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耐腐蚀增强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52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金属耐腐蚀增强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外壳的两端设置有换热器管板,换热器外壳内部的换热腔内设置有若干列管,列管两端贯穿换热器管板设计,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凸起;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在换热列管外表面增加螺旋凸起,其能让流体扰动起来,使得流体经过时强制其形成湍动,这样传热效率就可以提高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金属耐腐蚀增强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非金属耐腐管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非金属耐腐蚀增强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本申请人主要从事设计化工及医药行业的尾气处理设备,因该行业尾气均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般金属不耐受,需用非金属的防腐材料制作。
[0003]目前虽然解决了换热器耐腐蚀问题,但由于非金属材质的导热系数不如金属高,那么如何提高传热效率就变得非常必要了。
[0004]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在耐腐蚀换热设备中,基本上都采用热传导方式,也就是热量(或冷量)通过列管管壁进行传递。目前,在防腐换热装置领域中,所有的换热设备的列管外壁全部为光滑表面,流体流过时没有扰动,无法形成湍流,也就是热量来不及充分交换就流走了,直接影响了换热效率。
[0005]基于此,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产品性能提升的迫切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非常有必要设计一款高效换热的耐腐蚀增强换热器,其能够实现液体在换热腔内形成湍流、搅动液态水促进热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金属耐腐蚀增强换热器,其结合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通过简单的结构改进,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非金属耐腐蚀增强换热器,其包括一个换热器外壳,所述的换热器外壳的两端设置有换热器管板,换热器外壳内部的换热腔内设置有若干列管,列管两端贯穿换热器管板设计;所述的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凸起;所述的换热器外壳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回水端口,其另一端外壁上环绕设置有一圈分散环,分散环内设置有若干分水孔与换热器外壳内部联通,分散环外部连接设置有冷却进水口。
[0008]所述的列管采用石墨改性聚丙烯材质制作,其表面的螺旋状凸起为石墨改性聚丙烯圆柱型热熔焊条,其通过热熔焊接在列管外壁上。
[0009]所述的螺旋状凸起的螺距与列管直径相同。
[0010]所述的螺旋状凸起在列管外壁上的高度为2

4毫米。
[0011]所述的冷却进水口上设置有一个延伸管,所述的延伸管切向分散环外壁设置。
[0012]所述的若干列管平行设置在换热器外壳内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所述的换热器外壳的两端设置有换热器管板,换热器外壳内部的换热腔内设置有若干列管,列管两端贯穿换热器管板设计,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凸起;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在换热列管外表面增加螺旋凸起,其能让流体扰动起来,使得流体经过时强制其形成湍动,这样传热效率就可以提高8

12%;再者,本装置在冷却器进口位置设计安装一套液体旋流分散装置,使冷却水改变流向且从多孔进入壳程,不直接冲击列管,通过此种简单结构彻底解决了列管损坏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列管形状示意图;
[0017]附图中,1、换热器外壳,11、换热腔,12、回水端口,2、列管,21、螺旋凸起,3、上换热器管板,4、下换热器管板,5、延伸管,51、冷却进水口,6、分散环,61、分散腔,62、分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看图1和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金属耐腐蚀增强换热器,其包括一个圆筒状结构设置的换热器外壳1,所述的换热器外壳1竖向设置时,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换热器管板3和下换热器管板4,换热器外壳1内部的换热腔11 内设置有若干列管2,所述的多根列管平行设置在换热器外壳内部的换热腔11 中,并且所有的列管2两端贯穿换热器管板设计,所述的列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凸起21,如图3所示,因列管2采用石墨改性聚丙烯材质制作,其表面的螺旋状凸起21也采用石墨改性聚丙烯材质的圆柱型热熔焊条,两者材质相同,其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将螺旋状凸起21固定在列管5外壁上。进一步的,本技术在对螺旋状凸起21设计时,其螺距与列管2直径相同,为提高换热效率,螺旋状凸起21在列管2外壁上的高度为2

4毫米。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在所有的换热列管2的外表面增加螺旋凸起,其能让流体扰动起来,使得流体经过时强制其形成湍动,经过实际验证,可使传热效率提高8

12%。
[0019]所述的换热器外壳1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回水端口12,其另一端外壁上环绕设置有一圈分散环6,所述的分散环6内为分散腔61,在分散腔中,换热器外壳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分水孔62与换热器外壳1内部换热腔11联通,分散环 6外部连接设置有冷却进水口51。以上所述的列管采用石墨改性聚丙烯材质制作,该材质可有效的发挥其外壁耐腐蚀性能。
[0020]冷却进水口51设置在延伸管5上,此处的延伸管5切向分散环6外壁设置。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分散环6内设置有若干分水孔62与换热器外壳1内部联通,分散环外部切向连接设置有冷却进水口51;分散环作为液体旋流分散装置,使冷却水改变流向且从多孔切入壳程,不直接冲击列管2,通过此种简单结构就彻底解决了列管损坏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金属耐腐蚀增强换热器,其包括一个换热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外壳的两端设置有换热器管板,换热器外壳内部的换热腔内设置有若干列管,列管两端贯穿换热器管板设计;所述的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凸起;所述的换热器外壳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回水端口,其另一端外壁上环绕设置有一圈分散环,分散环内设置有若干分水孔与换热器外壳内部联通,分散环外部连接设置有冷却进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耐腐蚀增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列管采用石墨改性聚丙烯材质制作,其表面的螺旋状凸起为石墨改性聚丙烯圆柱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锴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伯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