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测漏装置及空冷测漏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001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冷测漏装置及空冷测漏总成。空冷测漏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封堵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封堵件背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外壁设置有除垢锯齿,所述封堵件在所述除垢锯齿朝向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密封圈;丝堵,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丝堵,所述丝堵与所述连接管可移动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插入换热管的过程中,借助封堵件端部的除垢锯齿对换热管内壁杂质进行清除,以使位于除垢锯齿后部的密封圈能够与换热管内壁贴合密封,提升了与换热管之间的密封效果,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试压。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试压。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试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冷测漏装置及空冷测漏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空冷器
,具体涉及一种空冷测漏装置及空冷测漏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煤化工、火力发电企业的快速发展,对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工况为了节能选用空冷冷却较为普遍。空冷器的管箱内布置有多层换热管,管箱在对应每根换热管相对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每根换热管均在管箱内与安装孔保留一定距离,正常工作状态时,换热管相对两端对应的安装孔均安装丝堵进行封堵。当有换热管出现泄漏问题时,需拆卸丝堵,将测漏装置插入疑似泄漏换热管内,与换热管密封后进行试漏,以确定发生泄漏的换热管。
[0003]空冷器在运行一定时间后,换热管内壁会结垢或残留部分介质在内壁上,导致试漏过程中测漏装置无法与换热管内壁贴合密封,进而导致无法试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冷测漏装置及空冷测漏总成。在空冷测漏装置插入换热管的过程中,借助封堵件端部的除垢锯齿对换热管内壁杂质进行清除,以使位于除垢锯齿后部的密封圈能够与换热管内壁贴合密封,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5]本技术提供的空冷测漏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封堵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封堵件背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外壁设置有除垢锯齿,所述封堵件在所述除垢锯齿朝向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密封圈;丝堵,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丝堵,所述丝堵与所述连接管可移动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封堵件在所述除垢锯齿与所述密封圈之间的外壁设置有除锈砂轮。
[0007]可选地,所述封堵件在所述除锈砂轮与所述密封圈之间的外壁设置有毛毡。
[0008]可选地,所述丝堵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封堵件的横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连接管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0010]可选地,所述封堵件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环形槽内。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冷测漏总成,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上安装有阀门和压力表,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冷测漏装置,所述空冷测漏装置的连接管与所述导管的第一端连通。
[0012]可选地,所述空冷测漏总成还包括:压力源,所述压力源与所述导管的第二端连通。
[0013]可选地,所述压力源采用风源或气源。
[0014]可选地,所述压力表采用数字压力表。
[0015]本技术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采用本技术空冷测漏装置及空冷测漏总成,在插入换热管的过程中,借助封
堵件端部的除垢锯齿对换热管内壁杂质进行清除,以使位于除垢锯齿后部的密封圈能够与换热管内壁贴合密封,提升了与换热管之间的密封效果,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试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冷测漏装置连通压力源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连接管;2:封堵件;3:丝堵;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除垢锯齿;7:密封圈;8:除锈砂轮;9:毛毡;10:导管;11:阀门;12: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需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21]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冷测漏装置连通压力源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所述空冷测漏装置包括连接管1、封堵件2和丝堵3。
[0022]所述连接管1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封堵件2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5,所述连接管1与所述封堵件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5连通所述第一通孔4,所述封堵件2背向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外壁设置有除垢锯齿6,所述封堵件2在所述除垢锯齿6朝向所述连接管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连接管1贯穿所述丝堵3,所述丝堵3与所述连接管1可移动连接。
[0023]使用时,拆卸疑似泄漏的同一根换热管相对两端对应的管箱上的丝堵,在换热管的两端分别推进两根所述连接管1,使与所述连接管1连接的两个所述封堵件2分别插入疑似泄漏换热管的相对两端,插入过程中,所述封堵件2外壁周向设置的所述除垢锯齿6先插入换热管内,对换热管内壁结垢等物质进行清理,所述密封圈7在所述除垢锯齿6之后插入换热管内,从而与清理过杂质的换热管内壁贴合,且所述密封圈7的外径略大于换热管的内径,保证所述密封圈7与换热管内壁完好密封。所述封堵件2与换热管插接好后,沿所述连接管1长度延伸方向移动所述丝堵3,使所述丝堵3代替管箱上原有安装的丝堵,封堵管箱相对两端的安装孔。所述丝堵3安装完毕后,将所述连接管1再适当往换热管内旋转,确保所述密封圈7与被检测换热管完全密封。换热管两端的空冷测漏装置均安装完成后,将压力源(例如风源、气源等)与所述连接管1连通,使压力源经所述连接管1和所述封堵件2注入至换热管内,通过调整注入换热管内的压力源,控制换热管试压压力,若换热管泄漏量较大时,充压后可通过现场观察确定是否泄漏,若换热管泄漏量较小时,可同时关闭换热管两端的压力源,通过压力变化判断换热管是否泄漏,也可用蒸汽作为压力源注入到换热管内,如有泄漏现场可以直接观察到泄漏情况。
[0024]采用本技术空冷测漏装置,在插入换热管的过程中,借助所述封堵件2端部的
所述除垢锯齿6对换热管内壁杂质进行清除,以使位于所述除垢锯齿6后部的所述密封圈7能够与换热管内壁贴合密封,提升了与换热管之间的密封效果,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试压。
[002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管1为空心圆柱管,所述第一通孔4沿所述连接管1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所述连接管1的左端插入水平贯穿所述封堵件2的所述第二通孔5内,所述连接管1与所述封堵件2同轴设置。所述封堵件2靠近左端端部约四分之一长度的外壁周向固定有所述除垢锯齿6,所述密封圈7与所述除垢锯齿6相隔一段距离,固定于所述封堵件2靠近右端的外壁周向,所述丝堵3与封堵管箱上的安装孔的原有丝堵型号相同。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连接管1、所述封堵件2和所述丝堵3的尺寸均可以调整,所述除垢锯齿6和所述密封圈7在所述封堵件2外壁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及布置范围均可以调整,只要所述封堵件2在插入换热管的过程中,所述除垢锯齿6先对换热管内壁的杂质进行清理后,所述密封圈7再进入,并与清理后的换热管内壁完好密封,且通过调整所述丝堵3在所述连接管1上的位置,从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冷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封堵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封堵件背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外壁设置有除垢锯齿,所述封堵件在所述除垢锯齿朝向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密封圈;丝堵,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丝堵,所述丝堵与所述连接管可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在所述除垢锯齿与所述密封圈之间的外壁设置有除锈砂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冷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在所述除锈砂轮与所述密封圈之间的外壁设置有毛毡。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空冷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堵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红娇邬耀飞奚竹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