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28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点火线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通过保护套底端依次排列布设有若干个凹接部,用于配合套接点火线圈本体头端,凹接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插电头,插电头横向滑移,以插接入插电口内,保护套内立设有插杆,用于沿连接耳向下插接限位,同时插杆底端外侧设有卡接部,卡接部随插杆插接于连接耳下端时,用于卡接连接耳限位,实现稳定套接限位,保护套上开设有固定连接孔,从而利用螺栓等部件固定连接保护套于车身或发动机上,由此,保护套和各点火线圈本体相当于形成一套点火线圈总成,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接线杂乱,且装配时,操作简单、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点火线圈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点火线圈一般由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低压电,借点火线圈和断电器将其转变为高电压,再通过配电器分配到各缸火花塞,即一般由多个独立的点火线圈本体简单构成,从而易受侵蚀影响,且接线杂乱,对此,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802699.9公开的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罩包括覆盖于发动机点火线圈上方的盖板、固定于盖板底面用于与点火线圈连接的连接部,能对发动机点火线圈进行遮掩,且盖板上固定有用于对连接于点火线圈的线缆进行支撑定位的线夹,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734441.X发动机点火线圈装饰罩也公开有类似结构,虽然公开有防护的护罩,以及护罩内用于绕线的线夹,但是在装配时接线、绕线操作依然较为麻烦,操作不便,由此,还不足以满足更高的实用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以解决装配时接线、绕线操作较为麻烦,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包括点火线圈本体,点火线圈本体头端一侧设有插电口,另一侧设有连接耳,还包括:
[0005]保护套,保护套底端依次排列布设有若干个凹接部,用于配合套接点火线圈本体头端,凹接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插电头,插电头横向滑移,用以插接入插电口内;
[0006]插杆,立设于保护套内,用于沿连接耳向下插接限位,插杆底端外侧设有卡接部,卡接部随插杆插接于连接耳下端时,用于卡接连接耳限位;
[0007]固定连接孔,开设于保护套上。
[0008]优选地,凹接部为设于保护套底端的凹槽,凹槽的宽度与点火线圈本体头端的宽度相匹配。
[0009]优选地,凹接部一侧横向设有滑轨,插电头滑动连接于滑轨上。
[0010]优选地,插杆底端贴合插接于连接耳。
[0011]优选地,卡接部为布设于插杆底侧端上的卡珠,卡珠弹性连接于插杆底侧端上。
[0012]优选地,插杆侧端位于卡接部上方贴设有磁性贴片,插杆插接入连接耳内时,通过磁性贴片磁性吸附于连接耳内圈上。
[0013]优选地,保护套顶端横向开设有滑槽,插杆顶端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用于沿滑槽横向滑移调节位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保护套底端依次排列布设有若干个凹接部,用于配合套接点火线圈本体头端,凹接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插电头,即各插电头和接电线缆已预制集成于保护套内,通过保护套套接各点火线圈本体头端时,仅需将邻侧的插电头横向滑移,
以插接入插电口内,然后通过保护套单独与蓄电池或发电机外接连线即可,保护套内立设有插杆,用于沿连接耳向下插接限位,同时插杆底端外侧设有卡接部,卡接部随插杆插接于连接耳下端时,用于卡接连接耳限位,从而实现稳定套接限位,保护套上开设有固定连接孔,从而利用螺栓等部件固定连接保护套于车身或发动机上,由此,保护套和各点火线圈本体相当于形成一套点火线圈总成,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接线杂乱,且装配时,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插电头横向滑移插接入插电口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点火线圈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点火线圈本体的俯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固定连接孔的俯视图。
[0022]图中标记为:
[0023]1、点火线圈本体;2、插电口;3、连接耳;4、保护套;5、凹接部;6、插电头;7、插杆;8、卡接部;81、卡珠;9、固定连接孔;10、滑轨;11、磁性贴片;1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包括点火线圈本体1,点火线圈本体1头端一侧设有插电口2,另一侧设有连接耳3,还包括保护套4,保护套4底端依次排列布设有若干个凹接部5,用于配合套接点火线圈本体1头端,凹接部5一侧滑动连接有插电头6,插电头6横向滑移,用以插接入插电口2内,保护套4内立设有插杆7,用于沿连接耳3向下插接限位,插杆7底端外侧设有卡接部8,卡接部8随插杆7插接于连接耳3下端时,用于卡接连接耳3限位,保护套4上开设有固定连接孔9。
[0027]本技术中基于现有结构的点火线圈本体1,点火线圈本体1头端一侧设有插电口2,另一侧设有连接耳3,特别的,还包括保护套4,保护套4底端依次排列布设有若干个凹接部5,用于配合套接点火线圈本体1头端,凹接部5一侧滑动连接有插电头6,即各插电头6和接电线缆已预制集成于保护套4内,通过保护套4套接各点火线圈本体1头端时,仅需将邻侧的插电头6横向滑移,以插接入插电口2内,然后通过保护套4单独与蓄电池或发电机外接连线即可,保护套4内立设有插杆7,用于沿连接耳3向下插接限位,同时插杆7底端外侧设有卡接部8,卡接部8随插杆7插接于连接耳3下端时,用于卡接连接耳3限位,从而实现稳定套接限位,保护套4上开设有固定连接孔9,从而利用螺栓等部件固定连接保护套4于车身或发动机上,由此,保护套4和各点火线圈本体1相当于形成一套点火线圈总成,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接线杂乱,且装配时,操作简单、方便。
[002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凹接部5为设于保护套4底端的凹槽,凹槽的宽度与点火线圈本体1头端的宽度相匹配,以供贴合套接于点火线圈本体1头端。
[002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凹接部一侧横向设有滑轨10,插电头6滑动连接于滑轨10上,以利于稳固滑移插接。
[003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包括点火线圈本体,所述点火线圈本体头端一侧设有插电口,另一侧设有连接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底端依次排列布设有若干个凹接部,用于配合套接所述点火线圈本体头端,所述凹接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插电头,所述插电头横向滑移,用以插接入所述插电口内;插杆,立设于所述保护套内,用于沿所述连接耳向下插接限位,所述插杆底端外侧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随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连接耳下端时,用于卡接所述连接耳限位;固定连接孔,开设于所述保护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接部为设于所述保护套底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点火线圈本体头端的宽度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点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山刘永龙赵海交颜春徐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双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