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56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采集设备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管,外管和内管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槽,外管和内管的底部位于固定槽的两侧均安装有弧形板,若干个弧形板远离固定槽的一端相互抵接,位于外管上若干个固定槽的内壁上均安装有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苜蓿根茎在与弧形板的外壁接触时,会因为弧形板的移动使根茎向外管的两侧位置的土壤进行挤压,使外管在向土壤内部进行移动时虽然会与根茎接触,但并不会对苜蓿根茎造成伤害。害。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采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苜蓿是一种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牧草之王”的美名。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多分枝。茎通常直立,近无毛,一般只有三片小叶子,叶形呈心形状,叶心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因为苜蓿根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功效。主治热病烦满,黄疸,尿路结石,所以有较多的种植人员会选择对苜蓿进行种植。轻度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0.3%时要采取压盐措施。所以种植人员会时常对苜蓿的根茎位置的土壤进行收集检测。
[0003]常用的收集设备在使用时均是直接把收集设备插入土壤内部对苜蓿根茎附近的土壤进行收集,但是在进行土壤收集时会对苜蓿根茎造成伤害,在收集设备插入地面时会导致位于土壤内部的苜蓿根茎出现断裂的情况,在使用时无法对苜蓿根茎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同时苜蓿根茎会对收集设备的移动起到阻碍,不方便对苜蓿根茎附近的土壤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管,外管和内管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槽,外管和内管的底部位于固定槽的两侧均安装有弧形板,若干个弧形板远离固定槽的一端相互抵接,位于外管上若干个固定槽的内壁上均安装有隔板。
[0007]优选的,所述内管的顶端位于外管的上方,内管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套筒,套筒内滑动安装有套杆,套杆的顶部安装有调节块。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支杆,支杆位于内管的内部,支杆的外壁上安装有若干个转动板,转动板侧面靠近边角的位置均设有倒角。
[0009]优选的,位于内管底部的若干个弧形板的外壁分别与位于外管底部的若干个弧形板的内壁抵接,支杆的底端位于若干个固定槽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外壁顶端开设有环形的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安装在外管的内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外壁顶部安装有限位圈,限位圈的底部安装有橡胶片。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调节块上安装有防护套。
[0013]优选的,套筒位于固定板的顶部中端,支杆的顶端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中端,隔板的两侧底部均设有弧形倒角。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位于限位圈的上方,固定板的两端顶部均安装有防滑片。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中当位于土壤内部的苜蓿根茎与弧形板接触时,因为若干个弧形板远离外管的一端相互抵接,所以弧形板远离外管的一端并不会对根茎造成划伤损坏,而根茎在与弧形板的外壁接触时,会因为弧形板的移动使根茎向外管的两侧位置的土壤进行挤压,使外管在向土壤内部进行移动时虽然会与根茎接触,但并不会对苜蓿根茎造成伤害。
[0017]2、本技术中当弧形板和外管对土壤的挤压时,会使一部分土壤通过相邻的两个弧形板之间的缝隙和若干个固定槽进入内管的内部,内管便可对地面内部的土壤进行存储,同时位于固定槽内部的隔板能对外管的底端进行支撑,防止因为土壤对外管底端的挤压导致外管底端变形。
[0018]3、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对土壤收集外壁后,便可把内管和外管放置到指定收集容器的上方,工作人员转动固定板便可使内管底部的弧形板与外管底部的弧形板相互重叠,而位于内管内部收集的土壤便可通过固定槽和相邻的两个弧形板之间的缝隙掉落至指定土壤收集容器内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的外管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的外管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的内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外管;2、内管;3、限位圈;4、固定板;5、支杆;6、套筒;7、套杆;8、调节块;9、固定槽;10、弧形板;11、隔板;12、转动板;13、滑块;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4,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包括外管1,外管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管2,外管1和内管2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槽9,外管1和内管2的底部位于固定槽9的两侧均安装有弧形板10,若干个弧形板10远离固定槽9的一端相互抵接,位于外管1上若干个固定槽9的内壁上均安装有隔板11。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内管2的顶端位于外管1的上方,内管2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顶部安装有套筒6,套筒6内滑动安装有套杆7,套杆7的顶部安装有调节块8,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根据使用情况对调节块8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工作人员对外管1和内管2进行拉动。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板4的底部安装有支杆5,支杆5位于内
管2的内部,支杆5的外壁上安装有若干个转动板12,转动板12侧面靠近边角的位置均设有倒角,当进入内管2内部的土壤形成泥块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支杆5,使支杆5上的若干个转动板12对泥块进行松动。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位于内管2底部的若干个弧形板10的外壁分别与位于外管1底部的若干个弧形板10的内壁抵接,支杆5的底端位于若干个固定槽9之间,弧形板10在外管1向土壤内部进行移动时对位于土壤内部的苜蓿根茎进行推动,使苜蓿根茎顺着弧形板10和外管1的外壁向外管1的两侧进行移动,能对苜蓿的根茎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002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内管2的外壁顶端开设有环形的滑槽14,滑槽14内滑动安装有滑块13,滑块13安装在外管1的内壁上,在使用时内管2能在外管1的内部进行转动,而滑块13能对内管2的位置起到较好的位置限定作用。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外管1的外壁顶部安装有限位圈3,限位圈3的底部安装有橡胶片,在使用时限位圈3与地面抵接,而橡胶片能对限位圈3的底部进行保护,防止地面上的石块对限位圈3的底部造成划伤。
[003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调节块8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调节块8上安装有防护套,若干个凹槽能使工作人员在转动调节块8时更加方便工作人员把握调节块8。
[00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管(2),外管(1)和内管(2)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槽(9),外管(1)和内管(2)的底部位于固定槽(9)的两侧均安装有弧形板(10),若干个弧形板(10)远离固定槽(9)的一端相互抵接,位于外管(1)上若干个固定槽(9)的内壁上均安装有隔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的顶端位于外管(1)的上方,内管(2)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顶部安装有套筒(6),套筒(6)内滑动安装有套杆(7),套杆(7)的顶部安装有调节块(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的底部安装有支杆(5),支杆(5)位于内管(2)的内部,支杆(5)的外壁上安装有若干个转动板(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苜蓿根际土壤无损采集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内管(2)底部的若干个弧形板(10)的外壁分别与位于外管(1)底部的若干个弧形板(10)的内壁抵接,支杆(5)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