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80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玻璃和下铁框,于液晶显示玻璃和下铁框之间相适配地设置有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安装框架、LED发光组件、DBEF片、上增光片、下增光片和下扩散片,安装框架与下铁框卡合装配;于下扩散片与下铁框之间叠合设置有导光板和反射片,LED发光组件向导光板的入光端延伸设置有LED灯条,LED灯条与导光板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LED灯条发出的光源有效传输至导光板的内部以进行平行光点光源到垂直光面光源的转换,下扩散片对转换而出的光线进行方向修正,下增光片通过光折射原理使散射的光线往垂直方向叠加形成正方上的光学增益,上增光片将垂直面光源于垂直方向上增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
,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源是用于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的一种面光源,由于液晶显示玻璃并不具有自发光性,所以背光源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视觉效果。现有的背光装置多为无灯罩结构,在亮度、散热、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均没有有效的提升空间,为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其包括装配设置的液晶显示玻璃和下铁框,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和所述下铁框之间相适配地设置有背光模组;
[0006]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安装框架、及依次叠合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中的LED发光组件、DBEF片、上增光片、下增光片和下扩散片,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下铁框卡合装配;
[0007]于所述下扩散片与所述下铁框之间依次叠合设置有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LED发光组件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延伸设置有LED灯条,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导光板抵接。
[0008]上述的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下铁框包括框本体、及围绕所述框本体的四周呈角度地延伸设置的固定围框,所述液晶显示玻璃与所述固定围框装配设置。
[0009]上述的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其中于所述固定围框的内侧面设置有灯罩,所述LED灯条与所述灯罩抵接。
[0010]上述的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围框的内侧面设置有玻璃安装槽,所述液晶显示玻璃镶嵌设置于所述玻璃安装槽中。
[0011]上述的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其中围绕所述液晶显示玻璃的周侧设置有包边胶条,所述包边胶条与所述玻璃安装槽抵接。
[0012]上述的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围框设置有若干组用于与所述安装框架卡合装配的卡合卡扣。
[0013]上述的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其中于所述安装框架设置有若干组与所述卡合卡扣相适配的卡合槽。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所述安装框架作为所述背光模组的安装支撑部件,同时也作为所述液晶显示玻璃的受力承载部件,有效地提高装置的支撑强度和安装可靠性;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紧挨所述LED灯条的发光面,使发出的光源有效传输至所
述导光板的内部以进行平行光点光源到垂直光面光源的转换,所述下扩散片对由所述导光板转换而出的光线进行方向修正,所述下增光片通过光折射原理使散射的光线往垂直方向叠加,形成正方上的光学增益,所述上增光片进一步将垂直面光源于垂直方向上增益,所述DBEF片为所述液晶显示玻璃增加亮度,所述液晶显示玻璃依靠电子信号以显示图像画面,不仅可改善明暗差异优化图像画面效果的均匀性,提高散热效果,又可提高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的卡合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技术进行限制。
[0021]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1,其包括装配设置的液晶显示玻璃11和下铁框12,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和所述下铁框12之间相适配地设置有背光模组;
[0022]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安装框架20、及依次叠合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20中的LED发光组件13、DBEF片14、上增光片15、下增光片16和下扩散片17,所述安装框架20与所述下铁框12卡合装配;
[0023]于所述下扩散片17与所述下铁框12之间依次叠合设置有导光板18和反射片19,所述LED发光组件13向所述导光板18的入光端延伸设置有LED灯条,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导光板18抵接。
[0024]具体地,所述安装框架20作为所述背光模组的安装支撑部件,同时也作为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的受力承载部件,有效地提高装置的支撑强度和安装可靠性;所述导光板18的入光端紧挨所述LED灯条的发光面,使发出的光源有效传输至所述导光板18的内部以进行平行光点光源到垂直光面光源的转换,所述下扩散片17对由所述导光板18转换而出的光线进行方向修正,所述下增光片16通过光折射原理使散射的光线往垂直方向叠加,形成正方上的光学增益,所述上增光片15进一步将垂直面光源于垂直方向上增益,所述DBEF片14为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增加亮度,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依靠电子信号以显示图像画面,不仅可改善明暗差异优化图像画面效果的均匀性,提高散热效果,又可提高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的卡合稳固性。
[0025]较佳地,所述下铁框12包括框本体、及围绕所述框本体的四周呈角度地延伸设置的固定围框,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与所述固定围框装配设置;所述固定围框既增大所述下铁框12的容纳空间,又可提高装置的安装可靠性。
[0026]进一步地,于所述固定围框的内侧面设置有灯罩121,所述LED灯条与所述灯罩121
抵接;所述LED灯条贴附于所述灯罩121上,即可避免灯口出现发光不均匀的现象,又可提升散热效果。
[002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围框的内侧面设置有玻璃安装槽,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镶嵌设置于所述玻璃安装槽中,可提高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的安装可靠性。
[0028]进一步地,围绕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的周侧设置有包边胶条,所述包边胶条与所述玻璃安装槽抵接,进一步提高所述液晶显示玻璃11的安装可靠性。
[002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围框设置有若干组用于与所述安装框架20卡合装配的卡合卡扣,于所述安装框架20设置有若干组与所述卡合卡扣相适配的卡合槽;配合设置所述卡合卡扣和所述卡合槽,可实现灵活装拆所述下铁框12与安装框架20,便于维修和安装。
[0030]本技术设计合理巧妙,所述安装框架作为所述背光模组的安装支撑部件,同时也作为所述液晶显示玻璃的受力承载部件,有效地提高装置的支撑强度和安装可靠性;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紧挨所述LED灯条的发光面,使发出的光源有效传输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以进行平行光点光源到垂直光面光源的转换,所述下扩散片对由所述导光板转换而出的光线进行方向修正,所述下增光片通过光折射原理使散射的光线往垂直方向叠加,形成正方上的光学增益,所述上增光片进一步将垂直面光源于垂直方向上增益,所述DBEF片为所述液晶显示玻璃增加亮度,所述液晶显示玻璃依靠电子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配设置的液晶显示玻璃和下铁框,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和所述下铁框之间相适配地设置有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安装框架、及依次叠合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中的LED发光组件、DBEF片、上增光片、下增光片和下扩散片,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下铁框卡合装配;于所述下扩散片与所述下铁框之间依次叠合设置有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LED发光组件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延伸设置有LED灯条,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导光板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灯罩液晶屏背光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铁框包括框本体、及围绕所述框本体的四周呈角度地延伸设置的固定围框,所述液晶显示玻璃与所述固定围框装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凡柯宪和荣喜山蔡校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烨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