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40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包括夹持部、运输部和升降部,夹持部安装在升降部顶端,升降部底端安装有运输部;夹持部包括与升降部固接的挡板,挡板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挡板表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器;限位组件包括升降杆和摇手,摇手转动连接在升降部顶端,升降杆螺纹连接在摇手顶端;定位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挡板上的伸缩杆,伸缩杆顶端安装有真空吸附盘,伸缩杆与挡板之间固接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地对雷达罩进行限位固定,既可以起到保护雷达罩的作用,还可以全方位的对雷达罩进行稳定,方便后续托举工作的实现。方便后续托举工作的实现。方便后续托举工作的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举升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有雷达罩举升装置采用螳螂臂来进行固定雷达罩,却忽视了对雷达罩的夹持固定过程中的姿势调整问题。
[0003]专利号为CN2065212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包括蜘蛛臂组件、举升机构以及底座,所述蜘蛛臂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若干个蜘蛛臂,举升机构包括上盘、下盘、升降臂,下盘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蜘蛛臂一端与所述上盘铰接,另外一端固定有吸盘,蜘蛛臂具有两段,并且相铰接连接。目前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0004]1、无法根据雷达罩的大小对固定组件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导致对雷达罩的夹持效果差;
[0005]2、另外,需要人工调整高度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大量的人力需要,增加了劳动成本。因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包括夹持部、运输部和升降部,所述夹持部安装在所述升降部顶端,所述升降部底端安装有所述运输部;
[0008]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所述升降部固接的挡板,所述挡板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挡板表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器;
[0009]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升降杆和摇手,所述摇手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部顶端,所述升降杆螺纹连接在所述摇手顶端;
[0010]所述定位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板上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安装有真空吸附盘,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挡板之间固接有压力传感器。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部包括与所述挡板固接的上顶板,所述上顶板与所述运输部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运输部顶端安装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传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铰接在所述上顶板底部的第一支杆,所述上顶板底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杆底端铰接有第四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底端铰接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与所述运输部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杆与所述运输部铰接,所述第三支杆与所述第四支杆中部铰接;两所述第二支杆之间传动连接有所述动力组件。
[0013]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运输部顶端管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转
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底端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两所述第二支杆和两所述第三支杆的铰接端传动连接。
[0014]优选的,两所述第二支杆之间固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在所述上顶板底部;两所述第三支杆之间固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在所述运输部顶端。
[0015]优选的,所述运输部包括下底板,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下底板固接,所述第四支杆所述下底板铰接,所述第三支杆与所述下底板滑动连接;所述下底板底面铰接有若干行走腿,所述行走腿上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下底板的下表面固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行走腿之间铰接有支撑条。
[0016]优选的,所述行走腿上铰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与所述下底板可拆卸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升降杆顶端敷设有防护垫。
[0018]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压力传感器用来调节伸缩杆的支撑力大小,满足支撑力的均衡,进而来满足合适的雷达罩的侧面支撑力,对雷达罩进行一定的侧面支撑;升降杆上的摇手用来人工对雷达罩进行竖直方向的夹持;升降部用来对整个装置进行举升操作,以便雷达罩安装;运输部起到运输功能,方便整个装置移动。本技术智能地对雷达罩进行限位固定,既可以起到保护雷达罩的作用,还可以全方位的对雷达罩进行稳定,方便后续托举工作的实现。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挡板;2、定位器;3、升降杆;4、摇手;5、伸缩杆;6、真空吸附盘;7、压力传感器;8、上顶板;9、第一支杆;10、第二支杆;11、第三支杆;12、第四支杆;13、安装架;14、第一电机;15、丝杠;16、连接块;17、下底板;18、行走腿;19、万向轮;20、支撑条;21、第二电机;22、螺杆;23、固定块;24、限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包括夹持部、运输部和升降部,夹持部安装在升降部顶端,升降部底端安装有运输部;
[0025]夹持部包括与升降部固接的挡板1,挡板1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挡板1表面设置有
若干定位器2;
[0026]限位组件包括升降杆3和摇手4,摇手4转动连接在升降部顶端,升降杆3螺纹连接在摇手4顶端;
[0027]定位器2包括固定安装在挡板1上的伸缩杆5,伸缩杆5顶端安装有真空吸附盘6,伸缩杆5与挡板1之间固接有压力传感器7。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压力传感器7用来调节伸缩杆5的支撑力大小,满足支撑力的均衡,进而来满足合适的雷达罩的侧面支撑力,对雷达罩进行一定的侧面支撑;升降杆3上的摇手4用来人工对雷达罩进行竖直方向的夹持;升降部用来对整个装置进行举升操作,以便雷达罩安装;运输部起到运输功能,方便整个装置移动。
[0028]进一步优化方案,升降部包括与挡板1固接的上顶板8,上顶板8与运输部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运输部顶端安装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与升降组件传动连接。动力组件为升降组件提供动力,以使升降组件带动夹持部上下移动,方便进行安装。
[0029]进一步优化方案,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铰接在上顶板8底部的第一支杆9,上顶板8底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杆10,第一支杆9和第二支杆10中部铰接;第一支杆9底端铰接有第四支杆12,第二支杆10底端铰接有第三支杆11,第三支杆11与运输部滑动连接,第四支杆12与运输部铰接,第三支杆11与第四支杆12中部铰接;两第二支杆10之间传动连接有动力组件。动力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运输部和升降部,所述夹持部安装在所述升降部顶端,所述升降部底端安装有所述运输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所述升降部固接的挡板(1),所述挡板(1)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挡板(1)表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器(2);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升降杆(3)和摇手(4),所述摇手(4)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部顶端,所述升降杆(3)螺纹连接在所述摇手(4)顶端;所述定位器(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板(1)上的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顶端安装有真空吸附盘(6),所述伸缩杆(5)与所述挡板(1)之间固接有压力传感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与所述挡板(1)固接的上顶板(8),所述上顶板(8)与所述运输部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运输部顶端安装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罩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铰接在所述上顶板(8)底部的第一支杆(9),所述上顶板(8)底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杆(10),所述第一支杆(9)和所述第二支杆(10)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杆(9)底端铰接有第四支杆(12),所述第二支杆(10)底端铰接有第三支杆(11),所述第三支杆(11)与所述运输部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杆(12)与所述运输部铰接,所述第三支杆(11)与所述第四支杆(12)中部铰接;两所述第二支杆(10)之间传动连接有所述动力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飞甄红涛韩宁王天王格芳孙华刚贾锋吕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一八一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