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31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玻璃和下铁框,于液晶显示玻璃和下铁框之间依次叠合设置有上增光片、下增光片、下扩散片、导光板和第一反射片;于下铁框的下侧设置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之间形成固定腔;于第一安装段贴附设置有LED发光组件;于第二安装段对应LED发光组件贴附设置有第二反射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创性地对下铁框增加安装结构,在传统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基础上取消胶框,利用第一反射片和第二反射片将部分出射光纤于固定腔内经过有限次反射后有效传输至导光板的内部,防止出现漏光的问题,便于超窄边框外形结构的实现。框外形结构的实现。框外形结构的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
,具体涉及一种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源是用于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的一种面光源,由于液晶显示玻璃并不具有自发光性,所以背光源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视觉效果。现有的显示器通常利用胶框支撑和固定整个背光模组,然而传统的胶框结构的宽度较大,对显示器的显示面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实现超窄边框结构,同时胶框具有一定厚度,将直接增大显示器的整体厚度;现有出现无胶框的液晶显示器,此种显示器容易出现变形、不易定位、封光性差的缺陷,且组装可靠性差,存在较大的使用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其包括装配设置的液晶显示玻璃和下铁框,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和所述下铁框之间依次叠合设置有上增光片、下增光片、下扩散片、导光板和第一反射片;
[0006]于所述下铁框的下侧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由所述下铁框的下边缘延伸而出,所述承载段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之间形成固定腔;
[0007]于所述第一安装段贴附设置有LED发光组件,所述LED发光组件对应所述导光板设置;
[0008]于所述第二安装段对应所述LED发光组件贴附设置有第二反射片。
[0009]上述的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其中于所述下铁框的上侧、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墙垫片、第二挡墙垫片和第三挡墙垫片。
[0010]上述的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其中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和所述下铁框之间贴附设置有固定贴合条。
[0011]上述的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其中围绕所述液晶显示玻璃的周侧设置有包边胶条,所述包边胶条与所述下铁框贴附组装。
[0012]上述的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其中于所述承载段设置有灯罩,所述LED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灯罩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开创性地对所述下铁框增加所述安装结构,在传统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基础上取消胶框,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将所述LED发光组件直接贴附于所述第一安装段上,并利用所述第一反射片和第二反射
片将部分出射光纤于所述固定腔内经过有限次反射后有效传输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防止出现漏光的问题,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同时所述导光板对光线进行点光源到面光源的转换,所述下扩散片对由所述导光板转换而出的光线进行方向修正,所述下增光片通过光折射原理使散射的光线往垂直方向叠加,形成正方上的光学增益,所述上增光片进一步将垂直面光源于垂直方向上增益,所述液晶显示玻璃依靠电子信号以显示图像画面,一方面可改善明暗差异优化图像画面效果的均匀性,提高光学亮度和稳定均一性,另一方面所述液晶显示玻璃的显示面积不受限于胶框承载面的宽度,便于超窄边框外形结构的实现,进一步降低装置的厚度,优化装置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技术进行限制。
[0020]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1,其包括装配设置的液晶显示玻璃11和下铁框12,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和所述下铁框12之间依次叠合设置有上增光片13、下增光片14、下扩散片15、导光板16和第一反射片17;
[0021]于所述下铁框12的下侧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由所述下铁框12的下边缘延伸而出,所述承载段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之间形成固定腔;
[0022]于所述第一安装段贴附设置有LED发光组件18,所述LED发光组件18对应所述导光板16设置;
[0023]于所述第二安装段对应所述LED发光组件18贴附设置有第二反射片19。
[0024]具体地,开创性地对所述下铁框12增加所述安装结构,在传统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基础上取消胶框,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将所述LED发光组件18直接贴附于所述第一安装段上,并利用所述第一反射片17和第二反射片19将部分出射光纤于所述固定腔内经过有限次反射后有效传输至所述导光板16的内部,防止出现漏光的问题,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同时所述导光板16对光线进行点光源到面光源的转换,所述下扩散片15对由所述导光板16转换而出的光线进行方向修正,所述下增光片14通过光折射原理使散射的光线往垂直方向叠加,形成正方上的光学增益,所述上增光片13进一步将垂直面光源于垂直方向上增益,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依靠电子信号以显示图像画面,一方面可改善明暗差异优化图像画面效果的均匀性,提高光学亮度和稳定均一性,另一方面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的显示面积不受限于胶框承载面的宽度,便于超窄边框外形结构的实现,进一步降低
装置的厚度,优化装置的整体性。
[0025]较佳地,于所述下铁框12的上侧、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墙垫片20、第二挡墙垫片和第三挡墙垫片21,便于提高装置的组装可靠性,避免在晃动的过程中内部各膜片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0026]进一步地,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和所述下铁框12之间贴附设置有固定贴合条,所述固定贴合条用于进一步贴合固定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和所述下铁框12,避免在晃动的过程中二者发生相对位移,提高装置的组装可靠性。
[0027]进一步地,围绕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的周侧设置有包边胶条,所述包边胶条与所述下铁框12贴附组装,进一步提高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的安装可靠性。
[0028]进一步地,于所述承载段设置有灯罩,所述LED发光组件18设置于所述灯罩上;所述LED发光组件18贴附于所述灯罩上,即可避免灯口出现发光不均匀的现象,又可提升散热效果。
[0029]本技术设计合理巧妙,开创性地对所述下铁框增加所述安装结构,在传统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基础上取消胶框,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将所述LED发光组件直接贴附于所述第一安装段上,并利用所述第一反射片和第二反射片将部分出射光纤于所述固定腔内经过有限次反射后有效传输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防止出现漏光的问题,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胶框的显示屏背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配设置的液晶显示玻璃和下铁框,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和所述下铁框之间依次叠合设置有上增光片、下增光片、下扩散片、导光板和第一反射片;于所述下铁框的下侧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由所述下铁框的下边缘延伸而出,所述承载段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承载段和第二安装段之间形成固定腔;于所述第一安装段贴附设置有LED发光组件,所述LED发光组件对应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段对应所述LED发光组件贴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凡柯宪和荣喜山蔡校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烨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