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快速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995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生态风险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快速评价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用BG11培养基进行蓝藻的光照培养;然后在蓝藻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苯甲酸类化合物,继续培养,作为实验组,以未添加苯基酸类化合物的蓝藻作为对照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蓝藻的光密度、用N,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快速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生态风险评价
,尤其是涉及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快速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广泛侵袭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导致一系列的出血、贫血、感染的情况发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影响儿童和老年人的衰弱性疾病。临床上,AML中的M3亚型白血病治愈后很容易恢复健康的血液恶性肿瘤,出现合并出血的情况。随着科技发展,人们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利用现有药物和生物靶标信息来加速药物开发。在儿童与青少年患者当中,有90%左右的患者属于急性白血病,而这些患者近5年的生存率只有24%。所以这种疾病的治疗手段非常重要。
[0003]随着大量药物使用,其生态环境安全性越来越被关注。新型结构的用于治疗白血病的醛酮还原酶抑制剂如果实现商业化使用,通过人体吸收排放到水环境中,将成为水生态系统污染物的组成部分,其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是该药物对生态环境安全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将成为防治铜绿微囊藻水华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靶标生物主要包括水中植物、昆虫、经济鱼类等。
[0004]随着气候和面源污染的加剧,水污染已然成为世界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虽然我们具有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能力,但极有可能仍残留着对环境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例如,含量极低的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致病菌或药物残留。此外这种致病菌或药物残留通常种类繁多变异性也极强,在时间的累积下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随之对人体也会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所以药物排放污染的问题不容小觑。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藻类常被用为是各种有毒物质生态风险的有效指标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快速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首先用BG11培养基进行蓝藻的光照培养;然后在蓝藻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苯甲酸类化合物,继续培养,作为实验组,以未添加苯基酸类化合物的蓝藻作为对照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蓝藻的光密度、用N,N

二甲基甲酰胺法测定蓝藻的叶绿素a值、利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蓝藻的生长蛋白以及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蓝藻的凋亡;判定水环境的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用BG11培养基进行蓝藻的光照培养;
[0009](2)在步骤(1)培养后的蓝藻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苯甲酸类化合物,继续培养,作为实验组,以未添加苯基酸类化合物的蓝藻作为阴性对照组;
[0010](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蓝藻的光密度;
[0011](4)用N,N

二甲基甲酰胺法测定蓝藻的叶绿素a值;
[0012](5)利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蓝藻的生长蛋白;
[0013](6)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蓝藻的凋亡;
[0014]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药物浓度增大蓝藻的光密度仍随时间增长时;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蓝藻中叶绿素a含量随着药物浓度增大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a时;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质含量随着药物浓度增大仍维持生物体(蓝藻)新陈代谢时;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活细胞(蓝藻的活细胞)数量与死细胞(蓝藻的死细胞)数量成正相关时,认为水环境安全。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蓝藻为铜绿微囊藻。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光照培养直至蓝藻细胞密度为1
×
106cell/ml。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苯甲酸类化合物为2

(3

叔丁基苯氨基)苯甲酸,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0018][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蓝藻与苯甲酸类化合物的体积比为150mL:0.1mL;
[0020]所述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ppm、6.6ppm、13.2ppm、19.8ppm和33ppm;
[0021]其中,实际苯甲酸类化合物排放进入水体后的浓度不高于10ppm。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波长为680nm。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在蓝藻生长的第四天和第八天测定叶绿素数值。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检测波长为595nm。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6)中,在蓝藻生长的第八天测定细胞凋亡率。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检测前利用磷脂酰丝氨酸细胞凋亡染料对蓝藻进行染色,染色后室温避光静置孵化。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易上手;且适合批量样品测定,检测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不同浓度2

(3

叔丁基苯氨基)苯甲酸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细胞藻密度结果图;
[0030]图2是不同浓度2

(3

叔丁基苯氨基)苯甲酸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变化图;
[0031]图3是不同浓度2

(3

叔丁基苯氨基)苯甲酸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细胞蛋白质含量变化图;
[0032]图4是不同浓度2

(3

叔丁基苯氨基)苯甲酸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图;图中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表示正常细胞,第二象限表示细胞死亡,第四象限表示为细胞凋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1)用BG11培养基进行蓝藻的光照培养;
[0035](2)在步骤(1)培养后的蓝藻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苯甲酸类化合物,继续培养,作为实验组,以未添加苯基酸类化合物的蓝藻作为阴性对照组;
[0036](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蓝藻的光密度;
[0037](4)用N,N

二甲基甲酰胺法测定蓝藻的叶绿素a值;
[0038](5)利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蓝藻的生长蛋白;
[0039](6)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蓝藻的凋亡;
[0040]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药物浓度增大蓝藻的光密度仍随时间增长时;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蓝藻中叶绿素a含量随着药物浓度增大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a时;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质含量随着药物浓度增大仍维持生物体新陈代谢时;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用BG11培养基进行蓝藻的光照培养;(2)在步骤(1)培养后的蓝藻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苯甲酸类化合物,继续培养,作为实验组,以未添加苯基酸类化合物的蓝藻作为对照组;(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蓝藻的光密度;(4)用N,N

二甲基甲酰胺法测定蓝藻的叶绿素a值;(5)利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蓝藻的生长蛋白;(6)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蓝藻的凋亡;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药物浓度增大蓝藻的光密度仍随时间增长时;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蓝藻中叶绿素a含量随着药物浓度增大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a时;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质含量随着药物浓度增大仍维持生物体新陈代谢时;当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活细胞数量与死细胞数量成正相关时,认为水环境安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蓝藻为铜绿微囊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光照培养直至蓝藻细胞密度为1
×
106cell/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对水环境安全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苯甲酸类化合物为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璟李仁汪忠华田富箱刘超男吉喜燕许文武侯梅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