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自由曲面构件的内外温度联控3D打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自由曲面构件的内外温度联控3D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轻质高强,能够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高端装备构件高可靠性且轻的性能需求。此领域广泛存在形状复杂的自由曲面构件,如飞机机翼,若采用传统工艺制造,工艺链长且难以实现一体化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具有质量高及能实现复杂构件的一体化成形等优良特性,已成为实现此类构件高质量制造的优选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地位日益突出。
[0003]3D打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由于树脂和纤维仅在打印喷嘴加热后,简单地在平台上进行堆积成形,因此Z向上的结合强度主要依靠树脂间的粘合力,故层间结合强度较低,特别对于曲面构件更是如此。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展开深入的探索。李志刚等人的专利号为CN 114248437A的专利技术“一种连续纤维编织体增强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方法”利用了针刺工艺,对已铺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自由曲面构件的内外温度联控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外温度联控3D打印装置包括打印装置与平台(A)、外部辅助加热系统(B)、内部加热系统(C)和控制系统(D);打印装置与平台(A)包括机械臂(A1)、打印平台(A2)、打印喷头(A3)、法兰盘(A4)和底板(A5);底板(A5)与打印喷头(A3)通过法兰盘(A4)安装在机械臂(A1)的末端,打印平台(A2)固定于地面;外部辅助加热系统(B)包括外热源(B1)、夹持机构(B2)和红外热像仪(B3);外热源(B1)通过夹持机构(B2)固定于底板(A5)上打印喷头(A3)一侧,打印时先辅助加热已铺放层,再铺放新的复合材料;调节外热源(B1)的功率大小,加热复合材料表面至不同的温度,使其树脂粘度降低,同下一打印层结合;红外热像仪(B3)固定于地面上,其对准打印的构件,实时测量打印过程中构件的温度场;内部加热系统(C)位于机械臂(A1)末端的打印喷头(A3)内部,其包括加热腔(C1)、加热棒(C2)、风扇(C3)和温度传感器(C4);加热棒(C2)和温度传感器(C4)固定于加热腔(C1)内,风扇(C3)固定于加热腔(C1)外;温度传感器(C4)实时测量加热腔(C1)内的温度;控制系统(D)包括工控机(D1);温度传感器(C4)无线连接到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吉,周建明,王公硕,付饶,王洪全,关守岩,吴博,张博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