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载无线交换机的电磁屏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78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载无线交换机的电磁屏蔽结构,包括机箱底座、一个或一个以上的AP单元、与AP单元数量相对应的电磁屏蔽盒,其中:机箱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前面板,机箱底座内位于前面板的一侧设置有AP安装板组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导向板、固定背板,其中:AP单元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前部,在每个AP单元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导向面,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紧固面,导向面固定在紧固面上;在每一对导向面的后端之间设置固定背板,固定背板上设置有一垂直于底板的折弯边,折弯边上设有内螺纹孔;电磁屏蔽盒可拆卸地设置在每个AP单元的外部,通过的导向板以及固定背板实现电磁屏蔽盒的安装与固定。背板实现电磁屏蔽盒的安装与固定。背板实现电磁屏蔽盒的安装与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载无线交换机的电磁屏蔽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载无线交换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载无线交换机的电磁屏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机箱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同时机箱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机箱内部工作功率日益增大,来自机箱内部的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对周边的电子设备及人身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敏感电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
[0003]有鉴于此,电子机箱设备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并处理好电磁干扰和辐射的问题,对于独立的电子模块进行电磁屏蔽,往往采用箱体式的结构对其进行包围屏蔽,其缺点是屏蔽壳体的连接需要通过打螺丝的方式进行相互固定,此种方式组装效率低,而且需要严格控制所有螺丝的松紧程度一致以获得良好的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载无线交换机的电磁屏蔽结构,用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屏蔽效果不佳、组装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光载无线交换机的电磁屏蔽结构,包括机箱底座、一个或一个以上的AP单元、与AP单元数量相对应的电磁屏蔽盒,其中:
[0007]所述机箱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前面板,机箱底座内位于所述前面板的一侧设置有AP安装板组件;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AP单元配合的安装接口;所述AP安装板组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导向板、固定背板,其中:
[0008]AP单元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前部,在每个AP单元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导向面,导向面的横截面为倒L型结构,底板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紧固面,所述导向面固定在紧固面上;在每一对导向面的后端之间设置所述固定背板,其中固定背板下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背板的长度小于电磁屏蔽盒的宽度,固定背板上设置有一垂直于底板的折弯边,折弯边上设有内螺纹孔;
[0009]所述电磁屏蔽盒可拆卸地设置在每个AP单元的外部,通过所述的导向板以及固定背板实现电磁屏蔽盒的安装与固定,其中:
[0010]电磁屏蔽盒的前半部分为空心矩形体结构,电磁屏蔽盒的后半部分为与前半部分贯连的直角梯形体结构,其中,梯形体结构的斜面下部与所述矩形体结构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矩形体结构无前端面,矩形体结构以及梯形体结构均底面;在所述矩形体的前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折边,在第一折边以及矩形体结构前端的上边缘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屏蔽泡沫棉;电磁屏蔽盒的下部两侧边缘上对称设置有一对第二折边,第二折边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屏蔽泡沫棉;所述梯形体结构的后侧壁下缘设置有一矩形开口,矩形开口中设置
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手拧螺丝;在所述矩形开口内侧上方设置有第三电磁屏蔽泡沫棉,第三电磁屏蔽泡沫棉的两端与梯形体结构的左右侧壁内部接触;所述一对第二折边与每个AP单元的两侧设置的一对导向面滑动配合以进行电磁屏蔽盒的安装;电磁屏蔽盒安装到位后,通过手拧螺丝与折弯边上内螺纹孔的配合对电磁屏蔽盒进行固定。
[0011]进一步地,相邻的导向面共用同一个紧固面。
[0012]进一步地,在每个导向面的后缘处加工有导引斜面,用于引导电磁屏蔽盒的安装。
[0013]进一步地,电磁屏蔽盒采用电磁屏蔽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包括铍铜、不锈钢。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屏蔽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
[0015]首先将AP安装板组件固定在机箱底座内部,在底板上表面的每一对导向面之间固定一个AP单元;固定好AP单元后,将前面板安装在机箱底座的前端,并使AP单元的上部穿过前面板上的安装接口;取预制好的电磁屏蔽盒,将电磁屏蔽盒上的一对第二折边在导引斜面的导引下,滑入到所述一对导向面下部,此时第二折边底部的第二电磁屏蔽泡沫棉压缩,以填充电磁屏蔽盒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不断向前推动电磁屏蔽盒,直至电磁屏蔽盒前部的第一折边上的第一电磁屏蔽泡沫棉与前面板的内侧面接触并压缩时,电磁屏蔽盒后部内侧的第三电磁屏蔽泡沫棉也与固定背板上的折弯边接触并压缩,实现紧密接触;此时手拧螺丝也与折弯边上内螺纹孔位置相对应,通过拧入手拧螺丝,实现对电磁屏蔽盒的固定,从而利用电磁屏蔽盒、前面板的内侧面、底板的上表面三者共同组成的密闭空间对AP单元进行电磁屏蔽。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0017]本专利技术的电磁屏蔽结构在外形上能更好地适配不同类型的AP单元,具有良好的适配性,通过其本身以及前面板的内侧面、底板的上表面三者共同组成的密闭空间对AP单元进行有效的电磁屏蔽,屏蔽效果好;装配时仅需采用滑动的方式即可快捷、简单地完成装配,并用手拧螺丝固定,装配固定效率高;该结构整体便于加工制造,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AP安装板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a)、(b)分别展示不同视角下的AP安装板组件结构;
[0021]图4为电磁屏蔽盒结构示意图,其中(a)、(b)分别展示电磁屏蔽盒外部、内部的结构;
[0022]图5为电磁屏蔽盒安装过程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1机箱底座,2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单元,3电磁屏蔽盒,11前面板,12AP安装板组件,111安装接口,121底板,122导向板,123固定背板,1221紧固面,1222导向面,1223导引斜面,1231折弯边,1232内螺纹孔,31第二折边,32第一折边,33手拧螺丝,4第二电磁屏蔽泡沫棉,5第一电磁屏蔽泡沫棉,6第三电磁屏蔽泡沫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见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载无线交换机的电磁屏蔽结构,包括机
箱底座1、一个或一个以上的AP单元2、与AP单元2数量相对应的电磁屏蔽盒3,其中:
[0025]所述机箱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前面板11,机箱底座1内位于所述前面板11的一侧设置有AP安装板组件12;所述前面板11上开设有与所述AP单元2配合的安装接口111。
[0026]参见图3,所述AP安装板组件12包括底板121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导向板122、固定背板123,其中:
[0027]AP单元2固定在所述底板121的上表面前部,在每个AP单元2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导向面1222,导向面1222的横截面为倒L型结构,底板121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紧固面1221,所述导向面1222固定在紧固面1221上;相邻的导向面1222可共用同一个紧固面1221。在每个导向面1222的后缘处加工有导引斜面1223;在每一对导向面1222的后端之间设置所述固定背板123,其中固定背板123下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21的上表面,固定背板123的长度小于电磁屏蔽盒3的宽度,固定背板123上设置有一垂直于底板121的折弯边1231,折弯边1231上设有一内螺纹孔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载无线交换机的电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底座(1)、一个或一个以上的AP单元(2)、与AP单元(2)数量相对应的电磁屏蔽盒(3),其中:所述机箱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前面板(11),机箱底座(1)内位于所述前面板(11)的一侧设置有AP安装板组件(12);所述前面板(11)上开设有与所述AP单元(2)配合的安装接口(111);所述AP安装板组件(12)包括底板(121)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导向板(122)、固定背板(123),其中:AP单元(2)固定在所述底板(121)的上表面前部,在每个AP单元(2)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导向面(1222),导向面(1222)的横截面为倒L型结构,底板(121)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紧固面(1221),所述导向面(1222)固定在紧固面(1221)上;在每一对导向面(1222)的后端之间设置所述固定背板(123),其中固定背板(123)下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21)的上表面,固定背板(123)的长度小于电磁屏蔽盒(3)的宽度,固定背板(123)上设置有一垂直于底板(121)的折弯边(1231),折弯边(1231)上设有内螺纹孔(1232);所述电磁屏蔽盒(3)可拆卸地设置在每个AP单元(2)的外部,通过所述的导向板(122)以及固定背板(123)实现电磁屏蔽盒(3)的安装与固定,其中:电磁屏蔽盒(3)的前半部分为空心矩形体结构,电磁屏蔽盒(3)的后半部分为与前半部分贯连的直角梯形体结构,其中,梯形体结构的斜面下部与所述矩形体结构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矩形体结构无前端面,矩形体结构以及梯形体结构均底面;在所述矩形体的前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折边(32),在第一折边(32)以及矩形体结构前端的上边缘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屏蔽泡沫棉(5);电磁屏蔽盒(3)的下部两侧边缘上对称设置有一对第二折边(31),第二折边(3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磁屏蔽泡沫棉(4);所述梯形体结构的后侧壁下缘设置有一矩形开口,矩形开口中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手拧螺丝(33);在所述矩形开口内侧上方设置有第三电磁屏蔽泡沫棉(6),第三电磁屏蔽泡沫棉(6)的两端与梯形体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海晔刘智聪甄鹏唐跃华黄润汪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