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结构体系技术

技术编号:358978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结构体系。现有装配式无砟轨道具有底座,结构高度大、造价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并精调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将装配式钢筋网自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安放至其下部及中部的开孔内,沿其四周支架模板,并向其中部的开孔内灌注细石混凝土,形成细石混凝土调整层,包括调整层和限位凸台,调整层位于基底上方,限位凸台位于调整层上方中部并位于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内;在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上方横向两侧安装扣件和钢轨。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消了底座,结构高度低,在隧道地段可降低隧道开挖断面、在桥梁地段可减轻桥上二期恒载,有效降低轨道工程及基础工程的投资,同时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可大幅提高施工功效。提高施工功效。提高施工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结构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无砟轨道具有稳定性好、运营期养护维修量少、整洁美观等优点,在我国铁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砟轨道分为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两种,相比于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具有工厂化制造质量保证率高、施工质量便于控制和结构耐久性好等突出优点,但存在隧道地段轨道结构高度大、造价高等缺点。随着我国中东部地区铁路网的不断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规划与建设日益增多,我国西南部地区多处于高原寒冷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超长隧道占比高,采用装配式结构可充分适应复杂的工程与环境条件,但现有装配式结构的轨道结构的道床通常由道床板、调整层和底座等组成,结构高度在730mm左右;部分装配式结构为降低高度,将调整层和底座一体化设计,轨道结构高度可降低至650左右,但其施工方法是先架立底座钢筋(底座为双层配筋,过程中需要对底座钢筋位置进行布板和测量定位),再安装并精调轨道板并支立模板,然后浇筑底座混凝土,施工工艺复杂。受隧道占比高等因素的影响,装配式结构的工程投资和施工工艺往往成为制约其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结构体系,以至少解决现有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高度大、造价高且施工工艺复杂等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固定并精调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将装配式钢筋网自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安放至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下部及中部的开孔内,
[0007]沿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四周支架模板,并向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内灌注细石混凝土,形成细石混凝土调整层;所述细石混凝土调整层包括调整层和限位凸台,所述调整层位于所述基底上方,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调整层上方中部并位于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内;
[0008]在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上方横向两侧安装扣件和钢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钢筋网包括横向钢筋网、纵向钢筋网和钢筋笼;
[0010]所述钢筋笼位于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内,所述横向钢筋网位于所述钢筋笼纵向两侧和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底部,所述纵向钢筋网位于所述钢筋笼横向两侧和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底部;
[0011]安放所述横向钢筋网、所述纵向钢筋网后,在所述基底上钻孔,并竖向插入植筋,然后再安装所述钢筋笼;
[0012]所述植筋的下端插入所述基底,所述植筋的上端位于所述钢筋笼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在预制过程中,其底部粘贴有隔离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在预制过程中,其中部开孔的内侧孔壁粘贴有弹性垫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顶部横向两侧设置有承轨台,所述承轨台与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为一体化预制结构。
[0016]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横向两侧的端面上预设有横向的起吊精调用螺栓孔;
[0017]在所述起吊精调用螺栓孔内安装精调装置,所述精调装置支撑在所述基底顶面,通过旋拧所述精调装置上的横向与垂向调节螺栓,使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位于设计位置。
[0018]另一方面,提供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体系,由所述的方法构建,所述结构体系包括基底、细石混凝土调整层和预制框架型轨道板;
[0019]所述细石混凝土调整层施做于基底上方,所述细石混凝土调整层包括调整层和限位凸台,所述调整层位于所述基底上方,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调整层上方中部;
[0020]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位于所述细石混凝土调整层上方,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内。
[0021]进一步地,所述细石混凝土调整层内布置有装配式钢筋网,所述装配式钢筋网包括横向钢筋网、纵向钢筋网和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位于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中部的开孔内,所述横向钢筋网位于所述钢筋笼纵向两侧和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底部,所述纵向钢筋网位于所述钢筋笼横向两侧和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底部。
[0022]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钢筋网和纵向钢筋网均为L型单层钢筋网片结构;
[0023]所述横向钢筋网包括横向钢筋网L型钢筋、横向钢筋网横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网U型钢筋;所述横向钢筋网横向钢筋横向布置,所述横向钢筋网U型钢筋位于所述横向钢筋网横向钢筋下方并纵向布置,所述横向钢筋网L型钢筋纵向布置并有部分竖向位于所述横向钢筋网横向钢筋下方;
[0024]所述纵向钢筋网包括纵向钢筋网L型钢筋和纵向钢筋网纵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网纵向钢筋纵向布置,所述纵向钢筋网L型钢筋横向布置并有部分竖向位于所述纵向钢筋网纵向钢筋下方。
[0025]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笼为立体结构,包括钢筋笼纵向钢筋箍和钢筋笼横向钢筋箍。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1.本专利技术构建的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体系结构高度小、工程造价低。
[0028]现有装配式轨道结构均由钢轨、扣件、预制板、自密实混凝土和底座组成,本专利技术轨道结构取消了底座,且装配式钢筋网在细石混凝土调整层内为单层配筋,轨道结构高度可降低至600mm,在隧道地段可降低隧道开挖断面、在桥梁地段可减轻桥上二期恒载,有效降低轨道工程及基础工程的投资。
[0029]2.本专利技术构建装配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工艺简单。
[0030]现有常规装配式轨道结构施工顺序为:植筋—底座施工或底座钢筋架立(需要提前布板和测量定位)—铺设隔离层—架设自密实混凝土钢筋网—架设并精调轨道板(需要测量)—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本专利技术将弹性垫板、隔离层粘贴在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上,且取
消底座后可避免底座或底座钢筋施工前的布板、测量、限位机构定位及底座养护等工作量,施工顺序调整为:架设并精调预制框架型轨道板(需要测量)—安装装配式钢筋网(无需提前布板和测量定位)—植筋—灌注细石混凝土,可有效降低现场施工流程和测量工作量,施工工艺简单、便捷。
[0031]3.本专利技术构建的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体系可调整性能优良。
[0032]本专利技术预制框架型轨道板与细石混凝土调整层之间由弹性垫板和隔离层隔离,在基础变形后可将预制框架型轨道板吊起,并在板下填充速凝材料进行快速、便捷修复。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体系的平面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体系的纵断面图(框架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固定并精调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将装配式钢筋网(41)自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中部的开孔安放至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下部及中部的开孔内,沿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四周支架模板,并向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中部的开孔内灌注细石混凝土,形成细石混凝土调整层(4);所述细石混凝土调整层(4)包括调整层(42)和限位凸台(43),所述调整层(42)位于所述基底(8)上方,所述限位凸台(43)位于所述调整层(42)上方中部并位于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中部的开孔内;在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上方横向两侧安装扣件(2)和钢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筋网(41)包括横向钢筋网(411)、纵向钢筋网(412)和钢筋笼(413);所述钢筋笼(413)位于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中部的开孔内,所述横向钢筋网(411)位于所述钢筋笼(413)纵向两侧和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底部,所述纵向钢筋网(412)位于所述钢筋笼(413)横向两侧和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底部;安放所述横向钢筋网(411)、所述纵向钢筋网(412)后,在所述基底(8)上钻孔,并竖向插入植筋(5),然后再安装所述钢筋笼(413);所述植筋(5)的下端插入所述基底(8),所述植筋(5)的上端位于所述钢筋笼(41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在预制过程中,其底部粘贴有隔离层(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在预制过程中,其中部开孔的内侧孔壁粘贴有弹性垫板(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顶部横向两侧设置有承轨台(31),所述承轨台(31)与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为一体化预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高度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框架型轨道板(3)横向两侧的端面上预设有横向的起吊精调用螺栓孔(32);在所述起吊精调用螺栓孔(32)内安装精调装置,所述精调装置支撑在所述基底(8)顶面,通过旋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宾王正邦魏周春张明张岷冯威于鹏刘杰褚卫松常卫华李佳静孔凡兵林士财武钰斌高聪任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