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飞水蒸发器散热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75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飞水蒸发器散热带结构。它包括上汇集管、下汇集管、散热管,吸气管、进液管,所述散热管与上汇集管、下汇集管连接,所述进液管、吸气管分别与上汇集管或下汇集管连接形成密闭腔体,还包括散热带,所述散热带与散热管连接,所述散热带上开有多个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蒸发器具有良好排水性,可防止空调制冷时产生飞水问题。生飞水问题。生飞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飞水蒸发器散热带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蒸发器
,具体涉及一种防飞水蒸发器散热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空调蒸发器存在一定问题,如在特定环境及特殊工况下产生飞水问题。
[0003]空调启动制冷时,蒸发器内制冷剂开始进行相变,制冷剂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大量热量,使其周围环境迅速降温,当常温空气穿过温度较低的蒸发器表面时已变成低温空气,此空气再通过空调风道流向驾驶室,达到制冷效果。然而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汽,当遇到温度较低的蒸发器时在表面产生冷凝,形成大量水附着在蒸发器表面。当积攒到一定水量时,由于重力的原因且在一定流速的空气吹过蒸发器,大部分冷凝水通过散热带上开窗位置逐渐向下滴落,不断向下排水,导致开空调制冷时,家用空调或汽车空调都会排除大量的水。
[0004]在特定工况下,如开空调初期突然加大风量,会有飞水现象。刚启动制冷时,蒸发器不会马上排水,先进入蓄水模式,如图7所示,当水积攒到蓄水重量峰值后才开始排水,而这各时候空调突然加大风量,则会把还没来得及排出的水吹出表面而形成飞水。此外,由于蒸发器本身结构设计不合适,如开窗长度不足造成水滴堵塞不能及时排水,蓄水量较大造成一直飞水状态,同时换热性能也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飞水蒸发器散热带结构。用蒸发器散热带增加开槽、合适的开窗角及长度,可以更好降低蒸发器表面蓄水量,解决蒸发器飞水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飞水蒸发器散热带结构,包括上汇集管、下汇集管、散热管,吸气管、进液管,所述散热管与上汇集管、下汇集管连接,所述进液管、吸气管分别与上汇集管或下汇集管连接形成密闭腔体,还包括散热带,所述散热带与散热管连接,所述散热带上开有多个槽。
[0007]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散热带的波高H为6.03mm
±
0.08mm,开窗长度L1为5.2mm
±
0.2mm,开窗角为30
°±4°

[0008]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槽在散热带前后方向上错开布置。
[0009]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散热带的槽的长度L2和宽度w分别为2mm
±
1mm和2mm
±
1mm。
[0010]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散热带和散热管装配宽度相同。
[0011]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蒸发器在空调壳体中装配倾斜角度α大于5
°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散热带上开槽,散热管和散热带装配相同高度,且规定蒸发器在空调壳体中装配位置,在保证装制冷性能前提下,通过减少蒸发器表面蓄水量,加速排水进而解决蒸发器飞水问题。通过多次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峰值蓄水量至少50g,蓄水量降
低15%。本专利技术蒸发器具有良好排水性,可防止空调制冷时产生飞水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4]1、在波高确定前提下,在满足散热带要求强度下,开窗长度开到最大值开窗角过小会引起水滴堵塞,开窗角过大将引起风阻加大造成性能降低,经过多次数据模拟取得最优值开窗角为30
°±4°

[0015]2、散热带的开槽长度和宽度分别为2mm
±
1mm,开槽位置正反面错开,原因一增加散热带强度,避免在一个位置散热带局部强度降低,原因二加快排水能力,散热带上冷凝水顺着开槽位置向下滴落,散热带波峰和波谷都对应有开槽孔。
[0016]3、散热带和散热管装配高度相同。因散热带上有开槽,冷凝水通过开槽处留下,不需要散热管装配高出散热带形成边缘,方便冷凝水散热管边缘留下。散热带和散热管装配高度相同另外优点,因换热面积提高,性能同时也会提高。
[0017]4、蒸发器在空调壳体中装配倾斜角度α大于5
°
。当空气吹过蒸发器表面产生飞水时,改变水滴所形成抛物线的轨迹。在一定程度减少飞水面积。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散热带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的散热带截面图;
[0021]图4为散热带开槽位置及尺寸示意图;
[0022]图5为散热带与散热管装配关系图;
[0023]图6为蒸发器安装空调内位置示意图;
[0024]图7为蒸发器制冷时蓄水重量与时间示意图
[0025]图中,1

上汇集管、2

下汇集管、3

散热带(3
‑1‑
槽)、4

散热管、5

吸气管、6

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定。
[0027]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上汇集管1、下汇集管2、散热管4,吸气管5、进液管6,所述散热管4与上汇集管1、下汇集管2通过钎焊连接,所述进液管6、吸气管5分别与上汇集管1或下汇集管2通过钎焊连接形成密闭腔体,还包括散热带3,所述散热带3与散热管4通过钎焊连接,所述散热带3上开有槽3

1。
[0028]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带3的波高H为6.03mm
±
0.08mm,开窗长度L1为5.2mm
±
0.2mm,开窗角为30
°±4°

[0029]所述槽3

1在散热带3前后方向上错开布置。
[0030]如图4所示,所述散热带3的槽3

1的长度L2和宽度w分别为2mm
±
1mm和2mm
±
1mm。
[0031]如图5所示,所述散热带3和散热管4装配宽度m相同。
[0032]如图6所示,所述蒸发器在空调壳体中装配倾斜角度α大于5
°
。当空气吹过蒸发器表面产生飞水时,改变水滴所形成抛物线的轨迹。在一定程度减少飞水面积。
[0033]本专利技术从进液管6注入一定压力制冷剂,制冷剂通过吸收外界热量相变变为气体从吸气管5流出,完成蒸发器功能的一个循环。
[0034]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飞水蒸发器散热带结构,包括上汇集管(1)、下汇集管(2)、散热管(4),吸气管(5)、进液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4)与上汇集管(1)、下汇集管(2)连接,所述进液管(6)、吸气管(5)分别与上汇集管(1)或下汇集管(2)连接形成密闭腔体,还包括散热带(3),所述散热带(3)与散热管(4)连接,所述散热带(3)上开有多个槽(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飞水蒸发器散热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3)的波高H为6.03mm
±
0.08mm,开窗长度L1为5.2mm
±
0.2mm,开窗角为30
°±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雪娜桂远周俊聂盼曾慧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