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米宽庆专利>正文

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7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它有转体、环锯,转体的上端设有转头凸台,在转体下端一侧开有滑槽,滑板通过滑槽底端插入滑槽内后再插入环锯的矩形滑板孔内。具有制作简单、操作安全方便、钻颅深度准确可调,可大大减少开颅时不慎造成的创伤,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不影响患者外形美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和社会、经济价值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
技术介绍
临床上开颅术中,当需要小骨窗开颅行颅内手术时,目前大多采用先用开颅钻在颅骨上钻开直径约1厘米的孔,然后通过咬骨钳咬断颅骨达到所需大小的骨窗。这一技术存在着在钻颅过程中,钻头进入深度不可预测,颅骨被咬断的碎骨片无法回植,且边缘不整;术后容易遗有颅骨缺损,影响患者外形美观并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制作简单、操作安全方便、钻颅深度准确可调,可大大减少开颅时不慎造成的创伤,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不影响患者外形美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它有转体、环锯,转体的上端设有转头凸台,在转体下端一侧开有滑槽,滑板通过滑槽底端插入滑槽内后再插入环锯的矩形滑板孔内。所述的滑槽的边沿处有一凹槽,螺钉活动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的滑槽的一侧设有刻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开颅的深度可根据CT显示的颅骨厚度来确定,具有制作简单、操作安全方便、钻颅深度准确可调,可大大减少开颅时不慎造成的创伤,并可避免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和社会、经济价值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它有转体1、环锯5,其特征在于转体1的上端设有转头凸台,在转体1下端一侧开有滑槽2,滑板4通过滑槽2底端插入滑槽2内后再插入环锯5的矩形滑板孔6内。所述的滑槽2的边沿处有一凹槽,螺钉7活动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的滑槽2的一侧设有刻度3。操作时根据CT片显示的颅骨厚度选择锯骨深度,通过可调螺钉固定环锯所需的高度。将摇把套入转体1的凸台内,旋转环锯,当环锯锯入颅骨时,滑板4即在滑槽2中向上移动,上升至设定的深度时即停止锯切,防止了原有技术由于用力不当或经验不足,而损伤硬脑膜及脑组织引发并发症。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权利要求1.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它有转体(1)、环锯(5),其特征在于转体(1)的上端设有转头凸台,在转体(1)下端一侧开有滑槽(2),滑板(4)通过滑槽(2)底端插入滑槽(2)内后再插入环锯(5)的矩形滑板孔(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2)的边沿处有一凹槽,螺钉(7)活动安装在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2)的一侧设有刻度(3)。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它有转体、环锯,转体的上端设有转头凸台,在转体下端一侧开有滑槽,滑板通过滑槽底端插入滑槽内后再插入环锯的矩形滑板孔内。具有制作简单、操作安全方便、钻颅深度准确可调,可大大减少开颅时不慎造成的创伤,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不影响患者外形美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和社会、经济价值的优点。文档编号A61B17/14GK2676840SQ200420038030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米宽庆, 杨光诚, 高培君 申请人:米宽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式手动开颅环锯,它有转体(1)、环锯(5),其特征在于:转体(1)的上端设有转头凸台,在转体(1)下端一侧开有滑槽(2),滑板(4)通过滑槽(2)底端插入滑槽(2)内后再插入环锯(5)的矩形滑板孔(6)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宽庆杨光诚高培君
申请(专利权)人:米宽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