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电子照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59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与高速印刷对应的调色剂的带电上升性提高,且即使在环境变动下调色剂的带电量也稳定的、在连续印字时能够稳定地输出高画质的图像的双组分显影剂、电子照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解决手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含有:包含调色剂母体粒子和配置于所述调色剂母体粒子的表面的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粒子、以及具有芯材粒子和配置于所述芯材粒子的表面的包覆部的载体粒子,所述外部添加剂含有用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表面修饰剂进行了表面修饰的无机微粒,并且,所述载体粒子表面的铁元素含有率(atomic%)的值满足下述式(1)。通式(1):(R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电子照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以及使用了所述显影剂的电子照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使与高速印刷对应的调色剂的带电上升性(Charge rise)提高,且即使在环境变动下调色剂的带电量也稳定的、在连续印字时能够稳定地输出高画质的图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等。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复印机以及打印机的普及,印刷中使用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下,也简称为“调色剂”)需要更高的性能。近年,无制版工序的、直接进行印刷的被称为按需打印(POD)的数码印刷技术正受到注目。所述POD由于也能够应对小批次印刷、以及改变每片印刷内容的可变印刷,因此与以往的胶版印刷相比较使用性更优,此外,对高速印刷化、节能应对的要求也在提高。
[0003]作为对于高速印刷化、节能支持,为了通过极短时间的摩擦而得到期望的调色剂带电量,提高调色剂的带电上升性是必要的。此外,作为对于涉及调色剂带电的高可靠性的应对,需要使得显影部位处的调色剂带电量一直保持在过程中容许的设定范围内的稳定的调色剂的带电量控制。并且,在湿度高的条件下会发生调色剂带电量降低,调色剂在留白的部分显影(也称为“灰雾的发生”),或在干燥时会发生过剩带电(也称为“Overcharge”)导致的画质浓度降低等故障,因此作为对环境变动稳定性的对应,需要使调色剂的带电量变动降低。在调色剂制造中,急需这样的带电特性受到高度控制的高品质调色剂的开发。/>[0004]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通过使用以碳原子数较长的烷基烷氧基硅烷处理得到的二氧化硅来使带电量稳定化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以碳原子数较长的烷基烷氧基硅烷处理得到的二氧化硅粒子对容器等的附着性高,在作为调色剂使用的情况下存在调色剂流动性降低的倾向。并且带电上升慢,因此在连续印刷印字率高的图像的情况下,无法上升至期望的带电量,变成低带电状态,因此存在图像品质容易劣化的问题。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2350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鉴于所述问题
·
状况而开发,其解决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与高速印刷对应的调色剂的带电上升性提高,且即使在环境变动下调色剂的带电量也稳定的、在连续印字时能够稳定地输出高画质的图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电子照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
[0010]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者在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而对所述问题的原因等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发现:通过由包含调色剂母体粒子和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粒子、以及包含具有包覆部的芯材粒子的载体粒子构成,所述外部添加剂含有以特定的表面修饰剂进行了表面修饰的无机微粒,并且所述载体粒子表面中的来源于所述芯材粒子的铁元素含有率的值为特定的范围内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可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2]即,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手段解决。
[0013]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其含有:包含调色剂母体粒子和配置于所述调色剂母体粒子的表面的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粒子、以及具有芯材粒子和配置于所述芯材粒子的表面的包覆部的载体粒子,其中,
[0014]所述外部添加剂含有用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表面修饰剂进行了表面修饰的无机微粒,并且,
[0015]所述载体粒子表面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测定的铁元素含有率(ato mic%)的值满足下述式(1),
[0016]通式(1):(R1)4‑
n

Si

(X)
n
[0017]R1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烷基,X为卤代基或烷氧基,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表示1到3的整数,
[0018]式(1) 4.0≤{A
Fe
/(A
C
+A
O
+A
Fe
)}
×
100≤15.0
[0019]式中,A
Fe
、A
C
以及A
O
分别表示载体粒子表面的单位面积中的Fe、C以及O的含量(atomic%)。
[0020]2、根据项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其中,
[0021]所述外部添加剂为二氧化硅粒子、氧化铝粒子或钛酸化合物粒子。
[0022]3、根据项1或项2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其中,
[0023]所述芯材粒子的形状系数(SF

1)在115~150的范围内。
[0024]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其中,
[0025]所述调色剂母体粒子为核
·
壳结构。
[0026]5、根据项4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其中,
[0027]在所述核
·
壳结构中,核部分以非晶性乙烯基树脂为主要成分,壳部分以非晶性聚酯树脂为主要成分。
[0028]6、一种电子照片图像形成方法,其至少具有:图像保持体的带电工序、静电图像形成工序、静电图像显影工序、调色剂图像转印工序、调色剂图像定影工序以及清洁工序,其中,
[0029]所述电子照片图像形成方法使用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
[0030]7、一种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其至少具有:图像保持体的带电手段、静电图像形成手段、静电图像显影手段、调色剂图像转印手段、调色剂图像定影手段以及清洁手段,其中,
[0031]所述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使用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
[0032]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3]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手段,能够提供一种使与高速印刷对应的调色剂的带电上升性提高,且即使在环境变动下调色剂的带电量也稳定的、连续印字时能够稳定地输出高画质的图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电子照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
[0034]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表达机制或作用机制,虽然还不明确,但可以作以下的推测。
[0035]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包含:包含调色剂母体粒子和配置于所述调色剂母体粒子的表面的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粒子,所述外部添加剂含有以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具有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烷基的烷基烷氧基硅烷类表面修饰剂进行了表面修饰的无机微粒。
[0036]就作为通常使用的表面修饰剂的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处理等而言,由于附着力低,可以实现调色剂的高流动化,但由于对调色剂母粒子的附着力也弱,因此存在会引起载体污染导致的带电量降低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双组分显影剂,其含有:包含调色剂母体粒子和配置于所述调色剂母体粒子的表面的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粒子、以及具有芯材粒子和配置于所述芯材粒子的表面的包覆部的载体粒子,其中,所述外部添加剂含有用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表面修饰剂进行了表面修饰的无机微粒,并且,所述载体粒子表面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测定的铁元素含有率(atomic%)的值满足下述式(1),通式(1):(R1)4‑
n

Si

(X)
n
R1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烷基,X为卤代基或烷氧基,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表示1到3的整数,式(1) 4.0≤{A
Fe
/(A
C
+A
O
+A
Fe
)}
×
100≤15.0式中,A
Fe
、A
C
以及A
O
分别表示载体粒子表面的单位面积中的Fe、C以及O的含量(atomic%)。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原慎也柴田幸治樱田育子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