用于支撑第一和第二基板的隔板,其中该隔板在夹在设置所述阳极的区域和第一基板之间的区域内包括绝缘部件和多个导电部件,每个导电部件包括被该绝缘部件包裹的部分,而且所述多个导电部件布置为使得导电部件被绝缘部件包裹的所述部分在第一和第二基板相对的方向上相互间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智也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